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作文素材

2021-03-04 01:57:25 字數 4938 閱讀 3648

2016高考作文素材(人物類10):本味汪曾祺

錢紅莉一

第一次讀汪曾祺的文章,是《蒲橋集》,小開本,盈盈一握,至今有餘韻的那篇《葡萄月令》——二十多年過去,裡面的內容依舊印象深刻。

語言不過是一種形式或介質,它要去的是——遠方。汪曾祺的語言,始終平淡,平常,但在引領著讀者去遠方的過程裡,一路都充滿著魔力,既不借助金光美彩的炫技處理,也非彩雲出釉的精雕細琢,不過是一條平淡小溪,難得的是溪水裡隱著無數棵青草,彎著腰,一路流淌去,路過的人如讀者碰巧看見了,就站在那裡,心裡頓時有了異樣,夾雜了喜悅,也說不出喜從何來,反正挺快樂,眼界裡都是好,好得鬆弛。這大底是文字予人的美好之情。

二十多年過去,還記得《葡萄月令》裡所要表達的情懷,那種「冬天下大雪,我們什麼也不做」的篤定與閒適,特別有底氣。

但凡有底氣的人,必從容。

文字裡的汪曾祺,一輩子都從從容容的,別有靜氣。這個老頭的筆下境界,雖不能至,但我們一直心嚮往之。

去年,有一家出版社重新推出一本集子《吃飯》,一夜一夜,在燈下愛不釋手,尤喜那些水墨,簡單平易,三筆兩道的,不過是些蒜頭茨菰之類。叫人一遍遍看,心悅誠服,真是浸透了生活滋味,日常的一點一滴於心裡漫過,滾過,漸漸沉澱下來,從容落筆,然後就如此神乎其神的生動,不羈,調皮了,略有牽牽絆絆的縈繞,再一思忖,又那麼低徊……

汪曾祺就讀西南聯大時期,二十剛出點頭吧,在說起李賀詩歌特點時,他打了乙個卓絕的比喻,簡直出語驚奇:別人都是在白紙上繪畫,李賀唯獨在黑紙上,色彩當然要強烈(大意如此)。教授用「夙慧」一詞形容他的敏銳精確。

可見,乙個人的才氣是與生俱來的,他的不凡,在於對世界的感知,迥異於常人。

乙個夙慧的人寫出的東西看似平淡無奇,實則大有機心——即便營造狹小的格局,也會有遼闊和波瀾。

二二十多年前,我尚是乙個不諳世事的文學小年輕,深深被他的文風吸引,有餘音繞梁的滋味;二十多年過去,當年的文青早已步入中年,這一路行來,即便未曾歷經多少世事紛繁,但,外人的風雨琳琅,看也看得夠了——如今,再讀汪曾祺,依然貼己。

汪曾祺的東西,代表著一種本味,這是舌頭與味蕾最終依戀的一種本源之味,不過一碟平常小菜,不用大火熗,更無須香料的中和。汪曾祺炒出的菜,只放了一丁點兒鹽,餘下的,全是生活的本質味道。乙個人從少年吃到中年,依舊愛惜,是春三月田畈溝渠間的水芹,撲鼻的中藥氣夾雜著裊裊清氣,年年守時的宜室宜家。

汪曾祺的東西,有生命力,不過時。其中的好,也在這裡——他端出來的,永遠是自然的本味。

周作人的東西也是本味,但,有時未免澀了點,好比春筍,入嘴,總有那麼幾絲澀苦,滾水焯,大火熗,皆祛除不掉,老頑固似的,一屁股墩坐在那裡,愛讀不讀,沒人請,不讀請便,間或翻個白眼給你。作為乙個單薄的讀者,你沒轍,誰叫人家詩書底子深厚呢。

我想,老周的東西是要等到年老斑白之際才能品咂一二滋味的——人之衰老是一種必然的暗淡,碰到久雨不晴的天氣,渾身痠脹之際,真是無可奈何啊,幹什麼好呢?只能讀書了,拿過乙隻放大鏡,讀老周吧。老周筆下紹興那種齁死人的鹹莧菜杆,在垂暮的光陰裡被歲月一再的發酵,也自顧自有了一股峭崛的異香。

老之將至,一切都在萎縮之中,不免有「歲不我與」的孤單清獨,老周的文字成了唯一的慰藉。我常懷想,自己的老年生活無論如何是不能離開周作人的。寫到這裡,我又有了一種深刻的隱憂——忽然憶起,年少時幻想著自己活到三十歲時的不堪,該是多麼深重的負累?

如今,早已過了「不堪」的年紀,依然在活著,個體並非一種「物」,而是一介熱血流淌的身軀,他對於外界的知觸,大多**於書本,書本上得來的東西促人多思,難以放下。

其實,說認真點,乙個人一輩子,倘若讀通一本書,便夠了。

三曾在一幅畫前徘徊,這幅畫叫——《老子出關》,大量的焦墨,點襯出乙個老人背影——在中國人的眼界裡,老子一直沒有清晰的面目,老子留給我們的,只是乙個焦墨的背影……這真是乙個神啟式的寓言。

自老子以降,江河浩浩幾千年,但在宇宙史上,不過一瞬,我們人類太過渺小了,大約有了思想,反而又高大起來。

人高大起來,難免驕傲。驕傲的表現方式之一,就是書寫。許多書寫的人最終淪為時代的投機者,只有極少數,成了天上的星辰。

汪曾祺可以是一顆星。這幾天,在看他的集子《一輩古人》,清清徐徐,祖父、父親、師友、親朋……疾緩有韻,就像乙個慢性子的人養一盆水生植物,一天加點水,半杯兩盞的,半年過去,葳蕤一片,也是綠意蔥蘢,把自己都驚喜一下,怎麼這麼沖淡平和?

年輕時代的汪曾祺在西南聯大沒有順利拿到畢業證,據說是他不服從學校安排,不去緬甸當翻譯,實則他英語也不大靈光,去了,也白搭。沒有大學文憑,只能輾轉到內地來,當個中學教員什麼的。要知道,西南聯大當年出了多少風雲人物呢?

相比起來,汪曾祺的人生始終處在逼仄的灰色地帶。

然而,他用乙隻筆,在日後的半個多世紀裡,硬是把自己拉到了一種叫「煙燻綠」的色彩裡,並非如李賀於黑紙上作畫的激烈,而是略微收斂的綠,有生機的永不褪色的綠。綠,又太過鮮妍,所以汪曾祺的綠是煙燻綠,有底蘊,有厚度的煙燻綠,耐髒的綠。

說起耐髒,有些人的文字還真不經髒。所謂不經髒,也就是經不起時間的打磨,略微放放,就過了保質期——他們在書寫的過程中,新增了大量保鮮劑,咋吃,挺美味的,吃多了,也膩,還是想起本味的好。

我想,汪曾祺的東西,就好在這裡,是本源之味。

汪曾祺是有師承的,一為沈從文,二為廢名。這兩個**時期響噹噹的人物,他們的文字裡總夾帶著一股清氣,純潔,純粹,是可以一路把你送到遠方去的傳奇。

無論沈從文、廢名,還是汪曾祺,他們都是一段段傳奇。原本乙個個普通人,通過文字涅槃了自己,站到一定的高度,然後成了乙個時代的傳奇。就這麼簡單。

四每當春天,被逶迤的生活鼓脹著,總要翻翻汪曾祺的**,泛黃的書頁彷彿初始的古意——新麥,初柳,到處寒戚戚的冷。讀《雞鴨名家》,好像起了個大早,趕到河邊散步,回來時瑟瑟,袖著手,什麼也沒有,倒裹挾了一身水汽,正是那種簇新動人,襯托得人一天的心情遊仙一般散淡,也是佛家說的,自己成全了自己吧。無論是汪曾祺,還是蕭紅,他們筆下那種源頭性的東西,最為可貴,挺值得說道說道的,我們這些做讀者的,終究並非胡風夫人梅志那般粗莽,當看著蕭紅的《呼蘭河傳》,沒讀上幾頁,就迫不及待了,一驚一乍道:

這哪像**嘛,結構都談不上,跟散文似的……簡直是買鎖的撞上了賣鐘的,情何以堪。

汪曾祺的**始終瀰漫著水氣,似三月的春汛,淡淡的,倒映著淺粉桃花,一眼望去彷彿哀愁。這種哀愁感,有可能貫徹著我們的一生,也可能是青春期遺留下來的一沓舊信,在某個中年的晚上不經意地再次呈現,翻讀間,整個靈魂被洗禮一遍,恍惚著,又成了當年那個不諳世事的少年,迫切地動人著……可是,有很多東西是無以表達的,很多,然後,便有了文學——文學是供給靈魂起舞的,寄託的,是無寄之寄,無託之託,是滄海月明,也是藍田日暖。

汪曾祺的**,除了散淡以外,比他的隨筆小品又似乎多了一層仙氣,跟人世微微的隔了一層,似黑暗的舞台打過來的一束追光,坐在台下的人一激靈,縱使短暫,卻也珍視,一如春來,嫩柳把新綠穿上,過不了幾天,又換作鵝黃,叫人看著都起了意,忽地一下,李商隱的無題詩出場了: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獨自歸,是孤單寒涼的,霧氣濛濛中,一時滅了焦灼之心——唱戲的如此不惜美意,怎不叫看戲的跟著一道開屏呢?

文學向來這麼美好,它洗滌你,重塑你,還原你,一次又一次把你變成乙個嶄新的人。

捷克**家伊凡·克利瑪講,乙個作家的語言是接近讀者心靈的前提。汪曾祺的好,勝在語言上,勝在它的獨一無二上,玉一樣朗潤,令人沉醉,沉迷。他曾有過一次剖白:

「我傾向『為文無法』,即無定法。我很嚮往蘇軾所說的『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當止於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

無論**,抑或散文隨筆,他均做到了「文理自然」,不逼迫,把壓力都卸下,所以自然,即便初學者,讀他的東西,對漢語也充滿了自信。

汪曾祺文字裡的散淡氣與仙氣,是有淵源的,大抵跟他出生於「書香門第」相關,他祖父飽讀詩書以後,回到家鄉,自力更生,幾年間,置備了幾千畝田產,到父輩手上,除了田產外,又開了乙個中藥堂,在高郵小縣城屈指可數,他父親作為一名眼科醫生,琴棋書畫倒樣樣精通,且樂於交友,跟和尚都處得好,結婚時,把和尚送的一幅異常香豔的對聯都敢掛在新房裡。這種不以為意也遺傳給了汪曾祺。作為這家的長子,汪曾祺自小耳濡目染,中國讀書人那些個文房雅趣不免薪火相傳。

自小家境殷實的乙個人,少有窘迫侷促的困境,天生有著吃穿不愁的雍容氣質,這或多或少反襯到他的文字裡去了。當他18歲離家,去昆明讀大學,隨後跟著動盪的時代一同輾轉,上海、北京、張家口等地,雖也曾困苦過,但精神上殷厚的底子在,這種散淡氣就一直沒消失掉,跟了汪曾祺一輩子。八十年代,他在文章裡一遍遍不厭其煩地回憶,當年下放某馬鈴薯研究所,被派到下面的種子基地,繪過一本「土豆畫譜」的事蹟——早晨趟著露水去土豆地掐一把花葉回來臨摹,簡直詩意盎然了,不曉得是苦中作樂呢,還是天性使然。

這種隨遇而安的心態正附合他欣賞且趨同的儒家氣質,也是仙氣的一種散射吧。

五令人稱道的是,沈從文在提攜後輩上更加不遺餘力,不惜說,汪的文字功力超過了自己。實則,無論沈的《邊城》,還是汪的《大淖記事》《受戒》等,都是一脈,行雲流水,姿態橫斜,是春上的鉤月,坡地的新草,生動,簇新,氤氳著活氣,一呼一吸間,如此經年,依舊撲撲新妍,一口口地,不會斷了去。這大抵就是經典了。

說起經典,不能不提阿索林。有乙個階段,無論汪曾祺,還是周作人,都挺崇拜這個人的。這個阿索林,無別長,也就是乙個語言好。

老周讀過阿索林以後感概:他寫得怎麼這麼好,我都想死。老周這麼個藐視無端的人,在阿索林面前都有了自卑心,可見,文字是多麼令人瘋魔的東西,一如赫拉巴爾打的比方:

好的文字就像手帕裡包裹著的乙個刀片,它在你擦鼻子的時候,不經意割傷你。

我讀汪曾祺的文字,無從被割傷之感,只隱隱有清氣裊繞,甜蜜的迴旋,公升騰,籠罩著一日三餐般的恆定平常,或許把書放下,你一樣投身世俗,瞻前顧後,不錯,是俗事——你知道的,就是這等俗事,從不曉得體諒人,只一味考驗人,它一日日消耗你,磨纏你,牽絆你,似乎倘若不警覺,小半輩子倏忽而去了。去了,也不要緊嘛,一如黃昏,我買一把新割的嫩韭,坐在屋後草坡上,一棵一棵地擇,頭頂群鳥飛過,四周水杉垂柳,鼻腔裡充盈著泥土的腥味以及枯草的香味兒——那一刻的昏暝,十分動人,纏繞心頭很久不去,想起來都甜蜜。汪曾祺的東西就是這樣的夕照時分,最終幻成筆底煙霞,令人安枕,貪戀,一如他**裡人物田素花燜的甜菜,爛爛的,吃著,吃著,叫人有了心思,眼前的河水湯湯起來,這是有遠意了。

中國的文人,向來集儒釋道於一身,進也守得,退也受得,這一守一受之間,就是圓滿了吧,王維,蘇軾……不都這樣麼?

太陽落山了,我拎著一把嫩韭回家。所謂回家,不過是懂得回頭,投入到俚俗化的生活——縱然身無別長,卻一樣釋然;縱然心裡虛空,也還能想起把汪曾祺讀一讀。

考量乙個人的文字,起碼需要十年。十年以前,十年以後,筆下的東西依然有生命力,你就是乙個了不起的作家了。

高考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素材 活用語文教材成素材 一 素材整合 1 蜀道難 1 素材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適用話題 面對困境 闡釋 蜀道雖難,又怎比得上仕途之險惡。人們說李白豪放灑脫,賜金放還後游於名山大川,詩酒一生。他失意中發豪放之音,抑鬱中唱灑脫之歌,終成就一代 詩仙 的美...

高考作文素材

2010高考作文素材 關於理想 2010 04 23 11 07 53 天利淘題我要投稿 描寫理想的作文素材 警句 理想就像星星,我們永遠到不了那裡,但是像水手一樣。我們用它們指引航向。信仰是心中的綠洲,思想的駱駝隊是永遠走不到的 人應當向著美麗的未來去想象,只有崇高的理想才能引導自己前進。理想是指...

高考作文素材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2019年6月6日下午,南京33路公交車上人多擁擠,一名男性乘客上車時大喊被門夾了。駕駛員王師傅道歉後,沒想到男子一路都在責罵。為了乘客的安全,王師傅一直克制更沒想到的是,幾站後,一名中學生給王師傅遞來一張小紙條 王師傅稱,他至今還保留著這張小紙條,紙條上寫著 爺爺,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