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案

2023-01-02 10:12:04 字數 2421 閱讀 7360

但光與影有著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其次給文章八個小段標上序號,找出文章主要寫景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找出文章抒情的語句。

掌握:文章主要寫景的段落是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

文章主要抒情的段落是第三段。

文章抒情的語句主要有:

第一段: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

第二段: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便覺是乙個自由的人。……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六段: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第七段: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第八段: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

二、思考提問

首先學生再次仔細閱讀課文,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和有必要深究討論的問題。 提問學生如下一些問題:

1、作者說自己心裡頗不寧靜,為什麼寫出如此寧靜的文章?心裡頗不寧靜表現了什麼?

2、「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作者為什麼會如此傷感?

3、為什麼作者反覆強調,「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

三、查閱資訊

讓學生上網查閱資料,了解作品的背景資料。

四、討論交流

1、首先討論關於作者思想感情的問題。

教師提示,要搞清作者說自己心裡頗不寧靜的問題,首先要搞清為什麼作者會頗不寧靜,這必須聯絡當時的時代背景,必須聯絡作者自身來看。學生交流上網查閱的有關資料。掌握:

(一)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生於光緒二十四年十月初(2023年11月22日),卒於2023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紹興。因三代人定居揚州,自己又畢業於當時設在揚州的江蘇第八中學高中,且在揚州做過教師,故自稱「揚州人」。

他是現代著名的作家和學者。朱自清有著作27種,共約190萬言,包括詩歌、散文、文藝批評、學術研究等。大多收入2023年開明書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

2023年,江蘇教育出版社對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地蒐集、整理,出版了6冊《朱自清全集》。朱自清雖在五四運動後開始新詩創作,但是,2023年發表的《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卻顯示出他在散文創作方面的才能。從此以後他致力於散文創作,取得了引入注目的成就。

2023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為當時負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二)時代背景

《荷塘月色》作於2023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中國大地。這時,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處於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為「大時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吶喊和鬥爭,但是在四一二政變之後,卻從鬥爭的「十字街頭」,鑽進古典文學的「象牙之塔」。

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筆從戎,拿起槍來革命,但又始終平息不了對黑暗現實產生的不滿與憎惡,作者對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內心是抑鬱的,是始終無法平靜的。這篇散文通過對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寫,流露出作者想尋找安寧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脫現實但又無法超脫的複雜心情,這正是那個黑暗的時代在作者心靈上的折射。

(1)、心裡頗不寧靜表現了什麼?

明確:《荷塘月色》表現了作者為國家民族命運而焦躁不安的矛盾心情,既表現了作者不願同流合汙,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格;也表現了他不願意投身武裝革命,反映了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弱點。這是他當時的真實心態的反映。

(2)、為什麼作者要反覆寫「愛熱鬧也愛冷靜」的雙重性格?

明確:因為這是作者性格的真實寫照,也是因為當時作者這種矛盾心態非常強烈。

(3)、作者說自己心裡頗不寧靜,為什麼寫出如此寧靜的文章?

掌握:作者主觀上想通過遊覽荷塘平息一下自己不寧靜的心態,客觀上確實在觀賞月色下荷塘、荷塘上月色的時侯,作者完全陶醉於自然美景之中,但是很快又回歸不寧靜,又重新憂鬱起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就是他不寧靜的表現。

2、**文章借景抒情、情境交融的藝術手法,品味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表達效果,體會語言的美。認識「通感」的修辭方法。

要求學生閱讀第四段,看作者依次寫了什麼?又是怎麼寫的?

掌握:先寫茂密的荷葉,次寫多姿多型的荷花以及陣陣傳來的荷香,最後寫葉子和花的一絲顫動和脈脈的流水。本段是按照駐足觀察的順序,視線由近及遠、由上而下來寫的。

本段可分兩層,第一層寫靜物,葉子像「舞女的裙」,靜中寫動,寫出了動態美。花「裊娜」羞澀」,像人一樣嬌美,寫出了靜態美;像「明珠」「星星」,則寫出了荷花在想象中的光華。花香像「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啟用了讀者的美好想象。

第二層寫動態。有視覺形象,「葉子」有一絲的顫動」,化為「一道凝碧的波痕」。有聽覺形象,風吹花葉的顫動聲音。

動靜結合,給讀者以不同的感覺。

「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作者為什麼會由光和影聯想到名曲?

掌握:這是使用通感的修辭手法,光與影是視覺形象,作者卻用聽覺形象來比喻,這就是通感的一種,其相似點就是和諧。第四段寫荷花的縷縷清香,微風傳送,像遠方飄來歌聲一樣動人心懷,這幽雅淡遠的感受也只有在月夜獨處時才會有,這也是通感,把嗅覺形象轉化為聽覺形象,它們之間的相似點就是似有似無、時斷時續、捉摸不定。

布置作業:完成課後思考練習。

《荷塘月色》教案

教學目標 1 品味語言,學習賞析散文的藝術手法。2 通過把握本文的情感脈絡,學習鑑賞抒情散文。教學重難點 1 讓學生走進作品的情感世界,體會作者頗不寧靜的感情。2 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教學方法 通過聽錄音 默讀,讓學生讀文入境。通過反覆誦讀 感知,品味作品語言。通過提問思考討論,體會作者的感情。...

《荷塘月色》說課稿

開場白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上午好 下午好!我說課的題目是 荷塘月色 我將從說教材 說教法 說教學過程和說板書設計四個方面進行說課。一 說教材 1 地位 作用 課時安排 荷塘月色 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幼兒師範學校教材 閱讀和寫作 的第一冊的第一單元的第一篇文章,語言優美 典雅,是一篇著名的美文...

荷塘月色 原文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 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 但楊柳的丰姿,便在煙霧裡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裡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