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學中情境創設所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進策略

2023-01-31 16:42:02 字數 5095 閱讀 7655

松江區九亭小學李萍

新課改倡導自主**、實踐體驗、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倡導「做」「想」「講」有機統一的學習過程,倡導教學要通過多種途徑為學生提供學習經歷,滿足學生多樣化和個性化的發展。數學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架起「生活」與「數學」的橋梁,啟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體驗與感悟學習內容,主動的建構知識、發展能力的教學理念已得到廣大教師的共識。筆者在教學中也不斷的進行數學教學情境創設的實踐與研究,並獲益匪淺。

本文將從小學數學教學情境創設中存在問題及其改進策略方面作一些陳述,以求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有利於將數學抽象的內容依附於現實的背景之中。

一、數學教學情境創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情境創設目的不明確。創設生活化的情境,能讓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能讓課堂變得豐富多彩。公開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情境設計既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使每一位教師心動,想把這樣的情境運用到自己的課堂中去。

但在自己的實際教學中卻往往達不到同樣的效果。為什麼呢?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有的教師沒有根據教學需要、學生實際精心的設計教學情境,有的教師常常沒有時間或沒有能力把自己精心設計的教學情境通過多**或其他的形式在課堂上再現出來。

於是採用的策略往往是「拿來主義」,然後圍繞著課件中的情境進行教學設計,這樣的情境創設怎麼能為教學服務呢?情境創設沒有明確的目標,脫離了學生的實際,效果自然不甚理想。

(二)情境創設重點不突出。教師對情境創設的理解僅僅停留在表面,認為課堂上沒有創設生活化的情境就不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就是「老土」。於是每一堂課都以生活情境匯入,把複習鋪墊,以舊引新等傳統的教學方式拋到了九霄雲外,課堂上處處有情境,時時有情境,學習氣氛熱熱鬧鬧,教學卻淡化了數學的本質內容。

創設情境時沒有把握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僅僅是為了課堂上有情境而創設情境顯然是不利於教學,不利於學生發展。

(三)情境創設內容不符實際。教師站在自身的角度思考問題,牽強地運用他人的教學情境或只是簡單的再現教材主題圖往往使教學情境失去了它應有的魅力。如新課程(上海版)教材及相配套的教學課件一般都是用小胖、小巧、***、小亞四個人物的學習或生活的情境圖來呈現教學的內容,而學生從一年級到五年級他們的年齡在長大,知識結構在發生變化,生活經驗在不斷豐富,一二年級的學生會對書上小朋友的學習生活產生很大的興趣,而到了中高年級教師一味的用這樣的情境,學生就會覺得很假、很不真實。

(四)情境創設思維無深度。創設情境是為了架起生活與數學的橋梁,是為了讓學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找到數學的原型,進而提煉到數學的本質,或是在問題情境中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問題從而發展數學思維,提高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而並非是簡單的生活情境的再現。而在教師的課堂上情境創設常常是幾個**人物,或是一幅主題圖的再現,這樣的教學情境沒有思維的深度也就失去了其教學的意義。

二、改進數學情境創設的若干策略

小學數學情境教學是值得我們去嘗試的教學方式,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體會到了成功的快樂,同時常常在自己的課堂上出現或在別人的課堂上感受到上述問題。幾年來,我不斷進行課堂教學實踐研究,不斷進行反思如何通過情境的創設讓教學更有實效性,我覺得可以採用以下策略:

(一)深入鑽研教材,是創設有效教學情境的生長點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資訊。以往我們備教材總是注重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站在教師的角度設計教學方案,但很少考慮教學的知識離我們學生的距離有多遠,教材中的一道例題、乙個知識點蘊含著許多的生活資訊卻被忽視。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資源,讓知識貼近學生的生活,用學生熟悉的情景來呈現教學內容,會增加數學教學的趣味性與現實性,從而培養學生喜愛數學的情感,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例如:三年級教材有一單元的學習內容是容積單位公升與毫公升,重量單位克、千克、噸的認識。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認為這一知識點對三年級學生來說極為抽象,不易理解,於是放到期中考試之前教,使學生能在期中考試中得到乙個滿意的成績,而實際上這部分知識在考試之後又很快地被遺忘,這一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是不盡人意的。

在教學研究時我們認識到,數學與生活相聯絡的不僅僅是應用題,我們必須抓住教材中的點點滴滴,盡可能的拉近數學與生活的距離,從而拉近學生與數學的距離。於是我們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模式:課前,帶著任務逛超市,以飲料為例,做乙份調查報告:

超市與大賣場到底誰更便宜;課堂上呈現學生的調查情況,很快學生就提出飲料是否便宜,不僅要看價錢,還要看容量。於是問題的焦點便是如何衡量飲料的多少,同學們對學習投入了極高的熱情,認識容量單位公升與毫公升,重量單位千克與克的難題就不難解決了;課後,教師沒有把對單位的學習停留在單位之間的換算等機械的操作上而是讓學生回到生活中,觀察家中或超市中的飲料或其它物體,它是以什麼為計量單位的,做乙個精明的消費者,並把你的購物經驗告訴給大家。經過這樣的學習,開學初學的知識到期中考試學生並沒有忘記,得分率與以往基本一致,而到期末考查中,我們就發現這一知識點的得分率就遠遠高於前一屆,原因是學生在生活中時時運用著所學的知識。

許多家長告訴我們,那些小傢伙可有意識了,不光看**了,更會計算單價來進行比較。

經過教師的鑽研與疏理,我們發現退位減法、估算、統計、測量等知識,教學的重點不僅是三十五分鐘的課堂,更應該是生活的大課堂,學生只有在生活的大課堂中才會學到更多的知識。實踐證明,深鑽教材,把握教材與生活的密切關係,才能把教材的知識點構建成網路,使教學前為後預設,後為前延伸、拓展,有利於學生系統的掌握知識,切實提高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2.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深切的體會到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只有分析學生的知識基礎,了解學生已具備的生活經驗,才能準確地把握教學的起點從而有效地利用課堂上的每一分鐘,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或學習積極性,引導他們主動地、愉快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例如:我在備「估算」這一教學內容時,就考慮到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已碰到或已在運用估算,只是沒有合理的歸納總結,不能正確區別什麼是近似值與準確值。於是,在設計教案時我就決定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了這樣乙個情境:

先展示了乙份樂購超市的**海報,「同學們,老師給大家提供一些生活資訊,五一節到了,樂購有許多**資訊,我們來看一看,估計一下你或你家需要買的物品大概要多少錢?」學生興趣非常高,踴躍舉手,並且很快地說出了估計的資料,我故意很驚訝地說,今天老師要教「估算」,你們都會了?不行,還得考考大家,你們是怎麼估計出數值的呢?

與以往的計算有何不同?學生經過小組討論(實際上是把零散的知識統一起來,用精煉準確的數學語言進行描述)很快得出估算是在求近似的答案,方法是把乙個數看作最接近它的整十整百整千數。不知不覺中學習的難點就迎刃而解了,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數學是如此的有價值,數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並且能幫助我們解決生活問題,數學學習是這樣的生動、有趣,學會了知識,發展了能力,積累了生活經驗。

3.充分創設具有數學內涵的情境。教師通過「備教材」才能準確的把握教學的重點與難點,通過「備學生」才能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與已有的生活經驗,這是進行教學情境創設的前提。

而在情境創設時教師應認識到情境創設在教學中不僅僅起到知識的引入作用而應自始至終發揮重要的導向作用,成為相關學習活動的認知基礎。

我校一位青年教師在國慶節後要上一節「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校級展示課。在試教時,他為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了這樣的匯入情景:小胖國慶節去了北京旅遊,他拿回來42張**要分給3個好朋友,平均每人分到幾張?

畫面很美,呈現了北京的許多名勝古蹟。在教研活動中老師們就提出了異議,本節課是學生第一次學習除法的豎式,教學的難點是讓學生理解「從高位除起,先除十位再除個位」「十位上的餘數與個位上的數合起來再除」而這一教學情景對突破教學難點沒有任何作用,而教材在教學「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拆分法時設計的情景是小胖等小朋友在分鉛筆:10支一捆有45支平均分給3人。

「10支一捆」顯然教材有一定的用意要學生體會「乙個十是十個一」,聽取了老師們的意見這位青年教師設計了這樣的教學情景:小胖,小巧,小亞國慶節去北京旅遊回來,導遊要退給他們42元錢,平均每人退到多少錢?(畫面呈現4張10元的紙幣,2枚一元的硬幣)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先分10元的紙幣每人1張,再把一張10元的紙幣換成10枚一元的硬幣每人4元……借助於生活經驗,豎式的計算方法學生很自然就理解了,整節課的教學效果非常好。

(二)關注學生發展,是創設有效教學情境的著眼點

新課改要求教師精心組織教學內容,教學過程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以任務驅動學習,啟用學生已有經驗去親身的感悟獲取知識並學會與人交流合作、發展個性。因此,教學情境的創設要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的發展,根據教學需要在不同的教學環節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

1.創設生活情境,激發認知興趣。「注意是知識的門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現代科技為現代教學創設了豐富多彩的天地,通過多**技術可以把生活事例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進而把數學知識生活化,創設乙個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氛圍。在我們的許多研究課中,我們都體會到高科技的魅力,當然多**並不能取代一切,師生之間親切的交流,在不經意間提供乙個生活場景,乙個精心設計的話題,一段生活化的故事都是最精彩的,重要的是為學生提供生活化的資訊,喚起已有的生活經驗,架起數學知識與生活原型的橋梁,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

在「節約用水」一課中我創設了這樣的情境:(螢幕顯示)地球上最後一滴水,將是人類的眼淚。請學生說說自己對這則廣告的理解,在學生真摯的感悟中,教師抓住時機,引出課題。

接著,教師提供如下文字與**資料(這是課前同學們收集,教師彙總的),一方面了解地球上的海水與淡水的組成,另一方面展示世界及我國缺水的情況(用資料,用**一一展示)。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啟發學生思考「如何節約用水,如何從我做起?」

生動形象的畫面深深地感染了孩子們,讓他們認識到水是一種有限的、寶貴的自然資源,節約用水是每個人的責任,這種強烈的責任意識激起了同學們強烈的學習慾望,從而使這節課的學習充滿意義,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同學們似乎深深地體會到了學習數學的價值,主動積極地進入學習**中,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更加融洽了,學習效果尤其好。

2.創設問題情境,引發數學思考。問題總是源於某種情境,生動具體的情境是產生問題的肥沃土壤。

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經歷從具體的情境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主動地進行觀察、猜測、嘗試、驗證等一系列的數學活動,引發數學思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思維。

我在教學「表面積的變化」時設計了這樣的情境:把幾個相同的正方體拼成乙個長方體。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我們小時候都搭過積木,在把幾個相同的正方體拼成乙個長方體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麼數學問題?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的問題乙個接乙個:「在這一過程中體積沒有發生變化,而表面積發生了變化,表面積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拼成長方體的表面積比正方體的表面積之和少了,表面積減少了多少?」「表面積的減少有規律嗎」……一連串的問題激起了同學們的**慾望,這時教師引導學生小組合作進行**學習,通過動手拼一拼、摸一摸去感受表面積的變化,通過討論實踐得出表面積變化的規律。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情境蘊含數學問題,問題促使學生思考,思考使問題得以解決,問題的解決使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可見,好的問題情境不僅可以讓數學學習變得生動有趣,更能啟迪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中情境的巧妙創設分析

作者 覃麗芳 教育界 綜合教育 2019年第05期 摘要 文章主要介紹了教學情境的概念以及巧妙創設教學情境對小學語文教學的積極作用,同時闡述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巧妙創設教學情境,旨在使教師結合課本與學生的特點來巧妙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學習,使學生的審美能力與合作能力都得到提高,促進學生全面發...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情境創設

西湖區桃花學校郭學武 1597906571郵編 330025 內容摘要 當前的數學教學中,情境創設已引起了普遍的重視,並已經廣泛用 在課堂教學中。情境的創設可改變枯燥 抽象的數學教學現象。好的情境可使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變得更有意義,使得數學的學習過程更富有激情和挑戰性。數學教學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創設...

小學數學教學情境創設

1.1問題提出 1.1.1數學情境引發數學問題 新數學知識的獲取以數學問題的提出為基礎,這是為數學的產生和發展的歷 程所證明的客觀事實。希爾伯特指出,數學問題是數學的靈魂 數學問題產 生於數學情境。數學情境是從事數學活動的環境,產生數學行為的條件。人們通 過對數學情境中數學資訊的觀察 分析,產生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