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2023-01-30 01:48:04 字數 2133 閱讀 8651

王金華江西新建縣第五中學(330100)

小組合作學習雖然成了新課標下數學課堂教學的「寵兒」。但其大多流於形式,「假合作」、低效乃至無效現象仍普遍存在。小組合作學習改變了傳統班級教學中以個人成績為標準,以學生個人為獎勵物件的做法,以小組明確的目標達成為標準,從而改變了班級教學中學生成員間以個體競爭為主的交往方式。

它更能夠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和才能的發展,更有助於培養學生合作的精神、團隊的意識和集體的觀念。

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應具備以下幾個要素:

1準備合作學習前要有一定的準備和必要的訓練。準備包括知識準備、心理準備、操作性的合作學習還應準備一些器材;對於一些知識性較強、綜合性大的問題,教師還應將新知識與舊知識聯絡起來幫助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2形式在課堂中,不同的內容可以整合使用不同的小組合作形式,如操作性、**性強的合作內容可以採用正式的合作小組,對於組內分工要求不高的內容則可採用非正式的合作小組合作或基於合作的小組。

3分工為完成合作學習任務,組員分別承擔互補的、有內在關聯的角色。在小組活動中,不同成員可以分別承擔以下角色:

總結人:負責重述小組的主要結論和答案;

檢查者:負責保證小組所有的成員都能清楚地說出小組得出的答案或結論;

精確性裁判:負責糾正別人在解釋或總結中的任何錯誤;

聯絡員:負責小組與教師及其它小組進行聯絡和協調;

記錄員:負責記錄小組的決議並編寫小組報告;

觀察者:負責關注小組的活動情況,為改善或提高小組活動效率提供建議;

4情境教師應設法將合作學習任務放到能聯絡學生生活實際,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情境之中,如遊戲、角色表演、團體競賽、生活問題解決等。如前面所舉的例假。

5教師指導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是總體設計師,又是主要組織者。然而,現實中有相當部分教師在實踐操作中顯得很茫然,缺乏小組合作教學的知識和技能。小組合作學習的基本技能包括聽取、說明、求助、反思、自控、幫助、支援、說服、建議、協調等10個方面。

合作技能既是一種教學手段,又是一種教學目標。

6獨立性

教師要注意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合作交流。因此,合作交流前應留給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時間。經過獨立思考,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和解決有了自己的見解,為後面的合作交流提供了「厚實」的物質基礎,於是就有話可說,有助於把問題討論深刻。

合作學習的軌跡是:獨立學習——生成問題——合作交流——獲得結論或形成新的問題——獨立思考——融入自我智慧型庫。獨立學習和合作交流互動作用,使學習者的學習狀態呈螺旋上公升,合作學習是知識與經驗共享、昇華的高效手段。

通過課堂教學實踐,使我們充分認識到「討論、合作、互助」的教學模式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成績,而且在指導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問題的能力方面都有積極的作用。新課程改革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要求教育工作者要轉變教育觀念,促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改變,討論式課堂教學有利於學生整體認知結構的形成和質疑習慣的養成;有利於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辨證地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實,任何一門學科都離不開死記硬背,關鍵是記憶有技巧,「死記」之後會「活用」。不記住那些基礎知識,怎麼會向高層次進軍?尤其是語文學科涉獵的範圍很廣,要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單靠分析文章的寫作技巧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從基礎知識抓起,每天擠一點時間讓學生「死記」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豐富的詞語、新穎的材料等。

這樣,就會在有限的時間、空間裡給學生的腦海裡注入無限的內容。日積月累,積少成多,從而收到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的功效。

一般說來,「教師」概念之形成經歷了十分漫長的歷史。楊士勳(唐初學者,四門博士)《春秋穀梁傳疏》曰:「師者教人以不及,故謂師為師資也」。

這兒的「師資」,其實就是先秦而後歷代對教師的別稱之一。《韓非子》也有雲:「今有不才之子……師長教之弗為變」其「師長」當然也指教師。

這兒的「師資」和「師長」可稱為「教師」概念的雛形,但仍說不上是名副其實的「教師」,因為「教師」必須要有明確的傳授知識的物件和本身明確的職責。

《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出自:范文先生網

一般說來,「教師」概念之形成經歷了十分漫長的歷史。楊士勳(唐初學者,四門博士)《春秋穀梁傳疏》曰:「師者教人以不及,故謂師為師資也」。

這兒的「師資」,其實就是先秦而後歷代對教師的別稱之一。《韓非子》也有雲:「今有不才之子……師長教之弗為變」其「師長」當然也指教師。

這兒的「師資」和「師長」可稱為「教師」概念的雛形,但仍說不上是名副其實的「教師」,因為「教師」必須要有明確的傳授知識的物件和本身明確的職責。

初中數學課如何開展有效課堂教學

摘要 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可以通過設定 思考點 啟用 動點 抓住學生的 興趣點 找到 結合點 等方法來達到目的。關鍵詞 數學課堂效率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是 以學生的發展為本 老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立足課本,努力創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自己學習,主動研究,釋放學生的心智,在研究中思考。...

新課改下如何有效開展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

作者 張碧銀 南北橋 2016年第04期 摘要 基礎教育在各個階段的教育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了進一步推動基礎教育的發展,我國進行了新課程改革。本文就新課改下如何有效開展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展開論述,希望更好的指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關鍵詞 初中數學新課改課堂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 g4 文獻標識碼 ...

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創設有效問題情境

數學課程標準 中明確指出 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中學習數學。如何有效創設數學教學情景,巧妙把握教學的切入點,切實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成了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學起於思,思源於疑 心理學也認為疑最容易引發 反應。巧妙設疑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產生問題,研究問題。在這樣生動具體的問題情景中,就可以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