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設小學美術課堂情境教學法的研究結題報告

2021-07-10 11:55:35 字數 5790 閱讀 6292

結題報告

一、課題概述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1、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此次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中明確指出:「要改變課程內容的繁、難、偏、舊和偏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及現代社會、科技發展的聯絡,關注學生的興趣和生活經驗……改變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得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創設在學生生活經驗之中的情境教學,就是實現這兩個目標的最佳結合點。

2、時代程序和學生發展的需要。

時代需要教育為社會輸送身心和諧、全面發展的人才。只有為學生營造乙個寬鬆、和諧、民主、自由的學習氛圍,把知識與技能溶入到學生感興趣的、熟悉的情景之中,才能讓孩子在豐富情感體驗中享受美術、張揚個性,最終實現和諧發展。

3、美術學科自身發展的需要。

任何一件美術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創作出來的,同時,美術學課教學擔負著文化傳承與交流的使命。所以,作為美術教師就應創設一種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徵的文化情境,促進學生對美術文化的學習。

4、世界美術教育的發展趨勢。

世界各國和地區的美術教育的歷史、現狀雖不盡相同,但大致顯示出共同的改革趨勢,其中就有「拓展美術課程內容,加強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絡」和「關注美術學習與文化情境的關係」。由此可見,在美術教學中創設符合學生生活經驗的情境教學,是世界美術教育的發展趨勢。

5、提高美術課堂教學效果的需要。

美術教學實踐中,教學們經常為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參與不主動、學習思維不活躍和知識技能掌握不紮實等問題困擾。而在情境教學中,學生興奮點將被牢牢地吸引,主動參與、積極思維,一系列的教學難題自然就會迎刃而解。

(二)相關研究的概述

情境教學—情境教育是一項既有實踐意義又有理論價值的實驗研究,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探索了一條科學、有效的途徑,提供了一種成功的模式。這項實驗研究豐富了中小學教育理論,在教育思想觀念、教育教學原則以及課程內容等方面,揭示了小學教育的規律,提供了鮮活的研究材料。同時生動地說明,教育理論只有同教育實踐相結合,才能有新的發展。

在德國,小學入學第一堂美術課上,老師就會很自然地與學生交談第一天上學時的心情以及難忘的情景,這使學生處於一種比較輕鬆的狀態,並能滔滔不絕地進行描繪。之後,大家動手畫出各自第一天來上學的畫。展現在大家眼前的便是學生入學百態圖,非常得有意思。

在美國,「只要有觀念,人人都可以成為藝術家」的藝術教育觀念手深入人心,所以老師也著力為學生盡可能地創造不同的情境,使學生在具體的環境或氛圍中,大膽地思考、想象、創造。

(三)研究的現實意義

「創設在學生美術課堂之中的情境教學」將大面積提高美術課堂教學效果,將為美術課程改革推波助瀾。不同在此方面已有的其他研究成果的是,本實驗將帶領實驗教師,在實踐中踏實認真地研究、大膽求新地探索,然後將點滴的經驗進行總結交流,最後梳理出一套完整的小學美術學科創設在學生美術課堂之中的情境教學體系。

(四)概念的界定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並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而創設在學生生活經驗之中的情境教學,則是指這種情境的本質的建立在學生生活經驗之中的,是教師在了解學生的生活實際的基礎上,在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心理需求等情感的前提下而創設的教學情境。

二、研究目標與內容

(一)研究目標:

1最終目標:通過創設在學生美術課堂之中的情境教學,提高學生美術素養。

2過程目標:

(1)增強對創設在學生美術課堂之中的情境教學意義的認識;

(2)研究在學生美術課堂之中創設情境的教學課例設計的原則與方法;

(3)通過創設在學生美術課堂之中的情境教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美術素養。

(二)研究內容:

1、創設在學生美術課堂之中的情境教學的現實意義。

美術課程融合了各種藝術種類為一體的具有鮮明的人文性、綜合性、創造性和愉悅性的綜合課程,美術教育在提高與造就學生素質方面具有獨到的作用,它的教育理念、教學模式的改變對我有很深刻的體會。

2、創設在學生美術課堂之中的情境教學的原則與方法。

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大致採用兩種教學原則:一是興趣原則。另一種原則是發展個性原則,這樣不但激發了他們對美術課的熱情,更加鍛鍊孩子們動手動腦,多方面發展的能力。

在課堂中我也不斷改善採用新的課堂教學法。我大致採用以下幾種:1、故事引用法2、直觀引用法3、複習引用法4、學生參與法。

在不斷變換的課堂教學中,使學生在課堂上領悟到更多的知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三、課題研究的方法、過程與具體措施

(一)研究方法:

1、觀察法:在與學生的接觸與交流中有目的的觀察,了解不同年齡段的學生身體和精神發展狀況與興趣喜好、喜歡的活動形式、學習方式等。

2、實驗法:在教學實踐中踴躍實驗「創設在學生課堂之中的情境教學」的方法,通過教學結果證驗此教學方法的可行性。

3、經驗總結法:按期撰寫**、案例及階段實驗計畫與總結,將實驗過程中的問題與經驗及時舉行歸納總結與改進。

(二)課題研究的工作過程

第一階段:課題準備階段(2009.5---2009.

8)。完成實驗方案及實驗所需的裝置、器材等;加強對創設在學生美術課堂之中的情境教學的可行性與重要意義的再次論證,形成共識,統一行動。

第二階段:課題實施階段(2009.9---2010.

9)。課題組完成各學期工作計畫、積極組織課題組課題文獻的學習,做好課題的前測工作;組織好實驗各階段的組內成員交流與**活動。課題組成員做好學期工作計畫等常規工作,積極實踐探索有效的情境教學方法。

第三階段:課題總結驗收階段(2010.9---2010.

10)。進一步完善課題,整理各階段的試驗資料,完成試驗的終結性試驗報告及成功案例。整理課題研究成果,撰寫總結報告。

(三)課題研究的具體措施和做法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只有學生把學習看成是一種快樂,是一種需要,才會激發強烈的求知慾,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興趣,非智力因素才能充分調動起來,進而在特定的情境中活躍思維。

所以,課堂教學通過創設情境,營造民主、和諧的師生氛圍,使每個學生都感受到教師的期待,受到鼓舞,感到振奮,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使之從「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憤悱狀態中,認真思考,主動學習,積極**。我們從以下四方面入手:一是精心設計匯入,「課伊始,趣即生」。

通過巧設懸念、創設情境或借畫、借故事等匯入,讓學生興趣盎然,帶著濃厚的興趣主動地進入學習過程。二是教師審時度勢,發揮教學才智,利用幽默、詼諧的語言,或創設一些與本課內容相關的有趣場景,學生作業時**一些輕鬆**,變枯燥無味為興趣盎然,重新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三是提高延伸引趣,課結束,趣猶存,滿足學生探索欲,培養主動探求知識的情感,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四、通過多種**,巧設情境,讓學生從「要我學」轉為「我要學」。

2、授之以漁,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發展委員會在《學會生存》一書中指出:「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也就是說,未來的文盲不是「知識盲」,而是「方法盲」。

「學有方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人與人之間在學習的品質上有這樣那樣的差異,學習方法自然也會有所不同。所以,要想學會學習,還要善於總結自己的學習方法。

只有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真正找到了學習的密鑰匙。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千方百計地創造條件,盡量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如在欣賞《中國藝術欣賞》時,先放一段中國的民族歌舞表演,讓學生感受激情,體驗民族風情,有了這個基礎,教師再注重教學生欣賞的方法,從哪些方面來評價乙個作品,而不是把自己的理解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在自學、討論、**的基礎上達到知識的掌握。

3、注重引導,培養學生各項能力。

提高學生的美育能力,可使學生終身受益。我們從以下幾方面著力培養學生的能力。

①、培養好奇心,好奇心是人對新異事物進行**的心理傾向,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提供啟發引導學生思考的材料愈新奇愈有挑戰性,那麼學生追求解決問題的內驅力就愈強。

②、培養學生觀察力,讓學生自己去發現,促進思維的發展。「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即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絡」。

③、培養動手能力,加強學生操作能力的迅速性、準確性、協調性、靈活性。

④、培養學生相互協作能力,「沒有溝通就不可能有教學。」這是當然的公理。失去了溝通(社會交往)的教學是不可想像的。

在活動中可形成多種多樣的、多層面、多維度的溝通情境和溝通關係。教學中可安排一些學生相互協作,互相幫助的活動內容,在活動中學生能做到互相幫助、互相關照、互相提醒把畫卷完成做好;

⑤、培養學生想象能力、創造能力。在《誰偷走了中國兒童的想象力》一文中作者指出:想象在兒童的學習和思維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人的想象力越強,思維能力越強;想象力強的人,記憶能力一般也較高。

調查資料顯示,幻想力和想象力特別強的學生,學習成績也比較好。對於想象力的發展來說,「自由」是最重要的因素。這種自由包括時間上、空間上、行為上、思想上等多方面的自由。

如果**總是告訴孩子,天是圓的地是方的,天一定是藍的不是紅的,那麼兒童就沒有想象,你不告訴他,他反而有想象的空間,自由越多,想象的生存和發展越有可能。

⑥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學會欣賞,激發學生的愛祖國愛藝術的情感,這是小學美術教學的關鍵所在。

4、發展個性,照顧個體差異。

美術十分重視個性的表現。任何一件美術作品,從製作到最後完成都包含著藝術家不同程度的創造,否則這件作品的價值就會大打折扣。美術總是與創造相伴。

同樣美術教育在訓練學生創造性能力方面也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而且,創造力具有著共同特徵,個人創造力可以說是藝術創造力的屬性,反過來則可以說,通過藝術活動可培養學生的一般創造力,美術教育對學生創造性在教學的鼓勵、培養,必然會形成一種創造意識,從而自動地滲透到人的活動之中。同樣在藝術教育裡,藝術只是一種達到目標的方法,而不是乙個目標;藝術教育的目標是使人在創造的過程中,變得更富創造力,而不管這種創造力施用於何處。

假如孩子長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經驗獲得較高的創造力,並將之應用於生活和職業,那麼藝術教育的乙個重要目標就已達到。

因此我們根據學生的能力差異安排一定的作業,讓學生自己操作,開展活動。在有的課中,我們可採用手工與繪畫相結合的方法,根據學生的愛好特徵,採用分組形式,有的用泥塑,有的用繪畫,有的用剪紙,有的用拼盤等多種形式,從不同角度來表現,充分開拓學生思維,讓學生平等參與,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長,提高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往密度。

四、課題研究的結果與結論

(一)課題研究的效果

以前的美術課堂很大程度上偏重於技法的訓練,都遵循著「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古訓,以頑強的毅力和耐力苦練各種「基本功」,他們總體的藝術感受力並沒有得到同步的發展,對藝術真諦的探索甚至尚未入門。我們現在的小學美術課不僅要向學生傳授一定的美術技能,還必須提高學生的審美、觀察、想象、創造、動手等多方面的能力,培養出具有全面素質的學生,本課題的提出、實施正是引入了這個現代思想,從課堂教學入手,創設情境,實現教學過程的優化,提高了教學效果及質量。通過以下幾種情境教學的方式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1、以實物和**為主設定情境。以實物或**設定情境是以展現實物或**的形式來反映某一相應的情景或表現某一特定的背景,使學生進入課堂有「親臨其境」的親身感受。2、帶學生走出教室,結合現實生活情境設定教學情境。

教學行為安排在戶外進行的形式,對開拓學生藝術視野,感受自然或人文景觀,欣賞藝術作品,增長豐富多彩的美術文化知識提高審美品味都是很有幫助的。3、以遊戲或表演的形式設計教學情境。這情境的設定,既活躍了課堂,又豐富了教學內容。

4、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以影象資料為主設定教學情境。5、在設定教學情境時,目前採用的最多的方法是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播送不同的背景**,不僅可以烘托主題,也可以給學生以豐富的美感,使他們在輕鬆愉快中獲取知識。6、運用語言創設教學情境。

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物件和不同的教學內容恰當地運用語言表述,不僅對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起著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對營造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豐富學生想象力、展示教師魅力、親和師生關係都有著其他教學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何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創設生活情境

摘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投入到生活情境創設的研究當中來,且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本文主要針對如何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創設生活情境展開論述,希望能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初中生美術學習興趣的提高。關鍵詞 初中美術生活情境創設 中圖分類號 g4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

談用「情境教學法」促進課堂高效

作者 塗凡娟 文科愛好者 教育教學版 2016年第02期 摘要 現在課堂教學講求的是以新課標教學理念為指導,用教學藝術與生動活潑的實踐活動,建構乙個具有開放 創新的情境課堂,刺激學生學習的情緒,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在奇思妙想的境界中所展現出來的創造能力。關鍵詞 小學語文 文字情境課堂實踐活...

為小學生美術課堂創設開放的教學空間

教師上課時的著裝和儀表應質樸大方 整潔素雅,避免慵懶或過於修飾。教師的外表舉止若具有吸引力,就容易受學生歡迎和尊敬,便於與學生接近和交流。開放性教育還十分注重尊重學生,尊重他們的藝術創作。能夠尊重自己內在價值的教師也會十分尊重學生,對於兒童的創造給予保護和鼓勵。兒童們年齡雖小也都有自尊,教學中只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