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反思

2021-10-07 13:07:45 字數 1541 閱讀 2563

清河小學王玉寧

生本教育的最大特點,就是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體,而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激發這個主體的興趣,啟發他們去學習與研究 。歸根結底,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矛盾統一體。一方面,教師利用其深厚紮實的知識功底,嫻熟的教學基本功,對課標和教材的透徹理解和嫻熟的駕馭能力,扮演著教的角色,成為學生的領路人。

另一方面,教師以學生的年齡特徵、真實現狀和生活實際為前提,用學生的眼光去審視將要學習的新內容,扮演著學的角色,和學生一道成為新知識、新技能的探求者。在生本教育體系中,學生不僅是教育的物件,更是教育的最重要的資源,是動力之源、能量之庫。教師盡快地讓學生自己活動起來,去獲得知識,去解決問題,把可以託付的教學託付給學生。

讓學生處在真正的自主狀態中,他的潛能得到激發,他的天性得到發展,他的收穫像鮮花怒放。

例如:在學習「20以內的加法」時,我們設計了「快樂的湊15點」的遊戲,學生以4人小組為單位,每人準備0—9數卡一副,四副數卡洗勻。組長負責發數卡,組長給每人發一張數卡,先問第一人還要不要再發,再問第二人、第三人和自己。

如果誰手上的數卡點數之和是15,誰就贏,如果4個人手上的數卡點數都超過15或比15小時,最接近15者為贏。贏了的同學可以得到一多小紅花。雖然是簡簡單單乙個遊戲,可是正好適合了孩子們愛玩、好勝的心理,他們往往玩到不願放手,下課了還在那裡比個高低。

在這個遊戲當中孩子們幾乎把20以內的加法都用上了,而孩子們並不認為是在學習,而是在玩。你看,如此愉快的課堂,孩子們能不喜歡嗎?記得在學習10以內加法時,我要求學生每人帶兩個10以內的加法例子,但是那一天的課堂上我們發現有大半的孩子帶了超過5個以上的例子,最多的那個孩子帶了12個例子。

我問他:「你要做那麼多的例子你不累嗎?」那個學生說:

「我喜歡做,我不累,我要當班上最棒的學生。」又如:我布置孩子們做「10元遊玩方案」,一會兒,幾個孩子就走過來對我說:

「老師這個**只能寫五個方案,但是我們還想到很多方案。」於是,我們就讓他們用白紙繼續寫出自己的方案。結果劉紅梅同學寫出了18個不同的方案。

在生本的課堂中孩子們樂學、樂做。又如:在進行20以內進製加法的教學中,按原來的教學摸式,課堂上教師必須根據教科書中的「湊十法」進行例題講授,再讓學生進行大量的練習。

這樣的教學,學生完全沒有了學的自由。而生本的教學卻不是這麼一回事。在進行20以內進製加法的教學時,我們是這樣做的:

先讓學生通過大量的遊戲活動感受20以內的加法,然後再讓學生在課前帶20以內進製加法的例子。課堂上,我們把講台交給了學生,讓他們展示自己的例子,說說自己的方法和想法。下面是我們課堂中的一些片段:

張晨陽帶了8+7=15的例子,他說:「8從7裡拿2,變成10,7拿走2還剩5,所以得15」。張晨陽剛說完,另一位學生馬上接著說:

「老師,對於他的例子我認為還可以這樣想:7從8裡拿3,變成了10,8拿走了3還剩下5,所以得15」。高學廣帶了9+2=11的例子,他說:

「因為9+1=10,所以9+2=11」。丁迎弟帶了5+8=13的例子,他說:「昨天我和媽媽到集市上買菜, 5元的芹菜和8元的黃瓜,媽媽付給買菜人13元,所以我知道5+8=13」。

在學生說的過程中,我沒有規定誰的方法是對的,也沒有規定誰的方法是不對的,只是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考方式來進行計算。這樣的課堂學生就學得更自主了。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總結反思

小組合作是本學期課堂教育教學改革變動較大的地方,也初見成效,但由於年級低,多數由教師評價為主,隨著年級的增長要不斷的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三 通過實踐談得失。通過半個學期的實踐,學生的學習習慣有了顯著的提高,特別是在自我反思方面,大多數學生能查詢出自己的不足,特別是小組合作學習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方面...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總結反思

2013年是肥城教育的教學改革年,對於我來說也是促進自身改革,不斷提公升自己教學素養和教學能力的一年,下面就針對半年來的教育教學改革做如下總結 一 對教育教學改革的認識 從小學數學的角度來看,數學的教育意義不在於培養數學家,而在於培養學生的數學觀念和數學思想,讓學生經歷 探索一些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與實踐分析

摘要 小學是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中養成的思維方式以及動手能力對學生今後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很多教師在課堂上採用各種方式進行教學,但是教學內容並沒有被學生吸收,不能很好的實現教學目標。文章對小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做了分析,然後提出了相應的改革措施。關鍵詞 小學數學教學目標教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