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嘗試與反思

2021-07-11 04:20:04 字數 2770 閱讀 8874

新課改實施後,教學的重心正在悄悄地轉移,「教師單純地教,學生單純地學」已不再適應新課改的發展。關注人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我們關注每一位學生,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在教學的雙邊活動中,教師起主導作用,教師活動以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展為目的,要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就必須做到以生為本。

那麼如何做到以生為本,建立新型的課堂?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體會。

1前置性作業的設計:我讓學生每人準備一本預習本,第一頁中都為學生設計了預習作業流程,依據預習流程,每課都留下了他們思索的腳步。讓他們去體會早已學會知識的孩子在課堂上的積極表現,他看到別的同學在小組交流中侃侃而談,他便會去反思。

他自己明白沒有付出,便沒有收穫。使學生認為這些事情自己還是能做到的,他們便願意去做。

2小組合作的合理運用:要充分的發揮各組小組長的作用,由他來分工,各類分工可輪流擔任。小組長起好帶頭作用,其他組員積極參與,為了小組的榮譽而積極踴躍,團結一致,關注所有學生在學習中的參與度。

我在學生學習小組討論的時候,時常走到不愛發言學生的身旁,多鼓勵他們在小組中勇敢發言。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在共同的全班性學習交流中,我更關注不發表自己獨到見解學生的參與度,如果哪個小組中的這些學生發言了,無論對與錯,我都讓全班同學用熱情的、鼓勵的掌聲激勵。

使他們體會到被關注的快樂。

3.做到師生平等,培養學習興趣

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必須要求師生關係融洽。師生之間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情感與個性,改被動為主動。

要鼓勵他們發現,要激勵他們創造。教師要有與學生平等的角色意識,努力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一進入課堂,教師就要以飽滿的熱情、高傲的情緒、甜甜的微笑面對每乙個學生,消除學生的拘謹心理。

為此我在設計匯入新課等教學活動時,努力創設輕鬆和諧的教學氛圍,要照顧到班上大多數學生的學習水平,盡量讓大部分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圓的周長》這一節課時,我先複習了正方形周長知識。接著提問圓的周長怎樣求呢?

利用這個問題設下認知障礙,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通過出示的課件動畫,學生初步感知了圓的周長,接著讓學生觀察圍成圓的線是一條什麼線,這條曲線的長度就是圓的什麼?從而揭示圓周長的概念,教師板書(圍成圓曲線的長就是圓的周長)。

之後讓學生用手摸一摸手中圓形紙片的周長,親身體驗一下圓周長的存在。讓學生體驗數學與我們的生活經驗緊密,讓學生親歷知識的生成過程。進一步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學生獲得對數學抽象概念的理解。

學生的學習並不是簡單地通過資訊傳遞獲得資訊輸入就能完成的,因為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會對學習活動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課堂教學不是簡單的教師「告訴」,而是實實在在的學生「體驗」與「積累」的過程。

2.轉變教學方法,提供自主**合作學習機會,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在教學工作中,教師的活動歸根到底要通過學生的自覺能動性才能發揮作用。因此,在教與學這對矛盾中,學生是主體,成功的教學在於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性,以達到教學的目標,而絕不是由教師統攬一切,主宰一切。這就需要教師合理安排課堂教學結構,要圍繞著學生展開教學。

在課堂上教師應該為學生創設良好的環境,提供合適的參與機會,給予足夠的參與時間,促使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變學生被動學習為學生主動參與;變以教師的「講授」為主為教師指導學生自己學習為主;變以學生「洗耳恭聽」為主為學生積極思維為主;變「師-生」單向交流為「師-生」「生-生」的多向交流。在教學過程中,自始至終讓學生唱主角,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成為學習的領路人。

在一堂課中,教師要盡量少講,讓學生多動手、動腦操作。比如在《圓的周長》這一節課**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這一難點時,首先我複習了學生熟知的長、正方形周長與它們的邊的關係,然後出示了3個大小不等的圓,讓學生猜測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通過課件展示,使學生得出圓的周長與直徑有著密切的關係:

即圓的直徑越長,周長越長。誘發學生猜想,不僅能很快地扣住學生的心弦,使其情緒高漲,思維活躍,激發其強烈的求知慾望,從而讓他們感受猜想成功的喜悅。接著啟發學生大膽猜想,推導圓的周長計算公式。

接著,我讓學生分組做小實驗,他們每組桌面上都有3個圓,各人先觀察猜想,然後小組四人合量出它們的周長和直徑,並把資料填入實驗報告單中。 在學生動手操作的基礎上,我選擇一部分小組匯報結果。接著我引導學生觀察資料,通過對比發現:

圓的直徑變,周長也變。而且,直徑越長,周長越長;直徑越短,周長越短。從而讓學生明確:

圓的周長與直徑有關係。那到底有怎樣的關係?這一疑問自然而然深深地吸引和激發著學生的強烈求知慾。

這一疑問以經學生提出,我就放手讓學生繼續實驗並算出每個圓周長除以直徑的商,把商記錄下來。比較是一切真理的基礎。通過計算:

學生又發現:這三個圓的周長都是它的直徑的3倍多一些。那麼是不是其他圓的周長也是它直徑長度的3倍多一些呢?

學生自己找身邊的一些圓形,分別測量圓的周長和直徑,並算圓和周長與它直徑長度的商,向全班同學匯報。在匯報過程中難免有些同學因為測量方法或測量誤差等原因,計算結果出現不到3倍或已接近4倍的現象,對以上得出的結論產生「負作用」。這時教師要及時糾正學生認識上的偏差,讓學生進一步明確,圓的周長應是它直徑長度的3倍多一些。

最後,師生共同概括:任何乙個圓的周長總是它的直徑長度的3倍多一些。從而得出圓周長與直徑的關係,從而得出c = 2 π r 或 c =π d ,突破了本節課的難點。

這種通過學生自主參與,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所達到的教學效果大大的好於「師-生」的單向交流,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在一切為了學生、尊重學生、依靠學生的理念指導下,生本教育課堂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充分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組織能力、合作與競爭意識以及尊重他人的道德觀念,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生命的激揚與素質的發展。生本的課堂就是學生們的課堂,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我相信不管前面困難有多多,我都會堅持不懈的奔走在生本的道路上,還給學生一片自由的空間。

數學活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想法

作者 史丹丹 中學生導報 教學研究 2013年第37期 摘要 通過開闢數學活動這種蹊徑,為數學教學找尋到更加科學地 更加讓學生接受的教學方式,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好的 更加有興趣的 快樂的去學習數學,逐漸喜歡上數學!關鍵詞 數學 教學方式 喜歡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 把 以學生發展為本 作為新課程的...

優化語言在數學課堂教學中作用

課堂教學要借助語言和實物等來傳遞資訊,而語言又是教學資訊的主要載體。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 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小學生的生理特點和小學生的心理特徵,決定了數學課堂語言必須做到以下四性 一 語言要有準確性 準確 簡明是教學資訊傳遞中一條最基本的要求,在準...

CAI在數學課堂教學應用中優勢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主要以老師的講解 學生練習 鞏固為主,不能充分發揮學生認識的主體性。隨著多 技術的發展 多 在各行各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掌握現代教育技術,並能正確 合理地運用到教學工作中去,是資訊時代的要求,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多 計算機輔助課堂教學 簡稱cai 作為一種新的教學輔助手段,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