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實踐與反思

2021-07-16 03:41:41 字數 2856 閱讀 7587

梁玉枝在努力營造和諧教育,著力打造高效課堂的課改背景下,我一邊摸索一邊實踐,一邊學習一邊思考,一邊查閱資料一邊找尋點子,教學中時時貫徹「和諧」的思想,處處落實「高效」的言行。通過近一年來的實踐與反思,我感受最深的便是以下三個方面,簡言之,即:開啟「三動」,催生「三活」。

課前動嘴——讀活教材

備課是上課的前提,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基礎。要備好一堂課,我們需要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和這篇文字或作者相關的背景;需要了解學生的需求,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適當的方法,引導學生提出更多有價值的問題;需要組內老師的集體研討等等。但我認為最重要的環節卻是個人對文字的解讀與鑽研。

在這方面我的體會是要多動嘴,即多讀教材,讀活教材,就像學生剛剛翻開課文一樣,用新奇的眼光去讀,用未知的心態去悟。

要想真正地上好語文課,必須要學會解讀文字,走進文字,要深入挖掘教材,不能片面地停留在文字的表面,要挖出文字背後蘊藏的東西,只有鑽研出語文的味道來,才能上出帶有語文味道的課來。小學語文泰斗於永正說過:「有文化才有底蘊,有底蘊才有底氣,有底氣才能在課堂上有靈氣。

」那麼,要真正達到「有靈氣」,我以為就是用活教材了。

也許語文老師對讀「懂」一篇文章,即了解文字內容、把握人物思想感情,不會有問題。但是我們要教給學生的就不僅僅是這樣一種讀懂文章的能力了!學生讀這篇文章,他缺什麼或要解決什麼?

有專家對此做出過非常明確的詮釋:讀文字不是唯讀課文內容,應該讀語言,這些語言表達了什麼?這些內容背後的是什麼?

作者的思想情感在文章中怎樣表現出來的?這也就是要把文字讀活,讀成乙個多維的立體的東西,然後內化成為讀者的一種素養。

由此可知,語文教師在備課時確立的教學目標,就不僅僅是知識與技能,重要的是情感、態度、價值觀,要將知識轉化為情感,靠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真正領悟文字背後蘊含的情感以及作者是如何將這樣的情感表現出來的。

觀摩過也琢磨過眾多語文專家的課堂,無不給我們這樣一些啟發:不論是他讀、注、悟的學習方法的指導,還是將朗讀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方法,目的只有乙個,那就是引導學生真正讀「活」文字。這些都離不開他課前自己深入、全面地對文章的解讀,只有教師自己讀深、讀透、讀活文字,課堂教學才能有足夠的靈氣。

課中動腿——盤活課

新課程強調: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課堂上,教師的作用在於組織、引導、點撥。

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所以說,課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師,而是學生。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不可能有高質量和高效率。

心理學認為:「課堂上只有經常性啟發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學生始終處於一種積極探索知識,尋求答案的最佳學習狀態中。」怎樣的學習狀態才是最佳的?

有研究表明:閱讀的資訊,我們能學習到百分之十;聽到的資訊,我們能學到百分之十五;但所經歷過的事,我們卻能學習到百分之八十。

然而,傳統的課堂教學,教師是教學的中心,學生只需專心聽講,認真記筆記即可。而新課標的提出則讓我們重新思考教學的主體到底是誰。特別是語文這門學科,本身具有難解說性,教師在講台上說得再天花亂墜,學生不能投入也是白搭。

所以,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是完成優質高效課堂的首要條件。因此,必須打破教師獨霸講台的藩籬,讓老師走下講台,退隱幕後;讓學生走上講台,展示才華,體驗成功的滋味。讓學生成為老師式的學生,讓老師成為學生式的老師,從而構建一種新型的師生關係。

這樣勢必能啟用學生學習語文的願望,使他們更好地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去。讓學生走上講台去「講」,說出自己的見解;讓學生走上舞台去「演」,演繹人生的精彩。

有人說,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乙個心靈震撼另乙個心靈。的確,教育從本質上講,不是傳輸,不是給與,而是一種師生間的心靈對話。雖然這種對話有著極其複雜的存在方式,或有形,或無聲,或外顯,或內隱,但無不如影隨形地藏匿在師生的平等交往互動之中。

這就要求教師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多動腿,走下講台,走進學生,盤活課堂。

隨著洋思「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引入,教師講解時間的大量減少和學生自主學習時間的逐漸增多,「教師走下講台,學生走上講台」的教學模式將逐步取代傳統的教學模式。讓部分優秀學生擔當小教師,實行「兵」教「兵」,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訓練了學生的能力,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達到高效的目的。

課後動腦——啟用思維

俗話說「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短暫的一節課堂教學,展現的是乙個教師的綜合素質,是其多年心血的結晶。這其中,除了深入鑽研教材,悉心備課,精心設計實施教學的各個環節以外,授課過後的「反思」更是必不可少的乙個重要環節。

教學反思是教師批判地審視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行為、教學結果,或予肯定、支援與強化;或予否定、思索與修正,從而不斷**與解決自身與教學問題,進入更優化的教學狀態,使學生得到更充分的發展,使自己不斷成長與完善的過程。「教然後知困」,不斷地反思會不斷地發現困惑,可以有效激發教師終身學習的自覺衝動,可以啟用教師的教學智慧型,探索教材內容的嶄新表達方式,構建師生互動機制及學生學習新方式。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再完美的課堂教學也會有點滴疏漏、失誤之處。一節課結束之後,教師要廣開言路,善納雅言,真誠地去與學生交流,樂於傾聽其他教師對這節課的評價、建議,要時時處處注意收集、處理這些反饋來的資訊,及時做些反思,進一步充實自己,優化課堂教學。固然,每個教師也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有自己獨特的創造意識,有自己獨特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倘若每個教師都能把教學過程中預先設想到的新穎的情境引入法、留有懸念的結束語、或是對偶發事件處理的巧妙方法等,在課後來一番回顧。便於今後教學時借鑑使用,也可以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

當然,課後反思不能僅僅停留在「思」的層面,最好還要訴之於「文」。可以寫反思筆記,可以寫部落格日誌。這樣,便可以使散亂無序的想法上公升為較集中、較理性的思想觀點,從而建構自身的理論體系。

同時,通過撰寫教後反思,追問自己的教學行為和具體問題的成因,總結問題的解決思路和方法,以研究視角反思教學,以理論思想指導教學實踐。正如劉芳主編的《新課程教師學科教學培訓教材語文》一書中所說:「語文教師的成長應該培植起『反思』的意識,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與行為,不斷自我調整,自我建構,從而獲得持續不斷的專業成長。」

高效課堂的反思與實踐

因此說,要使課堂高效,首先也是最關鍵的一環,那就是使學生學會預習,並養成預習的良好習慣。1 促其預習習慣的養成。俗話說 思想決定意識,意識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未來。良好的習慣是高效課堂的關鍵因素。為了不斷強化學生良好的習慣,每堂課我都會布置預習下一課作業,從而使學生逐漸清楚,學習新課前就...

政治高效課堂的實踐與反思

如何構建政治高效課堂?如何使政治課堂真正做到有趣,有效,有用,本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看法。1 建立和諧的學習氛圍,努力構建和諧課堂 所謂 親其師,信其道 良好的師生關係對提高教育教學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課堂上,老師應對學生少一些責怪,多一些鼓勵。努力地去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盡力去引導學...

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反思

走進了高效課堂小學語文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長的軌跡,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滿活力的優秀教師,一節節撞擊著智慧型火花的語文課堂。主體意識,創新意識感人深思,高效課堂教學耳濡目染。我曾興奮地說,高效課堂教學真好。構建教學以真的精彩。我謹以個人體會談談小語教學的一點反思。記得在改革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