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數學課堂還給學生

2023-02-01 11:03:04 字數 3342 閱讀 2141

每位數學老師可能都知道「學生是課堂真正的主體,老師只起著主導作用」.但真正實施起來,並不是很容易做到的,只有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其成為真正的參與者,才能實現學生自主學習,從而達到使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和決心.

一、數學模式全新化

在數學學習中,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老師在這個過程中只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合作者,所以作為一名數學老師必須擯棄「老師講,學生聽」的機械灌輸的數學模式或者是滿堂灌的傳統數學方式,而應代之以師生對話,課堂討論等學生主體參與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中多提供學生參與的機會,對班裡的學生不能只用乙個標準去要求,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分層進行教學,使全體學生都有所發展,有所提高.對學生多鼓勵,要盡可能地去捕捉學生的閃光點.數學教學是師生互動生成的程序,強調互動生成的數學課堂一定會呈現出更大的開放性.

強調互動生成,對教師的教學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位在課堂中把學生作學習的做過一體的數學教師總是處在動態的教學中,能真正榮譽互動的課堂中,時時把握住教學動態生成的切入點,調動學生齊參與,使學生願學、愛學、樂學,這樣才能學好數學.

二、數學問題情境化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乙個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所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老師應精心創設問題情境,乙個精心設計的問題往往會給學生帶來一種新奇,乙份渴求,從而激起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他們的認知衝突,使其思維處於高度自覺和主動的狀態,從而吸引著學生主動去**這個問題,使學生在自覺的參與過程中,自己去發現、理解、總結與應用,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完成知識的學習與提公升.

學生在課堂上提問質疑,本身就是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的體現,教師必須予以大力鼓勵,並很好地引導,要下功夫啟發學生提出問題.即使有時提的問題不著邊或自相矛盾,也要充分肯定他們的積極思考精神,同時引導學生對同學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而不要輕易地否定.這樣下去,就能使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不斷增強,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不斷鞏固提高.

三、數學學習自主化

學會求知是新課改的乙個重要目標,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才能實現由「學會」「要我學」到「我要學」的飛躍.課堂應該是動態的存在,學生往往是帶著自己的知識、經驗、思考、靈感和興致參與課堂教學的,這就使數學課堂呈現出豐富性、複雜性和多變性.學生自主學習是其終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

課堂教學是師生雙邊活動的主要形式,是教師傳道受業、學生獲得知識、提高智慧型的場所.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讓他們通過觀察、思考、探索主動地獲取知識。

如講平行四邊形概念及其性質,教師可以出示一系列的平行四邊形的圖形或例項,先告訴學生這些就叫「平行四邊形」接下來就讓學生自己比較、分析研究,學生經過觀察、思考以後,會發現平行四邊形的許多性質,如:對邊平行,對角相等,領角互補,對角線互相平分,「平行四邊形」為兩個全等三角形等等,接著學生會進一步發現這些性質之間的關係,可以由乙個性質推導出其它的性質。

同時不同的學生會選擇不同的性質作為出發點,再通過小組的交流和教師的引導,學生就不僅掌握了平行四邊形的概念,而且理解了形式定義的含義及各種相關性和等價定義的概念,也就是說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學會了怎樣來定義乙個數學概念,對於定義的必要性與作用都會有更深的體會.實踐證明,這種在主動**下的學習,效率要比被動學習高得多.

學生自主求知活動應該是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在課堂上要提倡學習自主化同時應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習能力的培養及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故教師在課堂上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生學習,研究的合作者.

四、教學角色多樣化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與學應該向著和諧統一的方向發展,教師應該從教學課堂單一的知識傳授者的身份向數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轉換,教師必須擁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是教育的促進者.數學的觀念、思想和方法是數學科學的重要組成因素,是數學科學的「靈魂」,在促進學生的發展中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它是學生獲得數學知識的主觀手段.

學生掌握了它,便能更徹底地理解數學知識;學生一旦把數學思想方法內化為自己的思維和行為方式,就能獲得智慧型發展.

因此,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教育,把常用的而課本中又沒有專節專門講述的推理論證及處理問題的思想方法(如演繹法、歸納法、模擬法等)適時適度地教給學生,盡力幫助學生構建起乙個包括數學思想方法在內的完整的數學知識結構體系.著有益於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今社會更多需要具備選擇和自主發展能力的認,在課堂中老師應多讓學生做出選擇,而不是為學生去選擇,因此在課堂上要努力地把選擇的權利還給學生.在課堂上教師要關心愛護每個學生,無論其是「金花」還是「小菜」,在參與和引導學生的認知活動中,要保護每乙個學生的獨創精神,哪怕是不盡完美或者是微不足道的見解,老師也應給予充分的肯定,使其親身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與甜美,這樣學生就會親近老師,從而「信其道」。

另外,作為一名數學教師要把「數形結合」這一數學基本觀點貫穿在學生學習過程的始終,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溝通數、形之間的聯絡,要幫助學生逐步樹立起數形結合的觀點,要使得這一觀點扎根到學生的認知結構中去,成為運用自如的思想觀念和思維工具.

任何一種成功的或有效的教學活動,都必然是建立在師生雙向互動的基礎之上的,因此,教育家們都提倡啟發式目的就是為使教學成為雙向活動.

要練說,得練看。看與說是統一的,看不准就難以說得好。練看,就是訓練幼兒的觀察能力,擴大幼兒的認知範圍,讓幼兒在觀察事物、觀察生活、觀察自然的活動中,積累詞彙、理解詞義、發展語言。

在運用觀察法組織活動時,我著眼觀察於觀察物件的選擇,著力於觀察過程的指導,著重於幼兒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教師是教材和學生的中介,但絕不是消極的中介,教師的勞動是根據學生實際對教材再加工的創造性的勞動,這種創造性的勞動將決定學生學什麼、怎麼學,所以起著主導作用;學生是教學的物件,是效果的顯示者,所以是主體.沒有學生積極主動的活動,教學必然只是徒勞的,故教師的主要任務是設計、激發、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這種雙向活動,並使之不斷協調發展.

唐宋或更早之前,針對「經學」「律學」「算學」和「書學」各科目,其相應傳授者稱為「博士」,這與當今「博士」含義已經相去甚遠。而對那些特別講授「武事」或講解「經籍」者,又稱「講師」。「教授」和「助教」均原為學官稱謂。

前者始於宋,乃「宗學」「律學」「醫學」「武學」等科目的講授者;而後者則於西晉武帝時代即已設立了,主要協助國子、博士培養生徒。「助教」在古代不僅要作入流的學問,其教書育人的職責也十分明晰。唐代國子學、太學等所設之「助教」一席,也是當朝打眼的學官。

至明清兩代,只設國子監(國子學)一科的「助教」,其身價不謂顯赫,也稱得上朝廷要員。至此,無論是「博士」「講師」,還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師應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這個工作可讓學生分組負責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週一換。要求學生抽空抄錄並且閱讀成誦。其目的在於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愛生活,所以內容要盡量廣泛一些,可以分為人生、價值、理想、學習、成長、責任、友誼、愛心、探索、環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積累40多則材料。如果學生的腦海裡有了眾多的鮮活生動的材料,寫起文章來還用亂翻參考書嗎?作為新一代的數學教師應該做到也必須做到轉變教學觀念,盡最大可能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激情跟著動起來,讓數學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使其樂學、愛學,從而學好數學.

把課堂還給學生

初中化學 自主 合作 教學模式的實踐與體會 湖南省邵東縣石株橋鄉錢塘中學 羅大年 我校初中化學 自主 合作 教學課題實驗已經進行了三個年頭,回顧三年來的課題實驗程序,我們深深體會到該教法是提高化學課堂效益的有效途徑,我校的課改實踐逐步實現了學生的學習方式 老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現將三年...

將數學課堂還給學生

作者 高洪豔 現代教育科學 中學教師 2012年第04期 將課堂還給學生是新課程改革以來一直倡導的。現在評價一堂好課的標準,主要看課堂是否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思想,是否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圍繞學生進行教學,看學生是否真正學會知識,看每名學生是否真正得到了發展,次要地看教師語言如何精彩 板書如何漂亮 課件設...

如何把課堂還給學生

實驗學校姜景超 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成為學生生命成長的地方,成為孩子自由展現的地方,成為學生個性釋放,自主學習 主動 的家園,一直是我們的理想,也是課改積極提倡的。如何把課堂還給學生,不僅僅有理念上的準備,也需要 技術 的運用 一 還 的認識 還,意思為 回 歸 歸還 本來屬於誰的,歸還與誰。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