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的讀書與反思筆記

2021-07-13 09:50:37 字數 1124 閱讀 1864

朱自清先生是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和民主戰士。我們從初一開始就學到了他的文章,一開始我是為他那優美的文字所深深吸引。而在課餘時間,我讀完這篇文章之後,卻實實在在的從內心深處敬佩他的思想和他的為人處世。

「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通過幾句平實的話語,巧妙地引入了主題。

隨後作者在訴說了自己的不寧心境後,描寫了乙個寧靜的與現實不同的環境——荷塘月色,通過對傳統的「出汙泥而不染」的荷花和高寒孤潔的明月的描繪,象徵性地抒發了自己的潔身自好和嚮往美好新生活的心情。他為排遣心中的鬱悶,夜深獨享月色下的荷塘美景,乙個人,靜靜地看,悄悄地行,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他覺得自己是個自由的人,這一切都是自己的,可一切都只是「覺得」。

白天裡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以不理,但也只有「現在」。時間與感官的衝突,矛盾卻又合理,看似喜實則悲,讓人不禁從內心感到一種寂靜的荒涼。淡淡的哀愁與淡淡的喜悅相互交織,讓讀者不經意的將自己融入了那月色下的荷塘。

走著走著,我看見了荷塘,「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裡的繁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幾句淺淺淡淡的疊詞,卻把景色深深地映進了人的心裡。夾著薄雲的淡淡的月光瀉在葉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上,簡直就是用光與荷花美麗的畫,作者把月光下的荷塘上的月光與描寫的淋漓盡致、栩栩如生。我在作者筆下盡情的賞花觀月,我陶醉了……

看著看著,突然美麗的、柔美淡薄的月光消失了,四周圍著蓊蓊鬱鬱的樹,樹間透著光,可是光卻是如此的無精打采,這時的主角幾乎成了熱鬧的蟬和蛙,可是作者卻什麼也沒有。《採蓮賦》、《西洲曲》兩篇文章節選使我的心也隨著作者涼了下來,雖然我很難體會作者當時的無奈和彷徨,但我的心彷彿也隨作者回到了起初的不寧靜……

我「看著」作者走進了屋子,文章也到此戛然而止,但我卻久久未曾合上手中的書本,這文章使我意猶未盡,內心似乎被激起了一絲波瀾,荷塘月色的美麗可以令人暫時忘記憂愁,自然是無比美麗的,字字句句之間無不流露著作者對美好事物的憧憬。但是閱覽全篇之後,再細細回味,似乎又不止這麼簡單,我的心中感受到一種深刻的悲傷,有時越純潔美麗的景色,反而越能襯出人心裡的痛苦。或許作者,一開始就意識到了這一點。

《荷塘月色》,《荷塘月色》,不知作者賞的是荷塘中的月色,還是月色中的荷塘,抑或是人心中深處那難言難寐卻又難以釋懷的苦衷。

荷塘月色教學反思

荷塘月色 這篇文章,一直以來就是中學課本的經典作品,也被世人所傳誦。膾炙人口的景色描寫和作者淡淡的心境,極其符合人們在忙碌的生活之中對恬淡 寧靜生活嚮往的情緒。多少年來,我們的教師對此課文的處理慎之又慎,生怕乙個不慎,被別人小瞧。也正因為如此,在教學中,我們許多教師每每講到此文,大多按部就班,不敢越...

《荷塘月色》教學反思

作者 菅悅玖 中學語文 大語文論壇 2013年第12期 原本是不太喜歡散文的,自從講 荷塘月色 後,我喜歡上了散文。這讓我不由想起實習時講詩歌,竟培養起了我對古典詩詞的愛好。第一次講 荷塘月色 這篇散文,讀文,讀人。第一課時我主要講了伯夷 叔齊 屈原 文天祥 秋瑾 聞一多等有骨氣的中國古代文人的感人...

《荷塘月色》教學反思

其次,稍稍了解朱自清生平的話,也就知道,朱自清的家庭生活並不十分愉悅,而且孩子過多,乙個搞學問的人是需要乙個安靜的環境的,可他的家庭並不能滿足他這樣最簡單的要求,所以因孩子的吵鬧,矛盾就在所難免了。所以,對文章主旨的把握我們沒有必要從政治的角度去美化乙個作家,生活的真實才是最美的的東西。而且,就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