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之子》教學反思

2021-10-08 04:27:45 字數 1407 閱讀 7299

五年下冊語文第三單元第十課《楊氏之子》教學反思

《楊氏之子》是五年下冊語文第三單元第十課《楊氏之子》課文。《楊氏之子》選自《世說新語》。這是小學階段第一篇文言文,我不但認真分析教材,而且也考慮到了學生的學。

在這堂課上進行了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指導。這是孩子們第一次學習文言文,所以能夠讀懂文言文是乙個重點,這裡指孩子能用白話文翻譯文言文,是第一層次的理解。但是孩子們有學習古詩的基礎,他們知道怎樣翻譯古詩,所以雖然是第一次學習文言文,但是我在設計的時候還是放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試著理解,一些難懂的地方才給予點撥和指導。

學生在交流自己的理解的過程中,順勢引出理解文言文的兩個基本方法,「看注釋」和「聯絡上下文」,這樣進行學法指導顯得很自然,讓學生感覺到這個方法是大家在實踐中得出來的,孩子掌握起來就更容易一些。

為了降低文言文學習的難度,我在指導學生預習時,幫助他們先弄清古文與現代文最大的乙個不同點——文言文是單音節詞為主,現代文是以雙音節詞。為此,我給同學們作了乙個比較:我們現在說「祖父」是乙個人,就是爺爺;但是古代說「祖父」就是爺爺和父親兩個人。

我們現在說「妻子」是指乙個人,在古代「妻子」就是指夫人和孩子。如在這篇古文中,有許多典型的單音節詞,如「孔君平詣其父」中的「詣」指拜見,還有「未」、「聞」、「示」等。我讓同學們回家去認真預習,借助語文教材和《詞語手冊》上的注釋,對這些進行單音節詞進行理解。

在課堂教學中,我首先帶著同學們讀古文。我邊示範,邊告訴同學們:讀古文時,要注意適當停頓,語速要慢。

可讓學生嘗試了讀第一遍後,發現學生是一字一停地讀,沒有古文的韻味。於是我又範讀了一遍,再採取領讀、學生練讀的方法,反反覆覆讀了好幾遍。雖然所花時間很長,但是,我不覺得浪費。

我明顯地感受到了學生是越讀越好,越讀越有興趣。讀著讀著,學生終於找到了讀古文的感覺。

於是,我以「教學生學會並且會學」為本,引導學生借助語文教材和《詞語手冊》上的注釋進行學習,再讓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半堂課後,我發現學生確實老練了許多,他們饒有興趣地和同學**古文的深層意思,而且搖頭晃腦地朗讀,或是文縐縐地細讀,給你一種返古的感覺。隨著入情入境地流朗讀、品味,學生對這篇文章的理解也就加深了。

楊氏之子也順著孔君平的思路,巧妙地用姓氏作答。這就是「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道理吧!當然,還有乙個巧妙的地方,學生一下子歸納不出來,於是我把「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與「孔雀是夫子家禽」進行了對比,學生也較快地體會出了楊氏之子語言的婉轉,表現出了應有的禮貌。

《楊氏之子》是學生初次接觸到的文言文,我覺得應讓學生在自讀的過程中自己去發現它與現代文的不同之處,從而真正認識文言文。而我雖然設計了這一環節,但只有乙個學生回答了它是文言文,就一帶而過了。並未讓學生通過交流,達到真正認識文言文的目的。

《楊氏之子》這是小學生初次接觸到的文言文,我認為,應重點指導學生把文章讀正確,特別要注意停頓的恰當。這一環節我也處理得有點欠缺。如果在學生反覆讀了之後,讓他們動筆畫一畫停頓,互相交流,教師再統一意見,這樣,就能使學生真正達到感情朗讀、理解文意的目的。

楊氏之子教學反思楊氏之子反思回顧

楊氏之子反思回顧篇1 初次拿到課文 楊氏之子 因為是古文,雖短,但我的反應是不會教。這第一次需要教學古文,而學生也是第一次學到古文。雖然如此,總也不能不教。那麼我想,面對這第一次,該讓孩子學到什麼?首先,我認為應當弄清古文與現代文的不同。在這篇古文中,有許多典型的單音節詞,如 孔君平詣其父 中的 詣...

楊氏之子教學反思

東西寨小學王留波2013年 今天上午第一節課,我講了 楊氏之子 這篇文言文。課文很短,共5句話,55個字。由於這是學生第一次學習文言文,我在匯入環節給學生介紹了文言文和白話文的區別和文言文的特點,利用同學們之前接觸過的 少年中國說 和 陋室銘 讓學生感受文言文的特點,還有現在常說的話用文言來說是什麼...

《楊氏之子》教學反思

青原區思源實驗學校曾茶香 楊氏之子 是一篇行文簡潔,不足百字的古文,卻是小學階段的第一篇文言文。雖然前兩年在初中任教時也教過很多篇古文,但現在教學的物件不同,七八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文言積累,可是對於五年級的學生來說,是認知的乙個全新領域。所以,為了上好古文第一課,我認為三點很重要。第一,朗讀是學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