楊氏之子課後反思

2021-10-08 04:29:49 字數 1172 閱讀 8373

《楊氏之子》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該書是一部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言談軼事的**。本文講述了梁國姓楊的一家中九歲男孩風趣幽默、機智巧妙地應答他人的故事。故事情節簡單,語言幽默,頗有趣味,尤其是「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充分顯示出九歲孩子的聰明機智和超強的應對能力。

選編本課的目的,一是讓學生開始接觸文言文,對文言文有乙個初步的認識;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學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語言的風趣機智。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教學要以讀為本,重視朗讀訓練是我國語文教學的優秀傳統。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讀,最好的方法也是讀,重點在讀,難點也在讀,在朗讀上必須有時和量的保證。這是小學生初次接觸文言文,更應該多讀少講,使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熟讀成誦,從而豐富語文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

在教學中,我主要讓學生在有梯度的反覆朗讀與欣賞中得到語言的品味和體悟並掌握閱讀古文的方法。

首先要讀正確、通暢。孩子初次接觸文言文,閱讀確實有困難。主要出現讀得零散、停頓不當等問題。

於是我讓學生試讀,同伴互助,教師範讀,學生練讀等方式,進行讀通正確、讀通順的訓練,就這樣整整讀了分鐘,雖然時間很長,但是,我不覺得浪費。我明顯地感受到讀得越好了,理解也就加深了。

接著是讀明白每句話的意思。這一環節,我放手讓孩子自主研讀,看注釋、小組合作,自己揣摩、感悟。所以,我請學生默讀課文,利用注釋、查字典或者聯絡上下文說說句子的意思。

如果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和身邊的同學討論一番,還不能解決的,可以提出來和大家討論。在孩子不知道時,我先告訴他們再讓孩子去研讀,為什麼從而理解的意思。也許有些教的味道,但是,我想學生的「先學」 固然很重要,但初學後仍未明白的,應當點撥。

因為這是第一次。

其次,我認為要在古文的語境中讀出語感來。讀懂了文章每句話的意思,我丟擲本文的中心問題:你從哪兒看出楊氏之子非常聰慧?

沒想到孩子們都讀出了一妙所在:楊氏之子巧用姓氏作答。然而二妙「未聞」之語氣婉轉卻鮮為人知。

我想:讀書百遍,其意自現。再讀,可惜還是沒有答案。

於是,我只得拿出比較句子的方法。將「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與「孔雀是夫子家禽」作比。學生當楊氏之子,我當孔君平,對讀,再換著讀,放入語境中對讀,果然許多孩子明白了「未聞」之妙用,情感朗讀亦水到渠成。

教完此文,我自感有許多不足之處。如但是我轉念一想,縱然我的課是一塊不起眼的「磚」,可孩子們學古文的興趣變濃了,而且也學到了一些學習古文的方法,正所謂「拋磚引玉」。他們有收穫,我心應足矣。

謝謝大家!

楊氏之子課後反思

楊氏之子 是第三單元的課文,這個單元主題是 語言的藝術 這組課文最大的特點是在人物語言上。備課時仔細了解了教材的結構 特點 目標,對 語言的藝術 楊氏之子是誰等查閱了大量的資料,還看了於永正 劉進 馬靜等的教學 作好了充分準備才開始寫教案,修改了許多次後終於定下了今天這個教案,並在網上搜了一些ppt...

《楊氏之子》課後反思

這堂 楊氏之子 是人教版第 冊教材中第三單元的課文,這個單元是 語言的藝術 專題。這組課文最大的特點是在人物語言上見功力。備課時鄢老師仔細閱讀了五年級下冊的教材說明,了解了教材的結構 特點 目標以及各單元的編排情況,對 語言的藝術 這個單元更是進行了深鑽,查閱了大量的資料,作好了充分準備才開始寫教案...

楊氏之子教學反思楊氏之子反思回顧

楊氏之子反思回顧篇1 初次拿到課文 楊氏之子 因為是古文,雖短,但我的反應是不會教。這第一次需要教學古文,而學生也是第一次學到古文。雖然如此,總也不能不教。那麼我想,面對這第一次,該讓孩子學到什麼?首先,我認為應當弄清古文與現代文的不同。在這篇古文中,有許多典型的單音節詞,如 孔君平詣其父 中的 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