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試教學法的課堂結構

2022-09-01 08:51:03 字數 2554 閱讀 7291

教學方法改革了,與之相適應的課堂教學結構也必須改革。舊的課堂教學結構不能適應嘗試教學法的應用,因此在試驗嘗試教學法的過程中,同時創立了"六段式"課堂教學結構。嘗試教學法的五步基本程式和六段式課堂結構的結合,教師們簡稱為"五步六結構",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易學易用,大大推動嘗試教學法的推廣應用。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六段式"課堂結構。一堂數學新授課大體包括六個階段,以下把每個階段的作用、要求和時間,逐一加以分析。

1.基本訓練(5分鐘左右)

包括口算基本訓練、應用題基本訓練、公式進率基本訓練等。小學數學基本能力的培養要靠天天練,這樣做,把基本能力的訓練落實到每一堂課之中。同時,上課一開始就進行基本訓練,使學生立即投入緊張的練習中,能安定學生情緒,起到組織教學的作用。

基本訓練題的設計要注意為新課服務。

2.匯入新課(2分鐘左右)

從舊知識引出新知識,揭示新課題。一般要編擬一道準備題,從準備題過渡到嘗試題經舊引新,能充分發揮知識的正遷移作用,為學習新教材鋪路架橋做好準備。同時,使學生一開始就明確這堂課學的是什麼,要求是什麼。

這一步時間不長,但很重要。只要花

一、二分鐘,開門見山,立即轉入新課。

3.進行新課(15分鐘左右)

這是新授課的主要部分,可以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來進行新課,如教師講解、學生自學、演示實驗等。由於時間只有15分鐘左右,必須突出重點,集中全力解決關鍵問題,切不可東拉西扯,拖泥帶水。另外,一堂課的教學內容不能太多,寧可少些,但要學得好些。

4.試探練習(第二次嘗試練習,6分鐘左右)

一般採用幾個學生板演,全班學生同時練的方式進行,檢查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情況,特別要了解差生的情況。這一步是一次集中反饋,通過板演評講,教師可以重點補充講解,解決中差生學習新知識存在的問題。這一步可以說是"進行新課"的延續,又為下一步學生課堂獨立作業掃除障礙。

5.課堂作業(10分鐘左右)

為了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鞏固新知識,提高練習效率,應該使學生有充裕的時間,安靜地在課堂裡完成作業,這是一堂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布置作業不要一刀切,要面向中差生,可為優秀生另外準備"超產題"。學生練習時,教師要注意巡迴輔導,特別對差生,要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困難,這種"課內補課"的效果特好。

6.課堂小結(2分鐘左右)

學生做完課堂作業並不是課的結束,因為學生通過親自練習,發現了困難,需要得到解決。同時還有乙個迫切的心情,自己做的作業,到底哪幾題對了,哪幾題錯了。所以,應該安排這一步,做好一堂課的結束工作,這樣一堂課的安排就善始善終了。

這段時間裡,首先根據學生的作業情況,把這堂課所學的知識,教師再重點歸納小結。由於學生經過了十分鐘左右時間集中練習,再聽教師歸納小結,體會就更深了,這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然後可以當堂公布正確的答案,使學生當堂就知道,哪幾題對了,哪幾題錯了,便於課後立即訂正錯誤。

如有必要,再布置適量的家庭作業,也可以預告明天學習的內容。

我的體會:

從以上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嘗試教學法的五步基本教學程式,並不是一堂課的全過程。而是"進行新課"這一階段中的五個步驟,一堂完整的課,"進行新課"的前後還有其他階段。

經過試驗證明,實行這種課堂結構教學效果較好。主要表現在:

(1)突出新課教學的重點。新授課主要是進行新課教學,新的結構六個階段全部圍繞新課教學展開,能夠保證較好地完成新教材的教學任務。

(2)增加練習時間。新的結構幾乎安排一堂課的二分之一的時間進行練習,從基本練習到鞏固練習,再到課堂練習,要求逐步提高,層次清楚。這樣能保證學生當堂練習,當堂消化鞏固,當堂解決問題,不留尾巴到下一堂課去。

(3)改變了"滿堂灌"、"注入式"的舊教學方法。新的結構,增加了練習時間,"進行新課"時間只能控制在15分鐘左右,促使教師改變"滿堂灌"、"注入式"的做法。

(三)新結構的理論依據

1.系統理論的應用

課堂教學可以看作乙個教學系統,課堂結構中的每一部分,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聯絡、互相滲透。在課堂教學設計中,必須認真考慮,各個部分之間的相互聯絡,相互滲透,才能有效地發揮這個教學系統的整體效果。

嘗試教學法的五步基本程式和六段式課堂結構,組成了新授?quot;五步六段式"為特徵的課堂教學系統,在這個教學系統裡以"解決嘗試題"為核心。

2.反饋理論的應用

新的結構充分應用了反饋的原理,安排了兩次集中反饋:

第一次集中反饋--第二次嘗試練習。

進行新課結束,通過嘗試練習,使學生及時傳出對新知識理解程度的資訊,如發現問題,教師能及時進行補充講解,起到調節作用。

第二次集中反饋--課堂作業。

通過課堂練習,一堂課的教學效果能夠及時反映出來,如果再發現缺陷,當堂就能補救。

3.最佳時間理論的應用

一堂課40分鐘,哪一段時間學生的注意力最集中,學習效果較好,就是一堂課的最佳時間。

一般來說,上課後的第6分鐘到20分鐘之間,這段15分鐘左右的時間是一堂課的最佳時間。因為開始幾分鐘,學生剛從課間活動轉入課堂學習,情緒還沒有安定下來;第6分鐘開始,學生情緒已經穩定。又經過課間休息,這時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第20分鐘以後,學生開始疲勞了,注意力也容易分散.

當然,一堂課的主要教學任務如果安排在最佳時間,教學效果就好。傳統結構把"檢查複習"放在最佳時間裡,是搞昨天的舊知識,可是轉入"新授"時,學生已經疲勞了,新課的教學效果就差。新的結構把"進行新課"放在最佳時間裡,學生精力充沛,注意力也集中,就能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嘗試教學法的課堂結構

一 傳統結構存在的問題 目前一些教師上新授課的結構,大都採用蘇聯五十年代凱洛夫 教育學 的五個環節 1.組織教學 2.檢查複習 3.新授 4.鞏固練習 5.布置家庭作業。這個結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生學習知識的一般規律,但已不適應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要求,課堂教學效率不高。這種傳統結構,是為傳統...

嘗試教學法總結

密山市知一鎮中學 嘗試教學 工作階段總結 傳統的教學法統治著課堂,學生參與意識差,課堂教學效率低,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面對如此困境,出路在 我們一直在苦苦思索。嘗試教學法,其 先練後講,先試後導 的教學觀念與策略,目標明確,容易操作。上學期我市正式開展 嘗試教學 實驗研究,我校也被密山市教育局確定...

「嘗試教學法」的實施方案

東宋門小學推行 嘗試教學法 的實施方案 本年度,根據學區教辦室工作安排以及我校教研工作思路。本學期我校將全面學習邱學華 嘗試教學法 先進教育教學理念,運用實踐 嘗試教學法 改革課堂教學結構,變 先講後練 為 先練後講 先學後講 先試後講 將學生推向前台,使其主動 有效地學習。並紮實推進教學改革,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