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與反思

2021-07-09 04:42:33 字數 2844 閱讀 8344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18-19頁。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長方體,知道長方體的面、稜、頂點以及長、寬、高的含義,掌握長方體的基本特徵。

2.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探索經驗,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

3.學生體會立體圖形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聯絡,感受其價值,增強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把握長方體的特徵,培養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具準備:1、長方體模型、搭長方體的材料、多**課件。

2、蘿蔔、水果刀、各種長方體和正方體實物

教學過程:

一、 複習舊知,引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已經認識了很多圖形,請說說這些是什麼圖形?(計算機逐個顯示)

師:這些都是平面圖形。下面的這**形跟第一組一樣嗎?

師:這些都是立體圖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立體圖形中的長方體和正方體。(板書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反思:生活本身就是乙個巨大的數學課堂,我們要善於結合課堂教學內容捕捉生活現象,把學習和兒童自己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來,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數學處處與生活同在;

課一開始首先讓學生回憶以前學過那些幾何圖形,接著課件出示生活中一些物品**,讓學生識別,說一說這些物體是什麼形狀的,使學生明確這些物體的形狀都是立體圖形,占有一定的空間。並從這些事物中找出哪些是長方體和正方體。這樣就把學生熟悉的生活原型,上公升為數學知識,讓學生親身經歷了乙個「數學化」的過程。

】二、**新知。

1. 教師引導學生實物操作,整體感知,認識物體的面、稜、頂點的概念。

(1) 把學生分成6~8人一組,指定一人為組長,由組長執刀,仿照教師把蘿蔔切成兩半,讓學生摸一摸用刀切過的地方,有什麼感覺?(平平的)這平平的地方就是乙個面。(板書:面)

(2) 指導學生切第二刀,得到第二個面,觀察:兩個面相交於一條邊,這條邊叫做稜。(板書:稜)

(3) 指導學生切第三刀,得到第三個面,三條稜,三條稜相交於一點,這個點叫做頂點。(板書:頂點)

2. 以小組為單位,學生自主學習,認識長方體的面、稜、頂點的特徵。

(1) 出示學習提綱。

長方體有------面,-----面完全相同,

每個面是------形。

長方體有-----條,-----稜長度相等。

長方體有---- 個頂點。

(2) 學生拿出長方體物品,小組合作,探索。

(3) 小組匯報。

3. 課件演示,驗證學生的發現。

4. 小結,同時完成板書。

6個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每個面都是長方形,

特殊情況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長方體 12條稜,相對的稜長度相等

8個頂點

5. 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1) 出示乙個長方體,閃爍顯示相交於乙個頂點的三條稜,說明:這三條稜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並說明在不同位置的情況下,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也不相同。

(2) 練習:說出下面各長方體的長、寬、高。(單位:厘公尺)

出示乙個長方體三種不同的擺放位置,讓學生說出每個長方體的長、寬、高。

6. 認識長方體的立體檢視。

將乙個長方體放於講台上,讓學生觀察能看到長方體的幾個面?(最多只能看到三個面)因此,畫長方體的時候,通常只畫出它的三個面,看不到的麵用虛線表示。如圖:

7閱讀教材第27~30頁,質疑。

【反思:動手操作的過程是乙個手、腦並用的過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能把學生推到主體地位,讓他們主動探索、主動思考,經歷長方體、正方體特徵的感知、理解、概括的過程,在頭腦中建立清晰的表象,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

三、鞏固練習,深化新知。

(一) 基本練習

(1)長方體有( )個面,( )條稜,( )個頂點。長方體的6個面一般都是( )形,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 )形,相對的面的面積( ),相對的稜長度( )。

(2)把長方體放在桌面上,最多可以看到( )個面。

(3)相交於乙個頂點的( )條稜,分別叫做長方體的

(二)綜合練習:

根據圖中資料口答填空:

1、圖中長方體的長是( )厘公尺,寬是( )厘公尺,高是( )厘公尺。12條稜的長度的和是( )厘公尺。

2、(1)乙個長方體的稜長總和是80厘公尺,長10厘公尺,寬是7厘公尺。高是( )厘公尺。

(2)乙個長方體的長是6厘公尺,寬是5厘公尺,高是4厘公尺,它的上面的面積是( )平方厘公尺;前面的面積是( )平方厘公尺;右面的的面積是( )平方厘公尺。

(3)用鐵絲焊接成乙個長12厘公尺,寬10厘公尺,高5厘公尺的長方體的框架,至少需要鐵絲( )厘公尺。

3、21頁 1題 2題 3題

(三)發展練習。

下圖是乙個長方體形狀的物體,請你根據存在的資料,說出這個物體的上面是什麼形狀,並求出它的面積。

【反思:練習內容豐富,多樣,既加強了基礎知識的訓練,又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加強了對空間觀念的培養。課內向課外的延伸,既激發了學生繼續**的興趣,又培養了對數學學習的熱愛之情。】

四、總結。

這節課你學了什麼內容?你知道了什麼?

【反思:本節課的優點之處是,

1.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活動為主。**過程中以長方體特徵的**為主,正方體特徵的**為輔,有的放矢。

2.把長方體特徵的**作為本節課的重點,注重讓學生經歷長方體、正方體特徵**的全過程,突出方法「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讓學生在過程與方法中獲取知識、形成技能、發展空間觀念。

3.注重對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從實物到圖形,從直觀到抽象,層層遞進,教學過程中通過創設不同的問題情境來增強學生的空間觀念。

不足之處:安排的內容有點多,時間上顯得不夠充裕。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分析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屬於空間與圖形這一部分的重要教學內容,它們是最簡單的幾何體。學生在認識了一些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將進一步了解簡單幾何體的基本特徵,是學生認識上的一次飛躍。在教學中,應注重使學生探索現實世界中有關空間與圖形的問題,幫助學生通過觀察 操作 推理等手段,逐步認識簡單的幾何體...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

永豐學校陳明旭 一 教學內容 六年級數學上冊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第1 2 3頁例1 例3。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知道長方體和正方體各部分的名稱,通過觀察和操作歸納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本特徵,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係 並能解決一些相關問題。2.過程與方法 經歷觀察 操作 概括等數學活動,培...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匯入 課件出示 長方體 正方體 圓柱體 師 以前我們認識的這些圖形都是立體圖形,今天這節課郭老師和大家進一步認識立體圖形中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板書課題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開門見山的匯入,簡單明瞭,同時為學生學習新知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二 新知 一 認識長方體各部分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