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滑輪組》一課的教學反思

2021-07-11 05:25:10 字數 1155 閱讀 9359

在我們的小學科學課堂中,不嚴謹的實驗著實不少。今天,我就來說說滑輪組一課中的實驗設計。先請大家看看六上教材中的實驗插圖。

實驗一是用乙個定滑輪和乙個動滑輪組合而成的滑輪組,實驗二是用多個定滑輪和多個動滑輪組合的滑輪組,這兩個圖有沒有問題?

沒有問題?答對了!哈哈,這兩個實驗圖確實沒有問題。

可是,這兩個實驗來到我們的課堂中,問題就來了。兩個實驗圖的箭頭處,肯定是用彈簧秤進行測量——而在上節課《定滑輪和動滑輪》的教學中,我已經感覺到彈簧秤倒過來拉是有誤差的。明知存在著誤差,卻還默許這樣的實驗操作方法,那就太陰暗了吧。

科學實驗要規範操作,這不應該只是口號,而必須從現在做起,從點滴的細節做起。為此,我對這兩個實驗著實動了一番腦筋。具體改進方法如下:

實驗一:一定一動滑輪組

把線固定在動滑輪的上端,然後繞過定滑輪,再繞過動滑輪,最後連線在彈簧秤上。這樣,拉彈簧秤時方向是往上的,就避免了操作中的誤差。改進的實驗設計有 3 段線連線在動滑輪上,和教材的實驗比較多了 1 條,省力情況更明顯。

還有一種方法,仍然是使用書本的實驗圖,但箭頭處不使用彈簧秤,而是用鉤碼。後來掛上的象徵拉力的鉤碼,雖然和前面掛上的代表物體的鉤碼一樣重,但因為使用滑輪組可以省力,所以肯定是不平衡的,這就很好的證明了滑輪組可以省力。

實驗二:一定二動滑輪組

書本的第二個實驗,要解決彈簧秤往下拉,方法更簡單,只要把最後乙個定滑輪去了。與第乙個實驗比較,這個實驗使用了兩個動滑輪,有 4 段線連線在動滑輪上,所以省力情況比第乙個實驗更明顯。學生還會發現省力的原因是增加了乙個動滑輪。

若有人一定要用書上的二定二動滑輪組做實驗,我也有辦法,也是不用彈簧秤來測量,而是採用掛鉤碼的方法來比較。如果兩邊鉤碼數一樣,肯定是不平衡,則說明可以省力。如果是調節兩邊鉤碼的數量達到平衡,則物體重量和拉力大小的比例應該是接近 4 :

1 。不過用鉤碼作拉力有個小問題,得出的資料比較呆板,分析概括不夠豐富。

最後,我還要強調的是,做這兩個實驗,許多老師往往容易把關注點放在省力上,而忽略了用力方向的改變,那就把滑輪組的作用給打成 5 折了。可是如果在實驗中要讓學生做出力的方向改變,那勢必會出現往下拉彈簧秤的情況,就又繞回到老路了。我覺得可以採用讓學生畫圖的方法,提供實驗裝置圖,讓學生去畫滑輪之間的連線線,在此基礎上概括:

滑輪組能省力,還可以改變力的方向。(請注意,「可以」改變,其中隱含的意思還包括可以不改變,具體是不是改變力的方向要看怎樣連線。)

《滑輪組》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通過複習定滑輪 動滑輪的特徵,從而引出 能否合二為一 匯入對 滑輪組 的研究,學生也能結合前知,滑輪組的特點 即能省力也能改變用力方向。通過實驗來驗證他們的 實驗一問題不大,借助上節課用過的機械實驗盒中的乙個定滑輪 乙個動滑輪進行組裝,在實驗中能夠發現由乙個定滑輪和一定動滑輪所組成的滑輪組...

滑輪組教學反思上交

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滑輪組 在本課的教學之前,學生對滑輪組已有上一節課對定滑輪和動滑輪的認識的鋪墊。針對本節課反思 1.合理利用學生的興趣激發 課前回顧動滑輪和定滑輪的特徵。定滑輪是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不可以省力 動滑輪可以省力但是不可以改變運動方向。在教學這裡時,就有同學提出 老師,既然為什麼不把他們...

《滑輪》一課的教學反思

義縣農村實驗學校楊學武 課間十分鐘,在走廊裡和一些學生交流,他們都說 滑輪 這節課感覺過的很快,一眨眼就下課了。聽了他們的心裡話,我很欣慰。作為乙個老師,學生能感覺你的課時間過的快,能感到你的課有意思,應該是一件高興的事。因為這正說明了你的課很成功,他們才會接受。我感到這節課的內容很緊湊,也很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