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學反思

2023-01-29 20:18:07 字數 3419 閱讀 1962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這篇文章,我聽過許多老師講過公開課。可以說,幾乎每個老師的**都不一樣--有的著重於品味語言;有的偏向於體會作者的感情……聽得越多,便越覺得這篇課文不好講,尤其是要講出這篇文章的精妙之所在,真是難上加難。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這篇文章,我聽過許多老師講過公開課。可以說,幾乎每個老師的**都不一樣--有的著重於品味語言;有的偏向於體會作者的感情……聽得越多,便越覺得這篇課文不好講,尤其是要講出這篇文章的精妙之所在,真是難上加難。

一篇文章的學習,不可能種種能力面面俱到,只能突出其中一兩個能力的訓練。這就要求教師突出重點,「小切口,深挖掘」。

這篇課文的教學目的是為了加深學生對於語言運用的理解。語言文字可以表現多種美:**美、繪畫美、建築美、攝影美……如何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型會到這些美呢?

選取什麼樣的切口呢?我陷入了深思。

一段《神秘園》中的**飄了過來。是的,美妙的**能給人美的享受,美的薰陶。其實,美麗的文字也有這樣的審美功效。

藝術是相通的。我知道該怎麼做了--引導學生動用他們的聽覺、視覺、嗅覺、味覺、感覺、憑藉他們豐富的想象力來體會這篇文章的美。

在講文章的第

四、五自然段的時候,我發動學生動用所有的感官來欣賞這兩段文字,然後問他們:「在這兩段文字中,你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

又聞到了什麼?感覺到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同學們讀著、討論,教室裡非常熱鬧。

把這種濃厚的學習氣氛推向高潮的,還是關於第六自然段的討論。我先丟擲了乙個問題,「如果讓你用一種藝術形式來表現第六自然的內容,你會選擇什麼樣的藝術形式?是畫?

是**?是舞蹈?還是別的?

」大家的回答比較一致,都認為應選擇一幅畫來表現這段文字所傳達的內容。我的下乙個問題接著來了:「繪畫有很多種類,按照表現技法的不同,可以分為油畫,水彩畫,水粉畫,素描畫和水墨畫等等。

如果你是一位畫家,你會選擇哪一種繪畫技法來表現這段文字呢?為什麼會這樣選擇呢?」

「素描!」乙個聲音很快地響起。

「來,來,你說說看,為什麼選素描呢?」

「因為素描畫簡潔。第六自然段描寫的景物不多,就只有樹和山,如果用別的畫來表現,畫面就會顯得比較雜亂。」

這個心直口快的孩子很自信地坐了下去。教室裡忽然一片寂靜。有的學生在點頭,有的學生卻皺著眉在搖頭。乙隻手高高地舉起來,是個秀氣的女孩子。

「老師,我覺得素描畫不好。因為素描畫的線條太硬,層次感、黑白對比都非常分明。但這段文字所表現的內容很朦朧,很含蓄。

您看:樹色陰陰象一團煙霧,遠山也只是樹梢上隱隱約約的一帶遠山,樹與山的界線是不分明的。所以我覺得用素描畫不好。

」「那你認為用什麼畫比較好呢?」

「用水彩畫吧!」她想了一會兒,「因為水彩畫比較適合畫景物,它能表現出景物朦朧、含蓄的美」。

「不對!不對!」這個孩子的話音未落,另乙個反對的聲音響起來,我點點頭,示意他發表他的觀點。

「水彩畫的顏色太明麗,一般用來表現白天的景物。這段文字寫的是晚上的景物,色彩哪有那麼鮮豔?」

我又問:「你說說看,用什麼種類的畫表現要好一些呢?」

「我還沒有想好。」他不好意思地搔搔頭。

「你學過畫嗎?」我問。

他搖頭。

「那你怎麼知道這些的呢?」

「憑感覺!」

哦,感覺!好玄的詞兒!這不正是語感嗎?

「好!班上有同學學過畫嗎?我們來聽聽『專家』的意見,如何?」

乙個男生很神氣地站了起來,還故作姿態地清了清嗓子。大家都笑了。

「我覺得用中國的水墨畫比較好,水墨畫色彩淡雅。在這幅畫中,可主要選取黑墨,通過墨的深淺來表現遠山近樹的層次。水使墨盪開,使山與樹的界線呈現出一種隱隱約約的狀態。

而且,中國的水墨畫講究一種『留白』藝術。就是整幅畫並不畫滿,而是適當地留取一定的空白,給欣賞者一定的想象空間。因此,中國畫最適合表現空靈、含蓄的意境。

而未自清先生在這段文字中表現的淡淡憂傷與落寂,也就是『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這句話,通過整個畫面能很好地表現出來。

教室裡安靜極了,接下來便是雷鳴般的掌聲。講得多好啊!我們的學生總會有讓老師驚奇的潛質。我從他的一番話中知道了許多我以前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們的回答讓這節課更加精彩了。

同學們都很贊同他的觀點。因為他的話十分有說服力。上課,並不是簡單的老師教、學生學的過程,而是匯聚了許多閃光點的教學相長、師生互動的過程。

《荷塘月色》教學反思二

今天我也上了《荷塘月色》,總的感覺不好,不喜歡這堂課,可以說是一節失敗的課。其一,缺乏激情;其二,重點不突出;其三,分析不透徹;其四,學生活動不夠。

現細細想來,覺得有幾點值得我好好反思的。

第一,課堂教學不是百家講壇唱獨角戲,而是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要學生去**合作。

第二, 散文教學要突出朗讀,要學生讀去體味作者的情感和優美的散文語言。如何讀,要課前設計好,面要廣、要意義。

第三,抒情散文教學要突出文中的情和景,如何梳理把握情感,怎樣品味文章的景物描寫,中學語文老師不是大學教授不必要那麼深奧,要講得通俗易懂。但也不能流於表面毫無啟發。

第四,教學要設計亮點和高潮,教學要有波瀾,有餘味。

第五,教學要選好突破口,設計好有價值的提問。

第六,散文教學不需面面俱到,要有所取捨。

第七,《荷塘月色》第一課時可以從找出文中抒情的句子,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點撥,主要是要學生體悟作者的心理波動,設定高潮應該在「蟬聲和蛙聲」、《採蓮曲》以及「妻兒」的沉睡處,作者用反襯來表達自己的心理反應。那麼我們可以感悟到作者的內心「不寧靜--寧靜、孤寂--不寧靜」這種矛盾的徘徊的過程。

第八,第二課時重點欣賞描寫部分通過誦讀來感受散文的美以及作者描寫技巧。

《荷塘月色》教學反思三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作為膾炙人口的散文名篇,歷來頗受人稱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也向來是重點講解篇目。然而,看過很多老師的講解,都是講重點放在了4到6這三段經典段落上,雖說老師的**各異,不乏別出心裁,另闢蹊徑者,這三段還是有些被「講爛了」的意味。而作為這篇課文其他往往被忽略地比較多的部分,其實也同樣是精品,同樣值得我們去學習,例如「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

」這樣的經典語錄便出自這篇課文的第三段。

因此,我在準備這篇課文的講解時,不從名段切入。我設計的第一課時主要是對文章整體脈絡的把握,並且把回憶江南採蓮事這個部分放在了前面講。在對這篇課文的寫作背景和作家生平的了解方面,我採用的是讓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先自己找,分析到作者心中不寧靜的原因時我再進行適當補充。

另外第一課時,我本來還設計了仿寫環節,即在講解第三段時,讓學生們仿寫「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我先和學生們一起分析這個句子的結構,弄清楚它前後的對應和對比關係,學生們不難仿寫出很好的句子。遺憾的是,在試講過程中,有時間限制,我未能安排好時間,將這個環節放進去。

美文美讀,《荷塘月色》寫得如此之美,正適合這樣的教法。反觀我在上這個課時,卻是將讀的環節設計過少,既沒有名家朗讀,也沒有自己的範讀。另外,這篇課文如果能夠配上適當的**和**來講,效果也應該更好。

我之前倒是想到這一點,後來沒有做出讓自己滿意的ppt來也就放棄了。最後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這個課下來,我說話的語氣太平淡,顯得很沒有激情;又多說長句,不便於學生的接受。

荷塘月色教學反思

荷塘月色 這篇文章,一直以來就是中學課本的經典作品,也被世人所傳誦。膾炙人口的景色描寫和作者淡淡的心境,極其符合人們在忙碌的生活之中對恬淡 寧靜生活嚮往的情緒。多少年來,我們的教師對此課文的處理慎之又慎,生怕乙個不慎,被別人小瞧。也正因為如此,在教學中,我們許多教師每每講到此文,大多按部就班,不敢越...

《荷塘月色》教學反思

作者 菅悅玖 中學語文 大語文論壇 2013年第12期 原本是不太喜歡散文的,自從講 荷塘月色 後,我喜歡上了散文。這讓我不由想起實習時講詩歌,竟培養起了我對古典詩詞的愛好。第一次講 荷塘月色 這篇散文,讀文,讀人。第一課時我主要講了伯夷 叔齊 屈原 文天祥 秋瑾 聞一多等有骨氣的中國古代文人的感人...

《荷塘月色》教學反思

其次,稍稍了解朱自清生平的話,也就知道,朱自清的家庭生活並不十分愉悅,而且孩子過多,乙個搞學問的人是需要乙個安靜的環境的,可他的家庭並不能滿足他這樣最簡單的要求,所以因孩子的吵鬧,矛盾就在所難免了。所以,對文章主旨的把握我們沒有必要從政治的角度去美化乙個作家,生活的真實才是最美的的東西。而且,就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