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議小學語文朗讀指導策略

2021-07-13 06:25:13 字數 2781 閱讀 4421

一、朗讀的意義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體驗品味」。朗讀是把無聲的書面語言轉化為有聲語言的再創作活動,朗讀可以聲情並茂地把書面語言融情於聲,從而變為富有感染力的口頭語言。

書聲琅琅的課堂是充滿語文味的,這是每個語文老師努力追求的目標。

朗讀是理解感悟、培養語感的最佳途徑,朗讀得好,可以達到聲情並茂、韻味幽回的效果,更可以使人進入攝人心魂、耐人尋味的境界。朗讀的美,可以把作者的作品用有聲的語言表達出來,繪聲繪色地傳達給聽眾,使人受到情感和心靈的共鳴,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

二、指導學生朗讀的有效策略

朗讀訓練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毋庸置疑。可如何正確有效地指導學生朗讀卻是我們面臨的最為困惑的問題之一。就我們農村小學而言,朗讀情況不容樂觀,學生普遍的朗讀能力不高,為此,我們不斷嘗試一些新的策略、方法指導學生有效朗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朗讀訓練講實效,保證朗讀時間足

小學語文教育專家朱作仁教授曾有過乙個精闢的比方:一堂課40分鐘是個常數,好比一塊蛋糕,你把不必要的講解、提問切多了,留給學生實踐的蛋糕就少了,而缺少必要的實踐,又如何能大幅度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呢?朗讀是一項技能,然而,只看、只聽、只分析,不反覆實踐是不能成為技能的。

那麼一堂課,短短的35分鐘時間,要完成的任務這麼多,朗讀的時間從哪來?朗讀應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始終,每位學生每次朗讀的時間都應該得到保證。比如,在初讀課文時,要照顧班上所有的孩子,要讓全班學生都讀完讀好,千萬不要因為時間緊而打斷孩子讀書,草草收兵必然打擊學生朗讀的積極性。

在理解朗讀時,要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來試讀,熟讀,反覆地讀,讀出感情,讀出味道。

留下寶貴的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省下分析講解的時間,讓孩子徜徉在讀書的世界裡,真正讓我們的課堂書聲琅琅。能想象嗎?每個孩子手捧著書,認真地、動情地朗讀的時候,該是一幅多美的畫面啊!

當然,不用擔心學生不理解課文怎麼辦,當把課文讀得滾瓜爛熟的時候,也就是他理解內容最深刻的時候。因為,讓位給讀書的時間正是理解感悟體會的過程,是乙個從外在到內在提公升的過程。這個時間是值得「浪費」的。

2.朗讀訓練有目標,教會學生讀正確

朗讀最基本的要求是讀正確讀流利。每乙個新的閱讀材料,我都要求孩子把它讀響亮、讀到位。新課程下的教材容量大,識字多,對於我們農村孩子來說,流利朗讀成為乙個重點和難點。

在實踐中,我體會到低年級的朗讀指導首先要提高孩子朗讀詞語的能力。詞語是句子組成的基本單位,詞語朗讀的質量決定著句子朗讀的效果。詞語讀好了,句子的正確朗讀也就沒有問題了。

朗讀的正確與流利不僅僅體現在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更要指導學生學會停頓。在很多課堂上,學生集體朗讀的效果並不明顯。我們可以發現,教師的朗讀訓練重「輕重」,輕「緩急」。

在朗讀指導時,教師注重引導學生哪個詞語該讀重音,哪個詞語該讀得輕柔一點,這樣使文章的朗讀聽起來「抑揚」。但忽略了對句子停頓的指導,使得「頓挫」不夠。這就使得學生的朗讀顯得遜色不少。

低年級的老師都會發現學生讀書像唱歌一般。「唱讀」是朗讀中一種極其缺乏美感的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在停頓上缺乏指導。

學生的「唱讀」往往是以字為單位進行停頓。在低年級的教學中,就應指導學生以詞為單位進行停頓。

只有在讀正確的基礎上,學生才會在讀中理解,在讀中體會,才會讀得有感情,讀得令人陶醉,讀得令人產生共鳴。

3.朗讀訓練重理解,指導學生用情讀

文章都是有情物,情感是文章的生命,對學生進行有感情朗讀的指導是理解文章內容、感悟情感最直接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讀,可以讓學生在反覆朗讀中更好地理解課文的意思,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指導朗讀,重在引導學生入境入情,用朗讀表達出思想感情。感情朗讀是在正確朗讀和流利朗讀的基礎上進行的。很多情況下,書沒讀幾遍,我們老師就要求學生這兒用歡快的語氣讀,那兒用悲傷的語氣讀。

結果,事與願違。其實,朗讀並不是靠老師的一句指令就可以讀出感情、讀出味道的。

葉聖陶先生把有感情地朗讀叫做「美讀」:「設身處地的激昂處還它個激昂,委婉處還它個委婉……,務期盡情發揮作者當時的情感,美讀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說些什麼,而且與作者的心靈相通。」

4.朗讀訓練多形式,促使學生興趣高

在如今的語文教學中,朗讀的方式比較多樣,可採用多種方法進行朗讀教學。如自由讀、指名讀、老師範讀、學生範讀、小組讀、配樂朗讀、男女生挑戰讀、師生合作朗讀等,豐富多彩的朗讀形式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朗讀熱情,調動學生的讀書興趣。不同形式的朗讀,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使學生在讀中與作者對話,在讀中進入美的意境,在讀中感悟美的語言,以至熟讀成誦,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

不同形式的朗讀,會產生不同的效果。輕聲讀,可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大聲朗讀能讓學生品味欣賞;指名讀,好讓學生自我表現,有時還能起到示範作用;齊讀可以激發情緒,渲染氣氛;分角色讀,可以身臨其境地體會課文,能增添課堂教學的情趣,加深對課文情境的體驗。自由讀能讓學生全員參與,全體訓練。

很多時候,當文章的內容離學生的生活太過遙遠,當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不到位時,當老師發現學生進入不了情境時,老師可以通過範讀帶領學生入情入境。我曾聽過一位老師在上《兩隻小獅子》時,學生無法理解「勤勞的獅子整天練習撕、撲、滾、打」的「刻苦」。這時,這位老師說:

「老師也想來讀一讀,小朋友聽仔細了,老師是怎麼讀的?」通過老師的範讀,學生直觀地理解了「刻苦」的意思,把句子讀得到位。教師的範讀是鋪路的石子、織網的梭子。

老師可以通過入情的範讀將學生帶到當時的情境之中,讓學生聽朗讀,想象當時的畫面,再讓學生讀。這時,他們的朗讀,無須再強調哪兒應讀重音,哪兒應讀低沉些,緩慢些。

朗讀是語文教學的生命。書是讀出來的,體會也是讀出來的。只要我們在教學中注重朗讀訓練,不斷探索和創新,相信琅琅的讀書聲定會讓課堂充滿活力,充滿生命力,充滿語文味。

朗讀指導路漫漫,吾將上下而求索。

教學** 趙橋鄉小趙小學周麗梅

二0一二年三月

小學語文有感情朗讀指導策略

如 她是我的朋友 一課中不乏描寫小主人公朊恆心理活動的句子,特別是體現朊恒想獻血但是又害怕會失血過多死去的矛盾心情。課堂上,我這樣啟發學生 為什麼阮恆把手舉起來,一會兒又放下去,最終下定決心舉起來?他究竟在想什麼?學生這樣一體會,阮恆珍視友誼的形象便在心中變得清晰明了,同時也深深感受到了阮恆先人後己...

小學語文朗讀指導

3.朗讀與默讀的關係。一般來說,低年級朗讀訓練的比重較大,隨著年級的公升高,默讀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就課堂教學的訓練程式而言,先朗讀,再默讀,可以使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給學生提供了體會 學習作者是如何用語言文字表達思想感情的機會 先默讀,再朗讀,既能使學生對課文有更深切 具體的感受,又能檢查學...

芻議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

作者 王潔 文化研究 2014年第10期 摘要 對於小學語文的教學而言,課文的朗讀能夠更加有效地幫助學生們理解課文的具體內容,進而揣摩人物的情感,提公升小學生的審美水平。特別是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當中,朗讀是十分主要的教學構成,主要在於輔助小學生感性思維的構建。就目前小學語文的教學現狀來看,並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