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之「規則意識」

2023-02-02 08:18:03 字數 4719 閱讀 8613

經典**

1《規則意識當成現代文明通行證》高亞洲

就前者來說,以法治為主旋律的現代文明,本身就是以各種規則為基礎的,對規則意識給予何等程度的強調,都不過分;而就後者來說,類似闖動物園、阻停高鐵、景區刻字等熱點事件,無不說明規則意識在一些人內心可謂淡漠之極,而比照我們身邊的現實,插隊、隨意闖紅燈、隨地吐痰等現象,又足以說明,規則意識的缺失,依然是國人的通病。在此次調查中,雖然有將近七成的人認為社會規則意識在增強,但是,這依然只能說明情況得到好轉,並不意味著規則意識已蔚然成風。

規則意識的淡漠或者說缺失,這又顯然不僅僅是關乎個人素質的問題,往大了說,這是阻礙社會文明進步的硬傷,因為,沒有被廣泛認知和接受的規則意識,契約精神就不可能成為社會主流,沒有契約何談文明;往小了說,規則意識的有無,將直接影響每個人的生活。在經濟學中有乙個概念叫交易成本,完備的市場規則,將降低交易成本。雖然社會交往中不完全是經濟交易,但是,它與市場交易同理,沒有成熟的規則意識,同樣會影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成本,讓合作變得艱難。

規則意識的形成和培養,是乙個長期的過程。從孔子時的「從心不踰矩」到後來「無規矩不方圓」,再到今日對規則意識的強調,建立廣泛的規則意識,從來都沒有被忽視過。但是,面對人性先天逐利衝動和社會制度的種種漏洞,從樸素的良好願望到現實,建立全民規則意識,它需要長期的社會培養和全方位的訓練。

2**《遵守規則是最好的自我保護》

在現代生活中,我們每天都會遇到很多規則。比如過馬路要走斑馬線,紅燈停、綠燈行,進入建築工地要戴安全帽,比如考試不能作弊、看病要排隊、競爭要公平透明等。信守和遵循規則,讓個體在社會系統執行中極大地減少不確定性,降低不可預料的風險,從而得到保護,同時也讓社會秩序得以保障。

但總有一些人覺得守規則是「迂腐」「刻板」「不懂變通」,甚至將超越規則視為「走捷徑」「頭腦靈活」,並以此沾沾自喜、洋洋得意。可是,結果呢?

或許無視規則確實能在某些場合提高個人「效率」,但傷害的卻是公共秩序。過馬路綠燈行紅燈也行,可以讓你行進得更快,但造成的結果就是路口經常堵成一團,甚至出現交通事故。作為規則系統中的一分子,乙個人對規則的無視甚至踐踏常常意味著對旁人的冒犯和對別人權益的侵犯,你沒覺察到並不代表它就不存在。

尤其是對一些技術規則來說,背後多是一些客觀規律的支撐,違背規則就不免將自己置於對抗規律的危險之中。有的人總是抱有僥倖心理,覺得就算不遵守規則也不會有什麼惡果,或者覺得懲罰不一定會降臨到自己頭上,但當災難真的將臨,也許一次就足以摧毀你的一切。

規則被無視必將導致社會失序,失序之下「安有完卵」?在規則被漠視和踐踏的系統裡,個人可能是加害者,但總有一天也會成為受害者。對規則的遵守就是最好的自我保護,也是最大的規則。

生命的代價太過沉重,在喧囂的**中,應該激起關於樹立規則意識的波瀾。

3《敬畏常識遵守規則》

人類從茹毛飲血的洪荒時代步入現代社會,文明的進步從來離不開規則的匡正。無處不在的規則確保我們永續繁衍、社會不斷繁榮。規則規範的社會整體秩序,對個體而言往往體現為約束。

因此,有人就樂於在「小小不言」處打破規則——闖個紅燈、插個隊——獲得一些便利,贏得些許小利。

當越來越多的人對這種「無傷大雅」的違規不以為意,甚至習以為常時,個別人的違規就演變為集體行為的失範。甚至有的時候,我們在共同打破規則的同時,還「巧妙」地相互磨合出一些陋習,比如「人不看車、車不看人、大家都不看燈」的「中國式交規」。

4《規則面前,摒棄「弱者即正義」》

同情弱者,是人的樸素情感。然而,在規則面前,「弱者即正義」卻可能讓我們失去對是非的準確判斷。最近**報道了「搭伙做飯被處罰」,河南一家公司十多名員工受公司派遣到江蘇南京工作,當事人稱「為省錢採取aa制的方式搭伙做飯」,而當地監管部門根據取得的證據認定公司違規開辦食堂,根據相關法規對公司予以處罰。

關於此事,支援和質疑執法機關的聲音都有,只要言之有據,都沒問題。本人根據目前雙方公開的證據,寫了篇偏向執法機關的小文發在本人微信***,引來幾個朋友商榷,而商榷並非就事論事、依**法,而是強調「公司、員工遠離家鄉掙點錢不容易」。

「遠離家鄉掙點錢不容易」,是事實,但如果違規辦食堂被證實也是事實,可不可以罰?應不應該罰?答案不言自明。

但在「弱者即正義」的觀念下,**上對弱者不利的聲音,會被認為是「落井下石」;執法機關對其嚴格執法,也可能受責難。

在法治社會,某一主體行為是否正義,只取決於他做了什麼,而與其身份無關。弱者應該得到社會各種體恤,包括違反規則接受處罰時,執法機關在自由裁量權範圍內的適度從輕。但在規則面前,在是非的判斷上,「弱者即正義」的觀念卻必須摒棄。

法治要求規則明確,沒有模糊地帶。列車,說幾點開就幾點開;開辦食堂需要走的程式,少走乙個也不行。規則明確了,是非就很好判斷;出了問題,是誰的責任,就由誰承擔。

而「弱者即正義」,看似充滿人文情懷,實則會模糊本來明確的是非,誤導人們行為,也會對法治造成損害。

5《尊重規則,就是尊重生命》張玲玲

康德說,乙個人的自由必須以其他人的自由能以共存為條件。試想,如果人人都我行我素,按照自己的想法,罔顧他人利益,逾越規則底線,任性地生活,那社會豈不亂套?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遵守各類公共場合的規則和秩序,遵守交通規則,遵守社會公德,是我們應盡的義務。我們在盡義務的同時,實際上享受了制度對我們的保護。

不遵守規則和秩序,悲劇遲早會發生。只有遵守規則,把自己的行為限於無害於他人的正當範圍內,才會與他人無涉。

遵守規則,才有自由;尊重規則,就是尊重生命。

在生活中,我們每天都會遇到許多規則。如過馬路要走斑馬線,紅燈停、綠燈行……道理大家都懂,但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於是便出現類似「中國式過馬路」等現象。究其原因,還是規則意識不夠強,沒有意識到違規的危害性、嚴重性。

事實上,一旦養成忽視規則、破壞規則的慣性思維,關鍵時刻規則就保護不了自己。因為,在規則被漠視和踐踏的系統裡,個人可能是加害者,但總有一天也會成為受害者。

有人會說,現在吃虧的總是遵守規則、按規矩辦事的老實人,守規則反而會被說傻。

其實不然。俗話說: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生命的代價過於沉重,漠視規則的人有時可能僥倖得到成功,不過其僥倖一時,不可能僥倖一世。尊重規則、遵守規則才是這個世界上最踏實的路。

6《遵守規則也是保護自己》聶瑾茗

社會是一張網,規則是編織這張網的一種「邏輯」。在法治國家和現代治理體系建設的路線圖已經基本明確的情況下,公民的規則意識和守則能力的培育,應該提到更加重要的議事日程上來。規則和文明於國家安定、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意義重大,但國家只能從大方向上加以引導,具體的踐行最終還是要落到我們每乙個個體身上。

首先,要強化自身的規則意識。規則意識檢驗文明修養,規則是公共的,規則意識是個人的。規則意識是每個公民的必修課,社會文明程度不僅體現在**部門制定了怎樣的規則體系,更體現在社會成員具有怎樣的規則意識。

有沒有規則意識,規則意識強不強,不僅決定我們做事的效率有多高,也會決定我們做人的境界有多高。

其次,要培育自身的守則能力。在社會公共行為中,大多數人都守法守則,用自身的行為踐行規則、彰顯文明,也總有一些人為圖個人方便而心存僥倖、破壞規則。我們的守則能力,是在受到文明行為的影響或是對不文明行為的摒棄過程中逐漸形成。

因此,每一位公民應當懂分辨、善學習,清楚何事可為,何事不可為。按照文明的規則來要求自己,力求自己做到、做好,並以自身的文明行為來帶動和影響周圍。

最後,要常懷「慎獨」、「律己」之心。文明是主動而非被動,文明是自律而非他律。律己之心方生正心之念,而後正身之行。

每個人要把遵守規則當成義務和責任,必須嚴格遵守而不能心存僥倖,輕易動搖。律之彌堅,行之彌遠。乙個文明的公民必是乙個懂得自我約束,時刻慎獨慎行的公民。

常懷自律之心,方能常持文明之行。

矩不正,不可為方;規不正,不可為圓。如果每乙個公民以規則為行為底線,以文明為行為約束,那麼整個社會就會有序運轉,人們的生產生活安全就會得到保障。常記規則意識,常持守則之行,常懷律己之心,則文明廣矣。

7《涵養文明,我們不能當看客》陳凌

乙個與現代文明接軌的社會,必定是乙個有秩序的社會。個體的文明素養之所以不可或缺,就在於它是秩序的重要源泉。正如哲人所言,「文明的最重要任務之一,是使人在他純粹的物質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使人在美的王國能夠達到的範圍內成為審美的人。

」只不過,文明秩序不僅**於「法」,也**於「禮」;文明素養,不僅意味著對法律規則的遵守,更意味著對道德規範的恪守。

今天,隨著法治意識日漸在人們內心生根抽芽,對法治的認同不再是稀缺品,然而如何讓道德規範成為自覺,卻始終縈繞在我們心頭。公共場所隨意吸菸,絲毫不理會他人的感受;出入地鐵,撞了人卻一句「對不起」都不願多說;給共享單車上私鎖,準備自用,還振振有詞「大家都一樣」……違反公德的行為,並不能完全交給法律追責——有的是因為法律管不著,有的是因為法律發揮作用有滯後性——公序良俗卻須臾容不得破壞。從這個角度出發,如果說偷黑天鵝的行為,是非對錯一目了然,是一堂公開的法治課,那麼「上海阿姨」的舉動則是用「坐而言」傳遞了文明追求,又以「起而行」捍衛了文明尊嚴。

其實,經過這麼多年的教育和努力,人們對於文明的認識已有巨大的進步。但有乙個思想誤區始終存在,即認為文明僅僅是個人之事,自己文明就行;他人文不文明,與己無關。毫無疑問,文明需要從自己做起,但並不意味著「一念唯己,了無他人」。

某種意義上,文明的沉默,就是對不文明的縱容。面對不文明行為,倘若不挺身而出、予以制止,而是選擇熟視無睹、聽之任之,只會讓這些行為不斷風蝕文明的土壤,侵害價值的肌體。文明面前,沒有「看客」。

有學者曾總結,不文明現象之所以屢屢出現,根源於恥感的缺失。事實上,如果人們對不文明行為一味隱忍,不拿出較真勁兒與其「宣戰」,恥感文化如何才能得以形成?有朋友曾講述這樣乙個故事,一次,在超市冷櫃選購冷凍食品,挑選完後,轉身就走,把關閉冷櫃推拉門的事忘得一乾二淨,一位眼尖的老大爺看到,遠遠就喊道,「冷櫃門咋不關啊?

」超市裡的消費者紛紛把目光聚焦到朋友那兒。一時間,朋友只覺得臉上火辣辣的「掛不住」。自此,隨手關冷櫃門成了他每次去超市都十分在意之事。

「禮者,理也。」人人爭當那位「上海阿姨」,社會實現共同治理,才能激發文明的恥感,讓文明素養在人心裡拔節生長,也才能讓道德感如空氣一樣充盈社會。

高考作文素材之貝多芬篇

在整個人類文化史上,這是乙個莊嚴 肅穆 永久值得後代紀念的日子。1827年3月26日傍晚6點左右,暴風雨夾雜著幾聲滾滾悶雷,震撼 席捲了 京城維也納。此時,貝多芬正在走向生命譜線上的最後乙個休止符。據目擊者說,在罕見的雷鳴電閃過後,貝多芬猛然張開了眼睛,舉起了右手,望著緊握的拳頭,表情十分嚴峻,好像...

高考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素材 活用語文教材成素材 一 素材整合 1 蜀道難 1 素材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適用話題 面對困境 闡釋 蜀道雖難,又怎比得上仕途之險惡。人們說李白豪放灑脫,賜金放還後游於名山大川,詩酒一生。他失意中發豪放之音,抑鬱中唱灑脫之歌,終成就一代 詩仙 的美...

高考作文素材

2010高考作文素材 關於理想 2010 04 23 11 07 53 天利淘題我要投稿 描寫理想的作文素材 警句 理想就像星星,我們永遠到不了那裡,但是像水手一樣。我們用它們指引航向。信仰是心中的綠洲,思想的駱駝隊是永遠走不到的 人應當向著美麗的未來去想象,只有崇高的理想才能引導自己前進。理想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