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學生自主學習

2021-05-25 17:23:56 字數 4606 閱讀 4929

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那些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

——啊爾文-托夫勒

面對飛速的現代社會,大學生要走在時代的最前沿,就必須把握住時代的大動脈——資訊與技術。不能說沒有高深的資訊科技無法生存,但想要走在時代的或者說人類的最前列,就必須有最新的資訊和最精湛的技術。我們學習《學習科學與技術》這門課程,就是培養我們從理念上認識學習、改造學習、理解學習、加深學習,從而把握學習,教別人學會學習,讓學生喜歡學習!

一、分析學生厭學心理,並給以理解

(1)社會因素

大學生寒創苦讀12年,金榜提名不容易,任意乙個有思想、有志向的大學生,都想要在自己面臨社會挑戰時,社會能夠以歡迎的形式來接受他們,並且肯定他們。但是社會的發展太快,有些整天悶頭苦讀的人好象根本就不認識這個社會,社會的發展不是與自己武官而是根本就搭不上這趟快車。有的人想扔下書本,去社會實踐一下,但出去發展,社會根本就不需要這種「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的人。

我們根本沒有學成,也有人認為「學習文言文去社會上用不著或是做生意只要會乘法口決就可以了」之類的問題比比皆是,這也是事實,我認為這就是「教育漏洞」——讓大部分學生模糊了學習的目的。所以有些人開始厭學,或根本不會主動去學習。

有使也怪這個社會發展太快,把那些「萌動」的幼芽殺害了,但是環境是無法改變的,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有太多的人也就忽略了繼續深造自己,放棄了自主學習。

(2)學校因素

學校在對於學生的方面,也只是教授,而不去給他們實踐的機會,如果說學校的教育與學生的求知心理相符合,那我們的的教育就是天衣無縫了。學校是盲目的,或著也是以社會為基準的,也就是說以社會的標準來卡學生,應試教育就已經殺害了學生的自由發展,再家上學校在課程和教師安排上也有問題,讓學生產生了厭學心理,苦讀了幾十年最後竟然成了沒有知識基礎沒有認識基礎的人。

我們只能硬著頭皮去學習,但也不是自主學習,有的人會說是學校缺乏有知識有認識的教師,這種說法不是反動的,或許是個事實。

(3)家庭因素

對於學生來說,無論是政策嚴明或寬鬆的家庭的,都回給孩子帶來壓力的,即使家長不施加壓力,承認的大學生也會給自己施加壓力,是壓力變為動力,有動力的人就一心想去做些什麼或是直接想怎麼去掙錢,這樣又把學生從學習的理念中拉了出來。學生只能一邊學習,一邊彷徨,一邊想著出去「闖闖」,可是這麼多的複雜心理與目的,學生回全身心的投入學習嗎?不會,想到父母省吃儉用為自己創造的條件,想到自己念書給家裡帶來的負擔,他們回安心在那接受大學生的高等教育嗎?

作為教師的我們,需要理解學生,並給他們學習的興趣,給學生希望加以創新。

二、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

1、認識學習

(1)、日常生活中的學習

日常生活中的學習概念是狹義的學習概念,主要指文化科學知識的學習。

(2)、古代中國文化傳統的學習

在我國古代,「學」與「習」兩個字一般是分開使用,而不是並列在一起的。古代表達獲取知識的含義時多用「學」字或「知」字,主要指各種直接與間接經驗的獲得,有時還兼有「思」的含義;表達熟悉和掌握技能修煉德行等帶有實踐意義的行為時則用「習」字,「習』指鞏固知識、技能,含有溫習、實習、練習意,有時兼有行的意思。

中國最早將」學「與」習」聯絡起來,並且**二者關係,孔子在《論語學而》中說:「學而時習著急,不亦說(悅)乎!」不過這裡的「學」和「習」尚未直接聯絡在一起,組成乙個複合詞,但孔子揭示和強調了「學」與「習」之內的聯絡,「學」是「習」的基礎與前提,「習」是學的鞏固與深化,這裡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強調了學習過程中的知行統一,以及由此所獲得的喜悅的情感體驗,而這恰恰是學習的本質所在。

從以上分析不難看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學習」包含「學」與「習」兩個環節,「學」是指人的認識活動,而「習」則是指人的實踐活動。

(3)西方心理學對學習的認識

a、從行為主義到新行為主義

行為主義的學習定義:學習是在刺激和反應之間形成聯結。

桑代克根據對動物學習的實驗研究提出了兩條學習的定律:練習律和效果律。練習律就是學習重要重複,重複能使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得到鞏固和強化,但僅此還不夠,因為實行多次的動作不一定都會使聯結加強,例如,貓在迷箱中亂抓亂拉等無效的動作雖多次出現,但這種動作不僅能強化聯結,反而會隨著學習的進展(對有效動作記憶的強化)被淘汰,因此他主要用效果律來解釋動物的學習行為,認為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可因滿足的效果而加強,也可因煩惱的效果而減弱。

美國心理學家華生宣稱「行為主義是嚴格的決定論者」,華生提出的這個刺激——反應公式成為行為主**釋學習的理論基礎,他們認為學習的實質就在於形成和強化刺激與反應之間的習慣性聯接華生在心理學研究物件和方法中的變革,使行為主義心理學以自然科學的面目出現,產生了廣泛深入的影響。

斯金納新行為主義的學習定義:學習是在有效的強化程式中不斷鞏固刺激和反應之間的聯結,塑造有機體行為的過程。

斯金納認為塑造有機體行為的過程就是學習過程,他將公升公升的公式概括為:如果乙個操作發生後,接著給予乙個強化刺激,那麼其強度就會增加,用這樣的方法就可以提高這一操作再次發生的概率,斯金納把華生刺激——反應的公式發展為刺激——反應——強化,並同費斯特合作對強化的時間安排進行了研究,比較了連續強化和間歇強化、長間歇強化和短間歇強化、固定經常強化和不固定偶然強化對學習效率的影響,揭示了操作反應與學習安排之間的許多規律性問題。

b、從結構主義到建構主義

皮亞傑認知學派(建構主義)的學習定義:學習活動本身是一種主體轉變客體的結構性動作,其目的在於取得外部主體對自然與社會的適應,從而達到主體與環境之間的平衡,同時將這種動作協調結構內化為主體的認知結構,這種內化包括同化和順應兩種形式,同化是主體在活動中對環境進行選擇、改變,並把他們納入主體原有圖式中,從量上豐富和原有圖式;順應是當原有圖式容納或同化不了客體或主體動作經驗時,在主體自我調節之下改變**動作結構,產生新的圖式,以適應環境變化的過程。在同化和順應交替進行的過程中,主體的認知圖式得到建構和發展,從而使主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關係不斷打破**的平衡。

認知學派以瑞士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傑為代表,因為此學派以日內瓦大學盧梭學院心理實驗室為誕生地,事業又被稱為日內瓦學派。皮亞傑用實驗發,採取縱向研究的方法,開創認識與思維發展學研究,首次揭示了人類個體認識發生發展的機制與規律,對哲學、心理學、教育學等諸多學科產生了深遠影響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世界各個國家的心理學家開始對皮亞傑的研究成果進行了榜文話驗證研究,從而拋棄世界範圍內的皮亞傑熱。

維果茨基社會建構主義的學習定義,:學習是人所特有的高階心理結構與機能,這種機能不是內部自發產生的,而只能產生於人人們的協同活動和人與人的交往之中;這種高階心理機能最初形成於人的外部活動中,並在活動中逐漸內化成為人的內部各種複雜心理過程和結構,因此人的心理發展既是個體的又是社會的,個體的知識建構過程和社會共享的理解過程是不可分離的。

20世紀70年代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將維果茨基三四十年前的學術成就介紹給西方世界時,立刻出現了維果茨基熱,美國乙份著名心理學雜誌發表評價維果茨基的文章,標題是「心理學界的莫扎特」,維果茨基之所以被公認為建構主義的奠基者,重要原因在於他尖銳批判了心理學中無視動物行為和人的下來活動存在本質差異的純生物學觀點和自然主義傾向,突出強調了個體心理發展的社會文化歷史背景,他深入研究和揭示了「活動」和「社會交往」在人的高階心理機能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創立後來在心理學界中被廣泛接受和採用的「內化說」,維果茨基指出,人的心理發展的第一條客觀規律是:人所特有的高階心理機能不是從內部自發產生的,他們只能產生於人們的協同活動和人與人的交往之中;與此相關的第二條客觀規律是:人所特有的並且不斷發展的高階心理結構與機能最初必須在人的外部活動中形成,隨後才有可能轉移到內部,成為人的內部各種複雜心理過程的結構。

建構主義本身派別林立,如認知建構主義、社會性建構主義、資訊建構主義、激進建構主義等,儘管存在分支,但大多數建構主義者對學習有以下幾點共識。

a、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建構內部心理表徵的過程,強調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主動性的發揮。

b、學習過程同時包括兩方面的建構

c、學習既是個性話行為,又是社會性活動,學習需要對話與合作

d、強調學習的情境性

大多數心理學派別普遍接受的學習定義:學習是指人和動物因經驗而引起的行為,能力或心理傾向相對持久的變化過程,這些變化不是因為成熟、疾病或藥物引起的,而且也不一定表現出外顯的行為。

2、提出並提高學習效率從而發生興趣

(1)、學習效率的含義

學習效率就是學習的投入和學習的產出之比。

學習效率=學習的產出(學習數量、質量和成果)/學習的投入(學習花費的時間和精力等代價)

學習效率是對學習者學業水平和身心素質發展的綜合評價,而且特別強調如何以最少的時間、精力之投入,獲得最多的學習成效,包括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品德及非智力因素等,即如何使學習最優化的問題。

(2)影響學習效率的因素分析

(一) 學習主體的身心狀態對學習效率的影響

a、學習者的學習觀念

b、生理方面

(二)學習物件對學習效率的影響

學習物件對學習效率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但如何選擇與調整學習物件入手,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則是學習理論與實踐中的最大難題,人們都知道,學習內部的難易程度與學習效率有著密切關係,學習內容太難會使大腦受到抑制,進入疲勞狀態,並使學習者喪失學習資訊、學習內容過於簡單,學習者雖然學習的很輕鬆,但沒有挑戰也就沒有收穫和發展。蘇聯著名心理學家維果茨基從理論上對此作出了深刻的研究,他把教學與發展內在的結合起來,提出了著名的「最近發展區」理論。眾所周知,教學必須與學生的水平相適應,但如何判斷學習的發展水平呢?

經過長期深入的研究維果茨基提出:必須區分學習者的兩種發展水平,一種是已經達到的水平和能力,另一種的尚未達到但經過努力有可能達到的水平和能力。作者把「最近發展區」選擇與「最近發展區」相適應的學習內容與方法。

才能使學習者面臨最大的挑戰,並最大限度的調動和激發學習者的最大潛能,這樣的學習有可能獲得最高的效率。

物理教學如何讓學生自主學習

摘要 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 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課程要讓學生學習初步的物理知識與技能,教師要認真讀懂課標,要認真解讀課程總目標,要認真做好物理實驗,以新理念引領物理教學,才能把握物理課程的價值,進而轉變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激發學生學物理的興趣,引導學生自主性學習。關鍵詞 物理知識與技能 引領 自...

導師如何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新屯小學彭作成 為了讓學生能自主學習,本學期我做到了以下三點 一 創設良好氛圍 激勵自主學習 1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說 學習者不應是資訊的被動接受者,而應是知識獲取過程中的主動參與者。學習者通過自己練習 探索 發現,所獲得的知識才真正有效。教師應充分信任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給讀書方法...

讓學生自主學習

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一直成為傳授知識的主要方式,其表現形式就是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它的弊端在於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主動性,扼殺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其實教學活動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學生教學過程不僅是乙個認知過程而且也是乙個情感交流的過程。因此,在教學時,要善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抓住積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