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課文教學反思

2023-01-29 20:21:02 字數 3411 閱讀 6822

《荷塘月色》課文教學反思一:

我原想通過欣賞作者「剝開來看,拆開來看」的技巧,也引導學生學習景物描寫。可能因為時間緊,沒很好地落實到位。看來放到上一課時,可能還相對集中些,效果更好些。

或者本來也就只點到為止,大家好明白。而應把重點放在語言品味上,正好吳特所言,乾脆就來個美文美讀。

自我感覺,「搶」是本節課最大的問題。老怕問題處理不了——問題本來就沒有足夠精選,致使教師操控太多,結果學生沒有像平時上課那樣,就某個具體問題充分地展開**。徐芳松副校長說,課堂生成上有先入為主的傾向,這還是很委婉的說法。

實際上我的課堂牽引太多。現在想來,遠沒達到吳特所強調的充分放手,逼學生面對問題,發現問題,進入問題,跳出問題的理想境界。吳特總是給我真誠的關懷,切實的指導,有時看似蜻蜓點水,實則恰如庖丁解牛,關鍵處一刀下來,如泥委地,豁然已解。

能在他手下打雜,真是三生有幸。市局陳信懷先生第一次來校視導的時候(2023年10月)曾叮囑我,一定要給吳特打好雜。話裡話夠我回味。

感謝吳雪姣同學在談比喻句時對「峭楞楞,如鬼一般」那個句子的提出。如果不是她及時提到這個句子,可能我在賞析通感這一重點時把這個句子給忘了。幸虧她及時提出來。

於是我適時**另乙個版本的錄音,也就是刪了那句比喻句的,對引導學生把握作者此時的喜悅之情很有幫助。可惜沒能像張健教師所說,給學生更多的讀的機會,比較鑑賞的機會。從寫作上說,某個點怎樣做到與文章的整體風格保持一致,也是乙個例項。

晚上回家說給自家孩子聽,她還很擔心,就那麼巧,人家會不會覺得她是個託。天地良心,真沒有「託」。吳特曾告誡我,要表現的東西,一定要用蓋子蓋起來,嚴實了,到時才撕開,給你乙個新鮮。

我真敬佩這孩子,怎麼就悟到了那個問題的呢,敏銳。

感謝張健老師就此還提到「鬼」句所表現的淡淡的情感、淡淡的憂愁的問題。根據張老師的提示,這個地方我還真沒處理好,我原本就沒想到要往憂愁上引,只一根筯,往風格一致,往淡淡的喜悅上引。其實淡淡的喜悅之中有淡淡的憂愁,全文整體上還是淡淡的憂愁為主。

這是整體感知的問題,說來是乙個明顯的問題,我一時怎麼就沒想到呢。本文就因「這幾天心裡彼不寧靜」而起,「到底惦著江南」看似喜悅,實還憂愁呀。不是現在有憂愁,何以要「惦著江南」呢,人是缺失什麼就惦記什麼呀。

「到底」惦著江南,那有多少心路歷程要走過。

有幾個老師說得可能委婉了些。比方詹仲喜老師說,從沒用一節課來品讀《荷塘月色》,是不是說我光講語言太孤立,太單一。比方徐芳松副校長說,這篇文章語言美,情感更美;還說真不知道他當時是如何想的。

看來他們都跟張健老師一樣,注意到我的情感賞析有欠缺,只是沒有明白講出來罷了。語言根本還是傳情達意的工具,以後還真要在課文的整體情感把握上再留心些。

《荷塘月色》課文教學反思二: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作為膾炙人口的散文名篇,歷來頗受人稱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也向來是重點講解篇目。然而,看過很多老師的講解,都是講重點放在了4到6這三段經典段落上,雖說老師的**各異,不乏別出心裁,另闢蹊徑者,這三段還是有些被「講爛了」的意味。而作為這篇課文其他往往被忽略地比較多的部分,其實也同樣是精品,同樣值得我們去學習,例如「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

」這樣的經典語錄便出自這篇課文的第三段。

因此,我在準備這篇課文的講解時,不從名段切入。我設計的第一課時主要是對文章整體脈絡的把握,並且把回憶江南採蓮事這個部分放在了前面講。在對這篇課文的寫作背景和作家生平的了解方面,我採用的是讓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先自己找,分析到作者心中不寧靜的原因時我再進行適當補充。

另外第一課時,我本來還設計了仿寫環節,即在講解第三段時,讓學生們仿寫「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我先和學生們一起分析這個句子的結構,弄清楚它前後的對應和對比關係,學生們不難仿寫出很好的句子。遺憾的是,在試講過程中,有時間限制,我未能安排好時間,將這個環節放進去。

美文美讀,《荷塘月色》寫得如此之美,正適合這樣的教法。反觀我在上這個課時,卻是將讀的環節設計過少,既沒有名家朗讀,也沒有自己的範讀。另外,這篇課文如果能夠配上適當的**和**來講,效果也應該更好。

我之前倒是想到這一點,後來沒有做出讓自己滿意的ppt來也就放棄了。最後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這個課下來,我說話的語氣太平淡,顯得很沒有激情;又多說長句,不便於學生的接受。

總之,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這節課講得固然有可取之處,然而,更多的是缺陷和不足,接下來需要繼續學習的地方還有許多。

《荷塘月色》課文教學反思三:

文章開篇便是「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作者的感情是複雜的,與「淡淡的憂愁」相伴隨的,還有「淡淡的喜悅」。

直接抒情的語句在文中不多,學生找出來後也很難把握作者的情感,故轉而去尋找體會文中作者描寫環境的語句、語段,鑑賞作者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運用涵泳法,讓學生個別朗讀、分組朗讀、集體朗讀,對作品進行整體的反覆感受和體味。在了解作者抒發的情感後,注意朗讀的指導,語音高低、舒緩、急促、長短的把握。尤其是在對4、5、6三段的朗讀指導後,學生可以做到聲情並茂,閱讀感受、體驗品味後學生可以領略視覺美、音韻美、情理美。

疊詞,在文中的運用巧妙之處,學生比較難理解。通過反覆朗讀,可以領略音韻美,可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閱讀體會,寫在黑板上,教師進行點撥。這樣學生就有了乙個自我提高的過程,同時在老師的點撥下,對疊詞的作用有深入地了解和感悟,為《聽聽那冷雨》一文疊詞的妙處就迎刃而解了。

基於學生基礎較差,可在整體背誦4、5、6三段的前提下,再開始本文的教學。

儘管學生基礎不好,但是大部分同學在熟悉課文、查詢資料、互相交流的前提下,對文字的解讀深度不斷加深,故教師無需擔憂課堂的冷場。個別學生的表現非常積極,大部分學生積極參與文字的解讀,達到了在閱讀文字中學生自覺提高自身語文素養的教學目標。

《荷塘月色》課文教學反思四:

《荷塘月色》是篇詩化般的散文,其語言自然是很美。所以想到要從鑑賞語言著手來賞析這篇課文,對語言的鑑賞是多方面的,好像突然又不知如何下手,剛好看到孫玉老師曾經也對《荷塘月色》的語言進行賞析過,所以就有借鑑,最後定下來。

自上課以來也有近兩個月了,一直接受的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如今用新課程標準來給學生上課,雖然有努力學習新的教學模式,但仍是有很多不足。尤其在這次「先鋒杯」卓越課堂「小組成效度」專題賽課活動中,在眾多老師的評價中,各種問題都突顯出來。以前沒人聽課,發現不了問題,如今,經各位老師的提點,才發現,原來問題很多。

下面我就說說存在的問題。

首先是心理的緊張。平時面對學生倒也沒有緊張心理,但是面對後面坐著的一排聽課老師,突然就感覺心快跳到嗓子眼來了,喉嚨發乾,就怕說錯了什麼。慢慢的也平復下來,跟著自己的思維來。

由此,不得不說,教師的心理素質一定要好。

其次,新課改雖然是讓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但也是對教師的自身素養的更高要求。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是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生掌握到的基礎上,拔高他們的高度,而不是說完全讓學生學,教師不需要參與其中。這也是對教師素養的更高要求:

讓學生學,教師在學生已有的基礎上提公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教給他們方法。就如在荷塘月色這節課上,我應該給學生一些明確的意見,不能說只是讓學生展示。

最後就是,各個評價環節要落到實處。在這節課上,小組互評和最後教師對這節課的評價完成得不是很好。

問題很多,要學習改進的依然很多,只能要求自己在今後的教學生活中要注重對自身語文素養的培養,做乙個合格的,新型的教師。

荷塘月色教學反思

荷塘月色 這篇文章,一直以來就是中學課本的經典作品,也被世人所傳誦。膾炙人口的景色描寫和作者淡淡的心境,極其符合人們在忙碌的生活之中對恬淡 寧靜生活嚮往的情緒。多少年來,我們的教師對此課文的處理慎之又慎,生怕乙個不慎,被別人小瞧。也正因為如此,在教學中,我們許多教師每每講到此文,大多按部就班,不敢越...

《荷塘月色》教學反思

作者 菅悅玖 中學語文 大語文論壇 2013年第12期 原本是不太喜歡散文的,自從講 荷塘月色 後,我喜歡上了散文。這讓我不由想起實習時講詩歌,竟培養起了我對古典詩詞的愛好。第一次講 荷塘月色 這篇散文,讀文,讀人。第一課時我主要講了伯夷 叔齊 屈原 文天祥 秋瑾 聞一多等有骨氣的中國古代文人的感人...

《荷塘月色》教學反思

其次,稍稍了解朱自清生平的話,也就知道,朱自清的家庭生活並不十分愉悅,而且孩子過多,乙個搞學問的人是需要乙個安靜的環境的,可他的家庭並不能滿足他這樣最簡單的要求,所以因孩子的吵鬧,矛盾就在所難免了。所以,對文章主旨的把握我們沒有必要從政治的角度去美化乙個作家,生活的真實才是最美的的東西。而且,就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