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的教學設計

2023-01-31 14:24:29 字數 1494 閱讀 4384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會認寫4個生字,根據偏旁不同識記「宵」與「霄」的字形和字義。

2.過程與方法:通過理解詩中字詞的意思及整首詩的意思,體會詩中豐富的想象,初步**與傳說、神話的有關內容。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古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對民間故事和神話興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流利讀通古詩,準確讀懂古詩。

難點:體會詩中的意境,展開豐富的想象。

三、教學過程

本節課分為四個環節:

(一)故事漫談,激趣入題。

1.說一說課前了解的民間故事與神話,談一談對這些古詩的看法。

師:你知道這些故事裡哪乙個最感人,最浪漫?哪乙個又有中國的情人節之稱?——七夕節。

師:你對七夕節有哪些了解?——具體地說一說牛郎和織女的傳說。

老師重點描述:傳說七夕這一天的夜晚特別浪漫,仰望天空,你就能看見牛郎和織女踏過喜鵲橋一年一度相會,在葡萄樹下,你還能聽見牛郎與織女互訴衷腸。不禁想到一句古詩「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織女渡河橋」(板書)。

2.引出課題,學寫生字

在這一天,人們都會在心裡祝福他們,少女們乞求自己能像織女那麼心靈手巧,所以七夕節也叫做乞巧節。

板書課題「乞巧」,在板書的同時,提醒學生注意書寫的筆畫筆順(「乞」 下邊為橫折彎鉤,「巧」 左邊的工字最後一筆為一提),之後齊讀課題。

自主學習課後的資料袋,加深對乞巧的理解,提取相關的重要資訊。簡單了解作者林杰。

(二)品讀吟誦,把握詩意。

1.小組合作,讀通詩文。

a.輕聲誦讀,把讀不懂的地方做好標記,及時提問。(宵與霄讀音相同,通過偏旁了解字義,區分字形。)

b.同伴合作,解決讀不來的字詞,然後讀給同桌聽,做小組齊讀聯絡。

c.推薦一位同伴展示初讀的成果,再請整個合作小組讀一讀。(樹立節奏正確的範讀榜樣,帶出古詩的畫面感。)

2.情景再現,讀懂詩義。

在兩千多年前的那乙個七夕節,詩人林杰漫步街頭,看見人們都在過節,有感而發寫下了《乞巧》這首詩。兩千年後,你來讀這首詩,能讀到什麼?

a 再讀古詩,想一想問題。

b 把自己的想法與同伴交流,形成比較完整的畫面。

c 匯報小組**的結果,並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詩文內容的兩大版塊,即「天上相會」、「人間乞巧」。(「家家」「穿盡」「幾萬條」這幾個詞語都展現了當時乞巧的盛況,抓住一點,逐步引導,再現當時的場景。)

3.有效朗讀,初步悟情。

a.指名讀,讀出幾個重點字詞的韻味。

b.師範讀,讀好平仄押韻,生跟讀。

(三)以「望」做引,展開想象。

a.小練筆。

「家家乞巧望秋月」,望著天空的明月,人們各有不同的想法。

少女們望著月亮,乞求心靈手巧。

老父親望著月亮

孩童們望著月亮

望著月亮

b.到了今年的七夕,你會做點什麼呢?可以悄悄地告訴夥伴,也可以記在自己的日記本上。

c.齊誦古詩,指名背誦,要求有節奏,有感情的背誦。

(四)拓展延伸。

收集其他有關牛郎織女或七夕的故事

《乞巧》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學會 乞 巧 霄 渡 四個生字,體會 字形字義相聯絡區別同音字 形近字 的方法。2 理解 乞巧 這首詩詩句的意思,滲透 利用注釋,抓重點詞語,通過故事,背景資料袋 等讀懂詩句的重要方法。3 講民間傳說牛郎織女的故事,了解乞巧節的來歷和民風民俗,體會詩中豐富的想象,感受詩歌蘊涵的豐富民間...

乞巧教學設計

分水中心完小執教人 楊高敏三年級語文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認識 乞 巧 霄 渡 牽 盡 六個生字 正確書寫 乞 巧 霄 渡 四個生字 能正確 流利地背誦古詩。2 過程與方法 通過多角度誦讀並展開想象感悟詩情,逐步學習古詩 借助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中豐富的想象 了解 乞巧 展示的動人故事,...

古詩《乞巧》教學反思

陽太小學三年級 2 班馬軍春 乞巧 是人教版第六冊第八組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組教材圍繞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這一主題來編排的。再一次把學生帶回兒時傾聽大人們講故事的快樂中去,感受古人的想象是多麼豐富。乞巧 是唐代詩人林杰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古詩。也是一首想象豐富,流傳很廣的古詩。而且淺顯易懂,並且涉及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