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業道德

2021-05-13 10:57:12 字數 5151 閱讀 6395

3、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道德素養,言傳身教,完善自我。為人師表,教師必須身正為范,「正人必先正已」,身教重於言教。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不僅僅表現在言教上,教師不能只進行道德說教,而不帶頭遵循道德要求去做,這樣是教不好學生的。

教師必須身體力行,學生才能心悅誠服,「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4、教師應正確處理好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之間交往關係。如學生上課插嘴怎麼辦?有兩種不同的意見。

反對者認為,學生上課插嘴歷來不允許,這是對同學和老師的一種不尊重,是不遵守課堂紀律的一種表現;贊成者認為,學生插嘴是他們情感的真誠流露,說明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對問題的領悟。教師應注意人際關係、人際溝通的技巧,比如目光交流、語言藝術等。因為課堂教學過程不僅僅是教師講解知識的過程,而且也是教師和學生交流、交往的過程,,

總之,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營造的一種精神交往的過程,也是師生關係不斷構建的過程。如果說在韓愈時代教師可以是「傳道、授業、解惑」的話,今天這樣的教師已經很難說完全有資格擔此重任。學生是不斷成長和發展中的人,他們需要得到尊重、承認和富有個性的發展,這對今天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資訊渠道的多樣化,使教師那種「聞道在先」的知識霸權地位逐漸喪失;教師作為「傳道」 者本身的道德性亦受到質疑。又使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平等與學生溝通,成為對教師的素質要求,因而是老師職業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師生交往中的教師職業道德

師生關係是教育的基石,師生關係如何直接關係到教育的狀況。師生關係好,老師表揚,學生認為是鼓勵;老師批評,學生認為是愛護。表揚和批評在融洽的師生情感中能成為學生前進的動力。

如果師生關係緊張,老師的表揚,學生認為是哄人;老師的批評,學生認為是整人,在這裡批評和表揚就成了教育的障礙。因此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是師生的共同願望。在新型的師生關係中,教師的角色不再是教育者,而是由乙個教育者轉換成為乙個參與者;教師的職責也不再僅僅是傳遞和傳輸知識,而是由單純的知識傳遞轉換為:

為學生生命的健康成長服務。加強師生交往中的職業道德建設,我認為須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要一視同仁。具體地說,在實際的工作中,對於不同層次、不同性別、不同特點的學生都要關心愛護。教師要無偏見、不偏袒學生、不歧視差生;不因為學生的學習成績、家庭背景、經濟狀況、相貌以及與教師個人之間的關係而影響對待學生的態度和學生在班級中的地位。

我認為一視同仁主要表現在:一是以同一態度對待學生,即對好學生和「壞學生」都乙個態度,不要傷人自尊心;二是正確合理評價學生,不帶個人主觀的色彩,不以成績高低評價其好壞;對學生的課堂表現、課後作業及發展狀況給予公正的評價;三是給予學生同等的關注程度,如課堂提問要面向全體同學,給予每乙個學生進步的機會。

二是教師要樹立自己的權威。權威是教師實現教育的重要保證,乙個教師如果在學生面前沒有權威,那麼,他的教育就根本無法實現。服從權威,可以說是人的一種天性。

從心理學來看,學生對待教師權威是從對教師的絕對崇拜,到對教師人品、能力的關切的過程。對教師而言,沒有權威就沒有教育。教師的權威來自於教師的權力影響力和非權力影響力兩個方面。

教師的權力影響力是教師的職業所具有的,是教師這一職業所賦有的權威,不過在新課改的實施中,在師生交往的過程中,這一影響在逐漸地弱化;非權力影響力則**於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它主要體現教師的行為習慣、言談舉止和對知識的擁有量上,教師良好的人格魅力能「喚起學生的興趣、好奇心和個人熱情;引導受教育者將其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使受教育者學會工作、研究、發明,學會主動參與到教育的全過程」。

三要學會體諒和寬容。「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這是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句名言。寬容作為一門教育藝術,並非放縱不管,而是以嚴格要求為前提,保護對方的自尊心,使其從心靈上深刻反省自己的一種教育的技巧。

學生正處在生命發展的「動盪期」,他們對什麼都感興趣,都想嘗試,這樣就難免要「犯錯誤」。其實,學生有時候的好多錯誤都是無心之舉,教師在處理學生的無心之錯、無心之舉時,要能夠體諒和寬容。對於學生「屢教不改」,嚴重影響了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錯誤,也必須基於對學生的愛的基礎之上,選擇學生的心理能夠承受並接受的懲戒方式,而不能採取簡單、粗暴的、影響學生身心健康的懲罰方式。

四要給學生提供多樣的發展機會。學生的健康發展是社會、學校、教師、家長和其自身關注的焦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學生的發展是各方面所追求的最大利益所在,學生的良好發展也是教師的自豪。

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都具有不同於其他人的特性。教師在給學生提供發展機會時,一定要盡可能地兼顧每個學生的特性,給不同的學生個體盡可能地提供適合於他們發展的機會。作為教師來講,在給一部分或個別學生提供發展機會時,不要影響另一部分或其他學生的發展,並且也要盡可能地促進其他學生的發展,這樣的教師就做到公平、公正了。

五是教師要善於激勵。無論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在其成長的過程中,最需要的是受到不斷的激勵。魏書生老師對「後進生」的一種特殊、有效的教育方式是讓他們找自己的優點,而且是非找到不可,這些工作對於後進生的轉化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激勵還包括批評中的激勵,在具體的工作中,我特別注意對學生的態度和談話語氣,責備時要多為學生著想,批評學生時一定要說明理由,讓學生發現自己的錯誤,並允許學生說出不同的意見,然後通過耐心細緻的工作讓他們認識到自己所犯錯誤的嚴重性。

六是要克服職業倦怠。職業倦怠是指在職業環境中,對長期的情緒緊張源和人際關係緊張源的應激反應而表現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症候群。教師是職業倦怠的高發人群。

教師一旦體驗到職業倦怠之後,容易對學生失去耐心和愛心,對課程準備的充分性就會降低,對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就會下降。這除了對自己有很大的消極影響外,還會對學生的發展有顯著的消極影響。

心理學家認為,導致倦怠的乙個原因是工作者認為其付出與回報之間存在著顯著的不平衡。這種不平衡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個體處於過多刺激的情境中(如教師上課的班級學生過多),使人不堪重負;另一類是個體面對有限的刺激情境(如教師多年教同一班級或同一門學科),讓人覺得缺少挑戰。

此外,社會對教師的期望是教好每個學生,但是作為發展中的個體,學生具有發展的主動性和差異性,儘管他們的學業成績比較容易做出衡量,但其興趣、行為、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變化不僅緩慢、難以評價,而且往往與教師的付出不成比例,很可能導致教師的角色模糊和低成就感。要解除和預防職業倦怠,一是通過勤學習,不但要加強業務學習,而且還應該博覽群書,這樣可以淨化心靈、開闊心胸。二是通過參加各種活動,解除心理危機。

參加活動可以幫助教師明顯地減輕壓力和倦怠,活動的時間「覆蓋」了籠罩於壓力情境的時間,可以對問題加以反思,尋找解決問題的新途徑。三是經常給自己以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才會心境開闊、精神愉悅!教師只有擺脫職業倦怠的困繞,才會身心舒展地投入到本職工作之中。

三:合作與互助中教師的職業道德

現代教育是乙個分工協作的系統工程,要求每所學校、每個教師群體內部必須建立起一種團結協作、互相幫助的新型道德關係,這樣才能優勢互補、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共同完成好教書育人的任務。因此,團結協作是實現教育目的必要條件,是調整教師之間關係的職業道德規範,也是中外教育史上普遍關注和倡導的一種重要的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教育是教師集體的事業。

集體事業,就要發揮集體優勢,注重整體效益,如果乙個學校的全體成員,能夠目標一致,步伐一致,齊心協力,共同前進,就會形成一種勢不可擋的力量。反之,乙個學校假若四分五裂,幫派林立,各吹各的號,各唱各個的調,就必然是一片混雜、亂七八糟,教師不能把主要精力用於工作,將會造成這個學校的災難。

1、謙虛為懷,自知之明。我們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不同的性別、不同的年齡的教師也有各自特點。我們要正確認識自己的優缺點,真正做到知已之不足,知人之所長,就會更多地發現別人的長處,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認識自己的不足,取人之長補已之短,既有利於搞好團結協作,又能盡快地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

2、嚴以律已,以誠待人 。教師要做到善於與人團結協作,必須嚴以律已,以誠待人。教師不僅在學生面前要嚴格要求自己,處處為學生做出楷模。

在教師群體裡,在學校集體中也要嚴格要求自己,時時處處為人師表。面對不如意,面對矛盾,要以諒解、寬容的態度,多為別人著想,以心換心、換位考慮,篤信乙個"誠"字,開誠布公,以誠相見,以誠立身,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以誠待人。

3、相互幫助通力合作。為了搞好教育教學工作,教師們應該做到相互尊重,密切配合,互相幫助,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共同提高。要提倡同行相親,同行相助,追求教育教學的整體效果,在集體奮鬥的成功中實現個人的價值。

要反對"同行是冤家"、和"文人相輕"的錯誤觀念,反對把自己的知識和經驗當成私有財產,對其他教師搞經驗封鎖、搞專題保密、自私保守、固步自封的不良傾向。

4、學習先進,共同提高。教師群體中的優秀教師、模範班主任和先進工作者,他們用辛勤的汗水和勞動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探索,做出了較好的成績,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勞動態度和寶貴的經驗,使之成為集體的共同財富;學校群體中,還有不同學科,不同年齡的教師,教師應該做到見先進就學。大家互相學習,相互幫助,共同提高,這是做好團結協作的重要基礎。

其實,人是社會的人,個人的成長離不開集體和社會,學會與人合作,學會與人溝通,方能學會生活。教師的團結協作很重要,要團結領導,同事,更要與自己的學生搞好團結協作,否則我們的工作就沒有辦法開展。凡事斤斤計較,不是高高在上,就是挖空心事撈成績,還談什麼協作。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集體是大家志同道合進行創造性合作的團體。」在這裡,每個教師都能為集體的創造作出自己的貢獻,每個人從集體的創造中吸取精神力量,同時也以精神力量去豐富自己的同志。

在教師群體中,每個教師的工作態度、工作能力、工作效益,固然可以通過比較、鑑別,分出優劣,激勵先進,督促後進。但同時,教師也可以吸取別人的長處和經驗來豐富和對照檢驗自己,達到互幫互學,共同提高。

四心理健康與教師的職業道德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了心理健康對每一位教師的重要性,很多事例也充分說明某些教師缺乏師德的乙個重要原因是他們的心理不夠健康。 乙個有道德修養的人同時也應該是乙個心理健康的人。這是因為人的生理、心理、精神這三個層面整合地構成完善的人格,心理健康與精神高尚密不可分。

近年來,在現實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發生了一系列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學生僅因為一點點輕微的過失就遭到教師的殘暴懲罰。比如罰吃蒼蠅者有之,強迫學生互打耳光者有之,用針往學生身上刺扎者有之,揪頭髮撞牆者有之,甚至用火鉗燙學生......

有些案件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

這些暴力現象是明顯的違背教師職業道德的,但為什麼屢屢發生?這些教師沒有接受過職業道德教育嗎?教師對學生「恨之入骨」嗎?

應該說都不是。我認為其主要原因和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有密切關係。不少教師由於承受各種壓力-------來自學校考試成績的壓力、家長的壓力、自身發展的壓力、生活的壓力等等,壓力過大,又不能找到恰當的方式緩解和釋放,不能積極地進行自我調節,久而久之,積累起來,發展成心理問題,教師就可能把自己的不幸轉嫁到學生身上,把學生當做發洩不良情緒的出氣筒。

有些心理不夠健康的教師對學生的態度過於嚴厲,以過度懲罰的方式來獲得心理上的成功感和平衡感,一旦發生有學生不聽自己的話,違反紀律,平時積聚在內心的壓力和火氣就會一股腦兒迸發出來,很容易做出不理智行為。

教師職業道德

1.道德是在實際生活中根據人們的需求而逐步形成的 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範。2.道德的內涵是人們在社會中形成的關於善於惡 公正與偏私 誠實與虛偽等觀念 情感和行為習慣以及依靠社會 與內心信念來實現和調節個人之間 個人與集體 個人與社會之間的行為規範的總和。3.道德內涵取決於 1一定社會的經濟關係2以...

教師職業道德

4.我們應當堅持 學科中心 或 學術中心 的教材觀。5.教師與學生之間應當是命令與服從的關係。6.網路上可以對計算機資訊網路功能進行刪除,修改或者增加的。7.使用者的通訊自由和通訊秘密受法律保護。8.心理健康和不健康之間有絕對的界限。9.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一種理想的尺度。10.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

教師職業道德

教師職業現代視野 目標了解新時期教育新理念掌握教師應具備的教育新思想 新觀念。把握符合時代精神的新教育理念 一 時代背景 資訊化社會國際化社會 成熟化社會科技化社會 二 新教育理念 1 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 原則 全面性原則 主體性 興趣性 基礎性 2 要確立終身教育的理念 3 要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