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教研活動的嘗試與思考

2021-03-04 09:29:53 字數 4882 閱讀 1313

沈建立一、校本教研活動的現狀與問題分析

1.雖然各教研組都有教研計畫,有方案,也開展了不少教研活動,但缺少明確的研究主題,導致學校教研隨意性、盲目性,缺少針對性、實效性,難以解決教學實踐中的問題。教師研討七嘴八舌的淺層議論,零敲碎打,火力分散。通常又是優點多說,不足少說或不說。

2.教研方式單一化,大多以課代研,目的是完成教研數量,湊齊各資料,對付檢查,很少考慮如何提高教研質量問題,尤其是頻繁的此類聽課評課之後,造成了教師認為「收穫不大」甚至是「沒有收穫」的感覺,認為這樣的教研活動可參加可不參加。因而教研活動形式主義傾向嚴重。

3.教研組有時會圍繞幾次「磨課」展開一系列教研活動,仔細反省這些活動活動的內容,我們常常會感到困惑,後一次教研活動比前一次有何提高和改進?由於教研活動中只談經驗,缺乏對研討內容的反思、提煉及歸納,以至於我們很難在頭腦中留下清晰的印象,更別說每次有什麼研討收穫了。

4.另外還有:理論學習離課堂實際太遠,;以應付考試為中心;任務布置多、深入研討少等問題。

二、什麼是主題教研活動

主題教研活動,就是教研組(教師)把平常教學中碰到的問題,經過整理、歸納、提煉,篩選出具有典型意義和普遍意義的問題,轉化為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研究的課題;以課題研究的形式來統領每個教師的教研活動,把課題鑲嵌到教研活動每個環節之中,從而形成教師之間合作、交流、共探、共思、共享的教研活動機制和模式。

通俗地說,主題教研活動就是教研組的教研活動圍繞乙個確定的主題進行。這個研究主題的提出來自於教學實踐,源於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這個問題又是急於解決的問題,大家感到困惑的問題。

三、主題教研活動的過程

(一)發現問題,確立主題

研究始於問題,問題是校本主題教研的出發點和開展主題教研活動的起點。確定教研主題有以下標準:

1.問題的設計要與教學實踐直接聯絡,是教師最棘手的教學問題,是解決教師自己的問題、真實的問題、實際的問題;

2.問題的設計要具有典型性,是共性問題,是相對多數人(教師或學生)的問題;

3.問題要有潛在的價值,解決後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改進教學行為;

4.問題的設計還要有解決的可能性,所選問題通過校本主題教研活動能得到解決或區域性解決,難易程度適中,切忌過空過大。

案例1 某校政治備課組在聽課中發現一些政治老師過分追求學生的課堂活動,整堂課顯得「熱鬧有餘」,存在教學目標的偏移,教學效果適得其反。於是該校政治老師開始反思,並通過集體研討確定「如何提高課堂活動的有效性」作為該校政治學科校本教研的乙個主題。

案例2 某校發現許多老師嚴重依賴現代教育技術,把教學基本功給丟了,如板書設計、書寫、朗讀、簡筆畫等。一些老師在停電以後或電腦出故障以後甚至就不會上課了。多**課件過度使用,造成教學資源堆砌,淡化了教學主題,弱化了教學目標,不少老師備課沒有深入鑽研教材,研究學生,而把大量時間花在課件的製作上。

因此,該校各學科針對這個實際問題開展了「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的實效性」的主題校本教研活動。

例:某校校本教研主題賞析

語文:課堂教學教師評價語的運用、引導學生深入文字、 激發興趣,培養習慣。

數學:如何開展有效的合作學習、數學複習課的有效性、課堂教學問題的設計。

英語:英語分層教學的目標定位、初中英語教師的反思性教學研究、英語新課標詞彙教學策略。

(二)深入思考,形成方案

教研組在確定主題後,共同研討實施方案,方案應包括:學科活動主題、問題提出的目的意義、解決問題的思路、研究的主要內容、活動的步驟、預想要達到的效果、中間要採取的措施、活動小組一學期活動的次數、地點等。

(三)專題學習,交流心得

方案確定後,為確保主題校本教研順利開展所需的理論支撐,在開展活動前或活動過程中遇到疑難問題時,應組織小組成員針對方案進行學習和積累,收集有關的教學理論和實踐策略的文章,同時要求老師在學習過程中做好讀書筆記,對照和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從而提高老師對這個主題的認識,促進教師理論水平的提高。

在此基礎上,召開集體學習研討會,鼓勵教師圍繞「你學習的這些文章哪一點值得推廣,這一點的主要內容是什麼?你是怎樣理解這一觀點的?在教學中你是如何運用這一觀點的?

你在教學中運用這一觀點的最大收穫,體會及經驗教訓是什麼?」等方面來學習、交流。由教師們對此談出自己的理解,實現主題教研活動中教師與教師之間的對話,互相交流學習心得,提出改進意見。

案例 3

某校政治組在研究「如何提高課堂活動的有效性」這個主題時,給老師們印發了《關於初中政治課活動教學開展情況的調查與思考》、《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課型設計》等學習資料,通過學習、研討,大家認識到上好一堂成功的思想政治活動課,必須要注意以下幾方面問題:

(1)必須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主題明確突出。

(2)教學方式靈活多樣,具有趣味性,但形式必須要為內容服務,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3)要突出活動性和學生的主體性,要培養每位學生學會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嘗試,切磋**

確立了研究的主題和實施方案後,就要著手開始課例的設計。課堂教學是主題校本教研活動的主陣地,教學研究必須聚焦課堂,引導老師關注課堂,才能切實有效地提高教學能力。因此備課組需要確定幾位老師開研討課,通過以課例為載體落實研究主題。

為了提供原汁原味的課堂展現,暴露真實問題,第一次開課往往採取老師個人備課,上課,備課組老師集體聽課,聽課時要根據主題研究內容對每個聽課老師進行分工,然後通過課堂觀察,填寫量化評價表等手段,對研究主題設計的問題進行逐個記錄,接著開展評課,集體研討,找出問題癥結,提出改正策略。

通過一段時間的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後,備課組再圍繞這個研究主題集體備課,這幾位老師再第二次開課,這次開課要有意識地將集體研究的解決問題的策略運用在課堂教學中,教研組老師再通過量化評價表觀察課堂教學前後發生的變化,驗證、鞏固和深化主題教研活動取得的成果。

案例4針對新改革後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老師在評價語運用方面的誤區,尋找恰當的、科學的評價語,某校八年級語文組確定了《新課程語文課堂教學教師評價語的運用》為校本教研的主題。他們首先選定兩位有代表性的老師開課,這次開課並不特別強調教師的評價語,以常態課方式呈現,聽課老師通過課堂觀察,填寫《教師評價語運用評價表》、《教師理答行為類別頻次統計表》,然後進行統計反饋。

通過課堂觀察和量表分析,備課組老師指出,這兩位老師在課堂評價方面還存在評價語單

一、評價泛化、重複學生語言、評價不當、評價時機不對等問題。於是備課組老師經過了相關的理論學習、集體研討和實踐反思後,再針對主題進行有針對性的集體備課,然後仍然由原來執教的兩位老師開課。

這次聽課要求聽課老師善於捕捉課堂上關於教師評價語的一些教學片斷,並對前後兩次開課做出比較分析,特別要注意結合教師自己在研究過程中對於評價語的理解和感悟,然後全組教師集中討論,就兩次活動進行評議與交流。

小結:以課例為載體的主題教研活動的基本模式為:

確定研究主題——第一次開課——評課研討,自我反思——理論學習,提出解決策略——第二次開課——驗證策略,深化主題。

(五)主題研討,反思教學

主題研討會是主題教研活動的關鍵環節,利用研討會對活動進行反思,反思的形式有執教者反思,同伴反思。反思的問題有「我為什麼要這樣做?」「我做到了嗎?

」「我能不能做得更好?」 從教學理念、教學目標和教學效果等方面展開討論。這一環節要求教研組的每個教師既是學習的參與者,又是學習資源的提供者。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曾歸納出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

要求在研討完後上課的老師寫反思,聽課的老師寫反思,備課組也要有集體反思。教師之間通過評價、交流和反思,可以發現一些自己不能發現的細節問題,也可以通過觀察和反思,借鑑別人教學的成功之處。

案例51.某校一位語文老師在參加《新課程語文課堂教學教師評價語運用》的主題教研活動後感悟頗多,她在反思中寫到:「準確性是評價語的靈魂。

沒有『靈魂』,評價語就失去了它存在之初的應有意義。而有些老師卻在評價語的精彩、花哨上下工夫,課堂成了老師個人評價才藝的展示場。當然,在正確基礎上的精彩評價應是每個教師追求的終極目標!

」另一位語文老師在自己上課後的教學反思中說:「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參與評價,是為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啟發學生主動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優化課堂教學。如果只讓學生使用『好』、『對』或『錯了』等簡單詞彙進行評價,就不利於促進學生的思考,更不利於引導評價的深入。

所以我要求學生學會使用『看法十原因』的評價語式」。

2.某校物理組老師在「**教學的有效性」主題校本教研後,全組老師都圍繞這個主題撰寫了評課反思材料——如選題的有效性、問題引導的有效性、**的時機、有效**的評價、開放**的有效性等。

(六)總結經驗,實現提公升

主題教研收到了好的效果以後,及時對自己的教學行為、改進的過程進行總結,對自己實踐中探索出來的有效行為、改進策略進行歸納,通過案例、實錄、**的形式表現出來。這個過程是教師進行自我總結和提公升的過程。教師的「寫」其實是再思考,是對自己的思考進行整理,實現認識的提公升。

主題教研活動過程小結

主題教研活動的流程一般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確定主題,第二步實踐,第三步反思。這項活動是否有效,第一步主題的確定至關重要,主題的確定貫徹「源於實際需求,解決實際問題的原則」,是整項活動的紐帶。

第二步實踐分為三個環節:第一環是結合主題進行理論學習,第二環是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進行課堂實踐,第三環是圍繞主題對課堂實踐進行點評。第二步是整項活動的靈魂,集中體現著這項活動的價值所在。

第三步就是對主題確定和實踐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認真的反思,從中發現問題,為下乙個主題的確定打下基礎。

四、其他形式的主題教研活動簡介

(一)、常規模式

1、教研組根據期初制定的計畫和前段教學中出現的共性問題,討論確定本次教研活動的研究主題並落實教學內容;

2、全組教師圍繞主題,備好該教學內容的課;

3、交流備課,每人特別說明在教學中如何關注並落實研究的主題;

4、完成體現集體智慧型(在落實研究主題下的)的新教案,推薦上課教師;

5、上課。組內聽課教師分工關注教學過程中關於研究主題的體現;

6、上課教師圍繞主題談教學體會及反思,組內其他教師圍繞主題談課堂。

7、 形成關於本主題的共識及非共識的意見(組長形成書面材料);

8、教師將研究主題與自己日常教學結合,反思得失,以敘事的方式寫出反思或隨筆。

9、交流學習,取長補短。

(二)、含有分主題的模式

1、發現問題,確定主題

有效教研活動的實踐與思考

學校領導對於教研組的研究成果更是重視,將它們收集,彙編成冊,命名為 備課模式研究成果集 已發到每位教師手中,方便教師們的學習和研究。教研活動三 開展 彰顯學生主體,構建高效課堂 課堂模式交流活動。本學期九月份,我們開展 彰顯學生主體,構建高效課堂 課堂模式交流活動,將之前的備課模式研究,上公升為上課...

主題教研活動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嘗試總結

主題教研活動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嘗試活動總結 我校在2015年1月份派去了業務領導和幾名青年教師到青島學習觀摩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回來後從不同方面介紹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驗背景 推廣意義及操作流程。根據我校現有情況決定以姜斯文的初一數學課為龍頭,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其他教師進行嘗試。業務領導先進...

初中數學作業布置的嘗試與思考

祖國何團體 任何政治體制以及任何政治家誰也沒有權利退縮,沒有權利讓步。四 中美關係的展望 教育理論 年 月第 期 下 發展與崛起,關係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這個問題上,不存在意氣,也不信任將更加凸顯。美國對中國是 既愛叉恨 這似乎聽起來很矛盾,可如果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分子,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