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業道德

2021-03-04 06:03:54 字數 2658 閱讀 8260

校本培訓材料·教師職業道德

任何職業都有與該職業特點相適應的行為準則或規範要求。醫生的救死扶傷,法官的明鏡高照,商人的誠信公平,都是具有職業特點的職業道德。道德是依靠社會**、傳統倫理習俗、人的信念、良知等來維繫的、是用以維持社會的安定和秩序,調節個人與個人之間、社會與個人之間、集體與集體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的總和。

職業分工使得從事不同職業的人們之間形成了特殊的社會關係——職業關係,它需要有與之相適應的特殊的行為規範來加以調節,職業道德因此而形成。職業道德是指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們,在其特定的工作或勞動中所應遵循的帶有職業特點的道德規範的總和。

教師道德也是一種職業道德。教師的職業道德,簡稱「師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的總要求。

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形成並不是簡單出自某個行政機構或長官的意願和要求,而是教育者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提煉出來的經驗結晶。高尚師德源遠流長,我國兩千年前,被人們譽為「教師之父」的孔子,就已經總結了一整套教師的道德行為規範,形成了我國最早的教師道德體系。孔子對於教師道德要求的精闢表述流傳千年,魅力依舊。

儘管時代在變遷,要求在發展,但是教師職業道德的精髓卻是永恆的,因為它是教育這個專門培養人的職業所固有的本質屬性所決定的。

二. 師德素養的建構

教師職業道德與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或稱教師的職業品德)並不是同乙個概念。教師職業道德是指規範、準則本身,屬於社會道德的範疇。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則屬於個體品德的範疇,是社會道德要求轉化為個體品質的產物,其構建要通過持續不斷地內化和外化過程。

也就是說,首先教師要能夠將自己已有的品德心理,與這些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要求建立聯絡、實現對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要求的同化,才能對這些外在的準則從盲目的依從到自覺的認同。但是僅實現道德要求的內化和認同還不夠,教師職業品德穩定特徵的形成,還必須通過教師主體與客觀環境條件及要求的互動作用,通過人與人、特別是師生相互間的互動交流,在教育實踐中去實施(外化)並體驗這些準則,使之形成與之相適應的道德情操、信念,建構起相對穩定的個性特徵,成為教師從事教育事業一貫的心理與行為準則,教師的職業品德才算形成。離了教師主體的主動建構、沒有對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運用和體驗,教師很可能對這些行為規範僅僅停留在字面的認識上,很難達到深層的理解,更談不上進一步將這些「行為規範」轉化為「規範行為」。

事實上也是如此。絕大多數教師基本上知道所謂的教師職業道德要求,有的人對我國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標準可以倒背如流,也可以談得頭頭是道。但這些職業道德規範或準則與他們自己已有的品德基礎卻互不相關,這些外在的社會道德要求尚未轉化為內在的個人品德,因此在實際教育教學實踐中他們往往表現出言行不一致性。

例如,有人在調查中發現,如果你問老師,「你體罰學生嗎?」95%的老師的回答是:「沒有!

」。但實際情況是,這些老師中,就有一些老師有意無意地體罰或傷害學生,說明這些老師並沒有把道德準則內化成自身的品德。品德的形成不是乙個「灌輸——接受」的簡單過程,而是乙個自我建構的過程,沒有教師的心理意向與主動參與,脫離了教師已有的品德基礎

三.師德的社會期待

乙個病人去看醫生,如果要他在醫術高明而品德欠佳和醫術欠佳而品德良好的兩位醫生之中進行選擇,他很可能寧願選擇前者。但如果要求中小學生在學術水平高而品德欠佳和學術水平欠佳而品德良好的兩位教師中進行選擇,那麼他們很可能選擇後者。可見對於其他某些職業來講,道德素質固然重要,但相比之下,人們對教師的品德要求可以說是近乎「苛刻」的。

這是因為教師所從事的是教育人、塑造人的職業,這是乙個觸及兒童心靈的職業,從這個意義上講,教師的道德素質比教師的文化素質更為重要。與其他職業相比,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也更為嚴明,例如對教師「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的要求,意味著教師必須時時關注自己的角色行為,處處考慮自己是否有「老師的樣」,因為從他們外在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到他們內在的思想傾向、人格特點都可能產生模仿效應。也許由於師德比其他某些職業道德有較高的社會期待,教師職業才頗受敬重,成為富具魅力的職業,被稱為「太陽底下最為光輝的職業」。

我國歷來有著重視師德教育的傳統

不同形式和層次的師德教育使我國中小學教師與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的職業品德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成千上萬的教師在社會上贏得了良好的口碑。還湧現了一大批品德高尚、業績奪目的優秀教師個體和群體,他們成為教師隊伍的榮耀,是社會上教師美好形象的代表,他們在提公升教師的職業聲望中功不可沒。

提高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水平刻不容緩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勞動者的素質與人才結構發生了變化,人民群眾接受高層次、高質量的教育願望日益迫切。時代在呼喚高質量人才,高質量人才出自高質量教育,高質量教育必須依靠高質量教師,高質量教師必須有高水平的職業道德素養,因此加大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的力度是一項極其重要的任務。

在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下,在社會多元價值取向面前,教師職業道德面臨著新的考驗。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不良影響侵蝕著教師隊伍,體罰罰款、變相勒索、弄虛作假等現象的不斷出現。這些極大地損害了教師形象,影響了中小學生以及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對中小學生及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帶來了很多的負面影響。

所以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水平刻不容緩,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是我國師德教育改革要著力實現的目標。

中小學教師和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業道德標準

2023年教育部下發了關於印發《關於加強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通知和關於印發《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通知。提出了加強中小學教師和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意見。該意見連同2023年教育部與教育工委聯合頒發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是我國教師提高職業道德水平的指導性檔案。

上述檔案中提出的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有著明確的針對性,是我國目前教師道德行為基本的準則。

教師職業道德

3 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道德素養,言傳身教,完善自我。為人師表,教師必須身正為范,正人必先正已 身教重於言教。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不僅僅表現在言教上,教師不能只進行道德說教,而不帶頭遵循道德要求去做,這樣是教不好學生的。教師必須身體力行,學生才能心悅誠服,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4 教師應正...

教師職業道德

1.道德是在實際生活中根據人們的需求而逐步形成的 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範。2.道德的內涵是人們在社會中形成的關於善於惡 公正與偏私 誠實與虛偽等觀念 情感和行為習慣以及依靠社會 與內心信念來實現和調節個人之間 個人與集體 個人與社會之間的行為規範的總和。3.道德內涵取決於 1一定社會的經濟關係2以...

教師職業道德

4.我們應當堅持 學科中心 或 學術中心 的教材觀。5.教師與學生之間應當是命令與服從的關係。6.網路上可以對計算機資訊網路功能進行刪除,修改或者增加的。7.使用者的通訊自由和通訊秘密受法律保護。8.心理健康和不健康之間有絕對的界限。9.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一種理想的尺度。10.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