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指導教學策略

2022-10-30 20:42:04 字數 5104 閱讀 5890

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指導策略的研究

在《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引領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朝著培養學生具有感受、欣賞、理解和評價等綜合能力這個總體目標而努力。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朗讀指導的策略,引導學生領會文字的內涵,感受文章的韻味,體會文中的情感,強化語言的敏銳性,這就是有效性朗讀。可是,長期以來,在朗讀教學中教師角色錯位,指導朗讀時目標不明,形式單調,缺乏技巧,缺乏情感,有效性缺失,嚴重影響了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

那麼如何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呢?下面就朗讀指導中的有效策略談談個人的幾點看法:

一、策略一:養成正確的朗讀習慣

俗話說:「播種一種觀念就收穫一種行為,播種一種行為就收穫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就收穫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就收穫一種命運。」習慣的好壞會影響人一生的命運,好習慣養成了將受益終生,反之,不良的習慣會貽害終生,所以,對於小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

[1](一)規範優美的朗讀姿勢

在教學中,現在有的學生朗讀時,不是姿勢不正確,或是扯著嗓門大喊大叫,要不就是手拿著書,眼望著天花板或其它地方讀「望天書」,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讀書姿勢不對,有的學生把書平攤在桌上,伸著頭去看;有的學生整個人趴在桌上,無精打采地唱讀,就像「小和尚念經」;等等。針對這些現象,我首先培養學生養成「坐如鐘」的讀書姿勢,我通過兒歌教導學生坐著讀書時,要「身坐直,腳放平,兩手拿書向外傾」。站著的讀書姿勢我通過示範告訴孩子:

離開桌子身站直,左手托住書背,右手輕拿書角,胳膊自然彎曲,露出漂亮的小臉。明確要求後,每次讀書前,我都先說一遍兒歌;學生站起來讀書時,先提醒姿勢。經過反覆訓練,學生已會有意識地規範自己的坐姿和讀書姿勢。

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教師需要堅持不懈地進行訓練,直至達到無需提醒,讓學生自然而然地保持正確的讀書姿勢,形成自動化、習慣化。

(二)選擇正確地朗讀時間

一年之季在於春,一日之季在於晨。」朗讀的關鍵在早晨,教師應抓好早晨的朗讀。讓學生養成早晨一到教室第一任務就是讀書,哪怕只來了乙個人,也能聽到琅琅的讀書聲。

採用多種方法營造一種自覺早讀的氛圍,讓學生把書讀起來。首先以激勵、欣賞的方式,激發學讀書的慾望。其次,培養好領讀的學生,讓她(他)具有很強的號召力,帶動全班學生讀書。

二、策略二:培養朗讀的興趣

小學生朗讀興趣的培養,是把書面語言轉化為發音規範的有聲語言的再創作活動。它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能幫助學生理解和鞏固課文內容,領會文章所蘊含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從更高層次來說,朗讀也是學生主體性、創造性生動活潑的顯現。

(一)創設情境激趣讀

1.引入故事激趣

小學生愛聽、愛講故事,他們從故事中學到知識,受到啟迪。在朗讀前,可經常講一些電視節目主持人、播音員以及身邊的朗讀比賽獲獎者練習朗讀、走上領獎台的故事,激發他們對朗讀產生興趣。

2.創設優美情境

如在教學《瀑布》一課的朗讀訓練時,就可利用錄影來設計導讀,借助**讓學生親眼目睹從未見過的「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的瑰麗景象。[5]當學生聽到瀑布一層又一層地湧上來發出的嘩嘩巨響,衝擊岩石發出松濤一樣的吼聲,就聯想起「疊疊浪湧上岸灘,陣陣風吹過松林」;而看到瀑布從高處飛瀉直下,一串串乳白的珍珠閃著光亮鑲嵌在高山之中的雄偉氣勢和壯麗景象時,學生就由衷地發出讚嘆:「哇!

好美啊!」從而使課文中的景物在學生心中「活」了起來,讓他們產生了身臨其境的感覺。在這種富有詩意的優美情境下,學生就容易激發起朗讀的慾望。

3.配樂朗讀,烘托情感

配樂朗讀是一種以優美的樂曲創設情境、烘托情感的朗讀形式。在朗讀教學中,可根據課文的風格特點,選用適合兒童情趣、感情基調與課文相適應的樂曲來進行配樂朗讀。心理學研究表明,美妙的樂曲能直接刺激大腦的興奮,使其迅速地步入情境之中,能更好地調節情感,促使學生讀好課文。

如在朗讀《優雅的「請假條」》一文時,**海頓的《告別交響曲》高把學生引入文中,再配樂練習輕聲朗讀,讓學生體驗文章表達的情感。

4.觀片朗讀,激發情感

實踐證明,運用現代技術手段,是朗讀訓練中激發情感的有效方式。例如,在教學《鳥的天堂》一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觀賞教學片,一邊聆聽配音員的標準朗讀,一邊**綺麗壯觀的景色變化,以喚起學生身心的愉悅,並形成難忘的印象,然後再朗讀課文,學生極易進入情境。

5.分角色朗讀,體驗情感

分角色朗讀必須在朗讀訓練的基礎上或在檢驗朗讀效果時進行。按課文中的不同角色,各有分工,循序漸進。課文敘述部分可由解說員導讀,也可單獨採用對話式練習,深刻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使之真正進入角色。

在一定的語言情境中體驗情感,突出角色語言所表達的語感,是朗讀訓練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當然,還可以引入競爭機制,組織學生分組朗讀比賽,比一比誰讀得惟妙惟肖。教師再以點撥指導、評價激勵。

6.學演課本劇,品味情感

這是一種極富創新意義的朗讀嘗試,其特點是創設一種樂學的環境,讓學生深入品味情感。在編劇、排劇、演劇的過程中,學生必定著力研究朗讀課文需要體現的情感,從中品味人物語言特點和故事情節,使朗讀訓練得到昇華。當然,編劇需要在教師精心策劃、指導下進行,正式表演之前,可以先作預演(預習階段);演劇要安排在課文學習之後(收尾階段);演出之後,讓學生品頭論足,品味情感。

如教學《景陽岡》一文時,教師就可以抓住武松喝酒、上岡、打虎幾個主要情節,結合朗讀訓練,讓學生進行認真排練,反覆琢磨人物語言特點和每個動作,怎樣突現人物性格特徵。這樣,武松那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本色,通過課本劇突顯出來,比單純由教師講和學生讀的效果更好。

(二)有樣可依示範讀

範讀是指導學生讀好課文,理解內容,提高朗讀能力的有效方法。精彩的範讀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聲調裡曲曲地傳達出來。」這樣的範讀語言清晰,委婉悅耳,可以抓住學生的「心」。

激發學生的「情」,點燃學生的「趣」,活躍學生的「思」,發展學生的「智」。當然,範讀應該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不要機械地模仿,以免造成動嘴不動腦的後果

1.教師範讀

由於小學生的「向師性」強,又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因此在朗讀教學中教師的範讀是常用的、不可缺少的方法。範讀指導就是由教師進行示範朗讀,學生學著老師的樣子來讀,即「教讀」。一般在教師範讀的過程中應該結合必要的、恰當的朗讀指導,可以是朗讀技巧方面的,可以是內容理解方面的,可以是感情體會方面的等等。

範讀指導法多用於低年級,也可用於中高年級中那些有一定難度的、僅憑學生自己練讀無法讀好的內容。一般來說範讀的文字宜少而精,要真正起到激發學生朗讀興趣、產生朗讀的慾望、喚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的作用。

在朗讀教學中,教師應率先垂範,要求學生讀的,自己先會讀;要求學生背的,自己先會背。教師範讀時應聲情並茂,和諧婉轉,把抽象的語言文字變成自然的、娓娓動聽的聲音,直觀地再現作品的神韻意境,給學生帶來強烈的美感,激發學生對朗讀的興趣,為學生學習朗讀提供良好的條件。教師的範讀除了聲音的傳遞外,表情和體態也作為一種資訊,及時、直接地傳遞給學生,使學生最直接地受到啟發。

從而有效地了解學生的朗讀技能,提高朗讀水平。如《迷人的蝴蝶谷》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那美景令人如入仙境一般,上課伊始,我就以朗誦的形式把學生引入那美妙的人間仙境,學生閉目沉浸在美妙的文字中,彷彿真的來到了迷人的蝴蝶谷。一切的一切都讓人陶醉,同時撥動學生的心弦,產生「老師為什麼能讀得這麼好?

」的念頭。這時,教師不失時機地告訴學生,讀書不僅要讀出聲音,還要讀出畫面,讀出感情。此時大多數學生對讀書產生了興趣時,整個班級就形成了一種濃郁的讀書氛圍,他們會不由自主地模仿老師的樣子來朗讀課文,朗讀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3]2.學生範讀

讓學生範讀,一方面對范讀的學生來說是一種榮譽、一種獎勵,能促使其更認真地學,另一方面對聽讀的學生來說,是一次學習和比較的機會,會暗暗促使他們練好朗讀的決心。教師要及時發現班裡的朗讀苗子,給他們提供展示的舞台,讓更多的學生自信地感到我是會讀書的,我是班裡的朗讀小能手,讀書原來是一件這麼快樂的事,久而久之,班內就會形成較好的朗讀氛圍。

3.錄音範讀

錄音磁帶範讀,字正腔圓,節奏新明,語調抑揚頓挫,角色明顯,給人以無窮的韻味和美感,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同時也能彌補教師素質的不足。

(三)恰到好處的言語激勵

卡耐基曾說:「使乙個人發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讚美和鼓勵。」小學生尤其喜歡讚揚和鼓勵。

因此,教師應帶著欣賞的態度去聆聽和感受學生的每一次朗讀,讓他們體會到被賞識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一句「你的朗讀越來越出色了」、「老師快要被你陶醉了」……卻可使學生受益一生。如在教學《五彩池》中描寫五彩池形狀一段「有像葫蘆的,有像鐮刀的,有像盤子的,有像蓮花的……」時,有同學提出「我認為應該懂得越來越快,因為五彩池太多了,作者都看不過來了,所以要快點讀。

」大家都認為很有道理,對這位同學的答案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並讓他試著讀一遍。沒想到老師的讚揚又引來了別的學生的不同看法:「這四個『有像……的』該讀得越來越慢,因為五彩池真神奇,作者邊看邊陶醉了,忘記了周圍的一切。

」可見,教師的鼓勵、讚許不僅可以激發他們的興趣,更可點燃起他們對朗讀方式處理的獨到的創造火花。

(四)靈活多變的方式訓練

課堂教學中,教師可變換多種朗讀形式,讓學生在變式訓練中體會朗讀的快樂,由此激發他們的誦讀興趣。如教學《狼和小羊》時,教師可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指導他們用討好、**的語調來讀出狼的狡猾、兇惡;用和順、輕聲輕語來表現小羊的善良、機智。由於有了表現的機會,學生個個都十分樂意朗讀,因此也就收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策略三:有層次的指導正確的朗讀方法

(一)指導正確的朗讀要求

讓學生讀得正確、流利,並逐步做到有感情。所以教學生學習朗讀課文,指導正確的讀音尤為重要,這不僅是學習課文,培養朗讀課文的需要,也是養成認真朗讀的需要。

1.發音要正確、清楚

發音正確是朗讀的基本要求。對多音字要能按字義確定讀音,如:「好奇」中的「好」讀「hào」,不能讀成「好人」中的「hǎo」。

讀音清楚就是要求每個字的聲、韻、調都要讀得清清楚楚,萬萬不能讀得模稜兩可,似是而非。聲母讀得短促而有力,韻母要讀得充沛而響亮,聲調要讀得正確到位,音節要界限分明。

2.輕重、停頓要準確、合理

在朗讀中輕重、停頓都是非常的重要的。重音是指在課文中需要突出強調的詞或片語,是句子的精華所在應進行強調。當然重讀的突出方法不只是加強聲音的強度,有時輕讀也可達到理想的效果,一篇課文如果輕重、停頓都能夠分的清楚,這篇課文的感情就能充分地表達出來。

如:朗讀《豐碑》一文中「將軍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裡。他的眼睛濕潤了。

他深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地舉起右手,……」這幾句話時,抓住「久久地」、「深深」、「緩緩地」來加強聲音的強度,同時又輕拖些,那麼這樣的效果就極佳了。

3.速度的快慢要合適

朗讀的速度是指在讀的過程中音節的頻率的快慢。在讀的過程中,學生應根據課文的意思進行朗讀。一篇課文如果在朗讀是速度快慢不合理,好的一篇文章聽起來都會變的很難聽。

如一篇詩歌在讀的過程中更應該注意速度的快慢,這樣才能體會得到作者寫詩的含義。

4.語氣、語調要恰當

朗讀教學策略指導

三 朗讀有助於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培養較好的習作能力。朗讀不僅有利於學生積累發展,發展語言,而且有利於學生提高寫作能力。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感悟 朗讀,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把文中內容的寫作技巧轉化為自己的技巧,從摹仿到內化到自創,能自然而然地 文思泉湧 信手拈來 了。好的朗讀,可以達到聲情並茂,意味悠遠的...

指導學生朗讀策略

朗讀指導三部曲 朗讀,作為語文教學的永恆主題,有著非凡的魅力。葉聖陶先生說 乙個人即使不預備鑑賞文藝,也得訓練語感,因為這於治事接物都有用處。為了鑑賞文藝,訓練語感更是基本的準備,有了這種準備,才可以通過文字的橋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著名學者朱光潛先生對朗讀更有獨到的見解 熟讀成誦,反覆吟詠,仔細...

體育教學策略

通過多年的體育教學工作,我感覺到課的結構只是課的外在表現形式,是一種方法,但是讓學生學有所長,提高能力,積累情感體驗,完成課的預設目標,才是一堂課的價值取向。因此新課標提出了有效教學目標的概念 評價時應關注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即教學活動對達成教學目標的有效程度。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衡量教學是否有效的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