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性評價 讓學生學會修改作文

2021-06-26 06:56:05 字數 1683 閱讀 8710

孔麗萍「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現在已成為一句過時的話。而「成功是成功之母」卻不斷成為教師的一句口頭禪,並對這句口頭禪付諸相應的行動。這與現在提倡的素質教育相一致。

如今的素質教育,不光要從數學、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中體現素質教育,作文修改也同樣要體現素質教育。

寫作文難,而修改作文更難,這是我們成年人的共同體會,小學生更是如此。班上作文好的學生,老師布置一篇作文,他能在一節課裡完成交上來。可讓他自己看看有哪些不足,去改一改,再交上來時,卻與原先沒有什麼兩樣。

這說明,他不知如何去改,從何處著手不清楚。也許有人會認為讓學生修改作文要求太高,這恰恰相反。語文教學大綱裡明確指出:

「作文寫完要修改」,教會學生修改作文,是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之一。這幾年的語文教學中,我對培養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作了嘗試教學。

一、創造時機克服畏難

第一次當我說道讓學生們來修改作文時,學生滿臉為難的樣子。我當作沒看見,出示事先抄寫在小黑板上的、只在末尾加上乙個句號的一篇作文。學生、們一看,大吃一驚,紛紛議論起來。

我不動聲色地觀察學生的反映,等學生停止議論,我大聲問學生說,這篇作文最大的毛病是什麼?學生舉手爭著發言:是缺少標點符號。

我讓學生指出該怎麼加標點,然後,再次問學生:「你們剛才做了什麼?」學生不作聲,我告訴他們說,剛才他們已經從標點這方面修改了這篇作文,學生臉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可見,這一句小小的鼓勵性評價,讓學生嚐到成功的喜悅。這樣一來,學生修改作文不感到難了。

二、 教給方法指導修改

當學生畏難心理克服後,學生還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之中。給學生提出乙個希望:首先,讓學生讀他們加過標點的作文,對照本次作文的要求,看這篇作文是否符合題意;其次,改正文中錯別字;再次,逐句讀,修改病句:

**用詞不當、**語義重複、**詞序顛、;拿幾句話缺主語(表達不清);最後,讓學生看看作文哪些地方寫得好,好在**?還有什麼不足,該怎麼改?例如:

一次作文讓學生寫暑假中難忘的事,學生把準備釣魚和釣魚路上的內容寫得很具體,而釣魚的過程三言兩語就寫完。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哪些地方應寫具體,哪些地方可略寫。儘管大部分學生不知從何談起,作文較好的幾個學生卻能準確指出詳略點,無形中給其他學生起到了示範作用,也讓學生嘗到了修改作文的成就感。

三、 總結方法放手嘗試

學生修改完第一篇作文,讓學生總結剛才從哪幾方面修改一篇作文,學生討論後歸納出以下幾方面:1、錯別字;2、修改病句;3、標點;4、修辭;5、對照要求;6、評價優點,提出建議。又給學生一次鼓勵性評價:

同學們很聰明,因為此時你們已學會修改作文了,你們高興嗎?又提出乙個期望:希望你們能按照剛才總結出來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

然後,就放手讓學生嘗試修改作文,方法有兩點。

1、共同修改。再出示一篇中上水平的作文,讓學生根據總結的方法,試修改作文,學生接受能力相當快,你一言,我一語,經過共同修改,把作文中的優缺點找出,並提出修改建議。

2、分組修改。經過一次次嘗試,學生確實有能力,我先前的擔心消除了。對學生來說,對怎樣修改作文,心中有了一定的把握。

在以後的作文中,我都把修改作文的權力讓給學生。小組成員之間相互修改,讓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我作總結性評價。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逐步提高,對學生作文審題也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在整個修改過程中,從不吝嗇對學生每次進步的鼓勵性評價,學生總是被成功的喜悅佔據著,真所謂「成功是成功之母」。

我認為作為教師應當相信自己的學生,抓住學生的任何一點進步,充分給予鼓勵性評價,並給他們屬於自己的時空,讓他們去創新,去發現,去總結,真正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修改作文。

學生鼓勵性評語

1 同學 優 你很可愛,品學兼優,工作認真負責大膽,是老師的好幫手,同學的好朋友。儘管有時也耍點小孩的脾氣,但你對自己要求仍舊嚴格,且有一定的鑽研精神,對學習 生活中有困難的同學也總是樂於前往幫忙。你,善解人意,總是耐心地同那些性格有缺點的同學談論為人處世的道理。相信你,在未來的明天一定能成為乙個對...

學生作業鼓勵性評語

作業裡藏著小馬虎?有時貪玩,可別忘記了做作業呢!如果書寫再認真一點,是不是就和你上課的表現一樣好呢?老師相信你能學得更棒,我們就從認真寫字開始好嗎?我們一起來改掉粗心這個毛病,好嗎?老師相信你是能學好的,就從按時交作業和改錯做起,好嗎?加油!老師相信你會越學越好!瞧!只要認真了,你就會有這樣棒的表現...

美術教學中的鼓勵性評價

一 教師對學生要有積極的期望和要求 教師的期望 於正確的教育思想,教師要相信 學困生 是有潛能的他們的潛能是可以發展的。如果教師總是認為學生笨,教不會,帶著這種消極的態度去從事教學,就會無意中把 這類學生好不了 的想法強加於學生,使整個教育一開始就失敗了。因此,我們對每乙個學生都不能帶有偏見,對每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