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2021-07-10 21:50:50 字數 3563 閱讀 5674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教學反思

一、本堂課設計初衷

本節課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一節,教材首先通過經典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之後列舉少數生物以rna為遺傳物質的事實,得出「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這一結論。本節內容在結構上體現了人們對科學概念的探索認識的過程和方法,是進行**式教學的極佳素材。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涉及經典實驗,在生物教學中,經典實驗課是很枯燥的,在現有的實驗條件下是不可能完成的,這樣,學生就不能親自動手操作,在傳統的教學中,都是老師滔滔不絕地講,學生默默地聽,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率低下,更談不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能力。

採用了引導**式的教學方法後,教師通過創設自主合作的學習情景、平等融洽的人際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由單純的資訊表達者轉變成資訊的加工者、組織者,處於主導地位;學生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走進科學家的**歷程,在觀察和思考中,愉快地學習,處於主體地位。這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讓課堂充滿了活力,新課改理念得到了落實。

挖掘了教學內容中的科學**內涵,充分利用它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掌握科學**的基本方法。如格里菲斯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艾弗里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實驗、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既包含了科學家持之以恆的寶貴品質,又反映了科學家在研究過程中的創造性思維過程(將dna與蛋白質分開研究)。

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的**精神和創造性思維品質。

根據新課程理念,高中生物學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精神等生物學科學素養。因此,本節課我以「自主**科學發現的過程來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為設計理念,切實落實主體性教學,提高學生的**能力,訓練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通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優化課堂結構,妙用科學史例項,把知識的傳授過程優化成乙個科學的**過程,讓學生在**中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從而滲透科學方法教育。

二、教學環節

1. 創設情境,引入課題,激發學生**慾望。

2.分析經典實驗,讓學生領悟科學**的魅力。

(1)基礎實驗——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

我先讓學生了解格里菲斯所用兩種肺炎雙球菌特點,再積極引導學生討論分析四組實驗的結果。提出實驗結論:已經被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中,有一種促使r型細菌轉化成s型細菌的活性物質——轉化因子。

(2)證據之一,艾弗里實驗

以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的結論為基礎,讓學生運用自己的思維分析考慮證明遺傳因子是什麼物質的方法。之後介紹艾弗里的實驗方法,逐步剖析經典實驗。

(3)證據之二——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

教師顯示t2噬菌體掛圖 ,讓學生了解噬菌體結構。**兩組實驗,與學生共同討論分析,學生討論,總結得出結論:dna分子具有連續性,是遺傳物質

3.借助**手段與設疑分析,突破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三、本節課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整體上較完整,創新之處在於改變了傳統的教師一味地灌輸知識的做法,緊緊圍繞「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思想,引導學生**、分析,掌握課堂的主動權,在探索中求真、在求真中找到喜悅,增加學生學習實驗的興趣與信心。本節課的教學達到了預期目的,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了較大程度調動,課堂始終處在一種主動學習的良好氛圍之中,學生真正把學習的過程演繹成乙個主動**、自動求知的過程。

當然,這節課也有一些不足之處和遺憾。比如,在分析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中第三組實驗結果時,學生對死亡的s型菌不能導致小鼠死亡的原因有一點迷惑。對於這個問題,如果在介紹格里菲斯所用兩種型別肺炎雙球菌時,就使學生明確s型菌有毒是因為它的多醣類莢膜,這樣便於學生對第三組實驗結果的分析。

另外,分析總結出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的結論後,我讓學生換位思考,把自己當作科學家來找到證明s型菌中的「轉化因子」是什麼。我認為這是對學生的一種鍛鍊、提高。但是忽略了學生本身的分析能力與創新能力,導致學生對問題的分析部是那麼徹底,因而影響了思路,如果給與學生適當的啟發,幫助效果會更好。

還有,課堂語言不夠規範,由於緊張還有口誤的地方,離標準課距離較遠,需要繼續努力,在日後的教學中多加注意。

通過本次作課,讓我成長很多,懂得很多,我會繼續努力,盡快成長。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教學反思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是高中生物教材必修本第六章第一節內容,學生剛剛接觸到遺傳和變異的相關知識,對什麼是遺傳和變異沒有感性上的認識,也無理性的認識,所以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參與到學習與認知的過程中來,是教師上這節課的重要目標。為了上好這節課,我從指導思想、教學方法、學法及教學目標等各方面做了充分的準備。

在教學指導思想上,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由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意義建構的目的。

在教學方法的設計,上本節課我主要採用支架式的建構主義的教學方法,充分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根據本節課的知識特點,先建立知識框架,在教師情景創設的引導下,通過介紹科學家的實驗(格里菲思、艾弗里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以及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引導學生思考和分析問題,再通過小組間的協商、討論,以及從自己設計的實驗來驗證自己的推測,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並讓學生掌握實驗設計的一般步驟和培養其科學精神。

在學法設計上,讓學生用探索法、發現法去建構知識,用書本上了解的經典實驗的原理及過程轉化為自己設計實驗的基礎,並尋求答案。指導學生探索遺傳物質是dna而不是蛋白質,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是知識目標,要求學生了解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及噬菌體侵染細菌的過程,然後通過歸納和比較理解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第二是能力目標,引導學生了解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培養、學生分析、思考、**的能力,以及初步學會實驗設計的思路及過程;第三是情感目標,主要要求學生學習科學家刻苦專研,勤於思考,鍥而不捨,堅韌不拔的精神,其次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發現問題,探索奧秘,發表見解,能提高對自我價值的認識,並感到學習成功帶來的快樂。

上完這節課後,學生的學習情況是令人滿意的,達到了我的預期目的。在某些方面還達到了另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值得我在今後的教學中認真借鑑。

1、只要教師充分創設問題情景,不管學生學習能力的高低,都能參與到學習中來,我覺得這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比如開始我就創設情景:假如我們都回到19世紀末,已經了解在減數**、有絲**及受精過程染色體是穩定有規律變化的,又知道染色體由dna和蛋白質構成,那到底哪種物質是遺傳物質呢?

請大家提供乙個思路。這個情景創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大家積極踴躍舉手發言,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2、在學科教育中進行德育滲透,情感教育,只要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潛移默化,學生普遍都能接受,並能起到較好的效果。在講完格里菲思和艾弗里兩位科學家前後經過幾十年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後,請同學總結乙個偉大的科學發現或者要進行科學研究需要具有什麼樣的精神時,大家各抒己見,氣氛熱烈,從聰明的頭腦說到鍥而不捨的精神,在潛移默化中同學們深受教育。

3、要培養學生實驗設計能力和科學研究的能力和方法,必須在每節課的教學實踐中進行貫徹和培養。這節課在研究了格里菲思的小鼠實驗後,我請大家設計乙個實驗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學生充分開動腦筋,根據前面提供的思路,設計出不同的實驗方案,我再讓其與艾弗里實驗進行對比,大大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其實驗設計能力。

當然,上完這節課後,我也感到在教學過程中還有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首先在上課過程中語言不夠精練,有些地方顯得重複和羅嗦;其次是提出問題後給學生的思考時間較短,在學生還沒有考慮成熟,就急於丟擲問題的答案或是解決辦法;第三是多**課件的顏色不夠鮮明,動畫不夠靈活,課件運用不夠充分。這些問題是我今後教學過程中應該著力改進的方面。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班級姓名 學習目標 1 結合教材 分析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的原理和過程 重難點 2 結合教材 分析t2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原理和過程 重難點 3 闡述菸草花葉病毒的特點,歸納dna是生物主要的遺傳物質 一 對遺傳物質的早期推測 20世紀20年代,大多數科學家認為是生物體的遺傳物質,20世紀30年代,人...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教學設計

四川省平昌中學張述才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一節的內容,是遺傳學從細胞水平轉向分子水平的過渡章節,是關鍵的節點。本節知識在考試大綱中對學生的要求是 人類對遺傳物質的探索過程 即要求學生理解所列知識和其他相關知識之間的聯絡和區別,並能在較複雜的情境中綜合運用其進行分析 判斷 ...

3 1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 上午 下午 好!我叫 是生物科目號,今天我要說課的課題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第一節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板書課題 接下來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說這一節課 一 教材分析 1 課題位置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遺傳與進化 第三章,第一節。在此之前,我們已經學習了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