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及反思 什么是周長 認識周長

2023-01-29 18:18:02 字數 3238 閱讀 1154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及反思:什麼是周長(認識周長)

【教學內容及簡析】

教材44-45頁(周長的認識)

《什麼是周長》是小學數學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周長》的內容,是新課標教材中"空間與圖形"領域中有關"圖形與測量"的內容。在

一、二年級學生已經認識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並且已經掌握了這些平面圖形的基本特徵。此外,在日常的生活中,學生對周長也有一定的了解。本節課主要通過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等實踐活動,讓學生自己體驗"邊線、一周、封閉"這些詞,初步感知周長的含義。

為後面認識各種圖形的周長,及周長的計算做好鋪墊。

【課前預設】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應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本課我準備採用**於生活--提煉為數學--應用於實際這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指導學生在自主**、合作交流中學習,讓學生在活動中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初步的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而本課我打算以創設情境,匯入新課;實踐探索,理解新知;操作實踐,鞏固新知;實踐訓練,深化新知;歸納總結,完善認識五個環節,通過比一比、畫一畫、評一評;描一描、摸一摸、走一走;量一量、圍一圍;想一想、算一算、練一練;說一說這些活動進行教學。

【教學目標】

1、 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

2、 能測量並計算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

3、 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絡。

【教學重點】

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

【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

【教學具】

1、電腦課件、展示台

2、學具袋(光碟、直尺、細繩子或皮捲尺、水彩筆、樹葉、作業紙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大樹爺爺告訴我:小螞蟻特別喜歡練長跑,瞧!乙隻螞蟻把一片漂亮的樹葉當作運動場,它正準備沿著樹葉的邊跑一周,你覺得它應該怎麼跑?

(現在我們來看看它是怎樣跑的?)根據學生看螞蟻爬過樹葉的動畫,提問:你發現了什麼?

(提示:從起點開始,又回到起點。)我們再看看是不是這樣跑的。

小螞蟻爬過一周的長度是樹葉的什麼呢?

板書課題:什麼是周長(周長的認識)

【設計意圖】

三年級的學生對於枯燥的空間與圖形的數學內容還不是很感興趣,所以通過乙個童話故事引入新課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抓住學生的好奇心來進行下一步的學習。

二、實踐探索,理解新知

1、比一比、畫一畫、評一評感知周長

(1)課件出示各種封閉與不封閉圖形,問:哪些圖形是有周長的?

(2)畫幾個自己喜歡的封閉圖形。

(3)展示學生作品,並指出圖形周長,進一步體會到在同一平面內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叫做這個圖形的周長。

2、描一描、摸一摸,走一走體驗周長

(1)描一描

a、課件出示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讓學生指一指、說一說周長

b、描一描光碟的邊線,問光碟的內部線是它的周長嗎?

(2)摸一摸(44頁摸一摸)

讓學生用手分別摸一摸數學課本封面的邊線及文具盒面的邊線,與同桌交流認識周長

(3)走一走

怎樣走才是教室的周長?怎樣走才是操場的周長?

【設計意圖】

通過多種學習活動以及各種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動手、動腦的學習過程中循循漸進的掌握知識。

三、操作實踐,鞏固新知

1、量一量(44頁實踐活動)

(1)測量自己的腰圍與頭圍

自主選擇測量工具和測量方法,量出結果並記錄下來,然後在小組內交流測量過程;

(2)測量樹葉的周長

自選測量工具,測量樹葉周長,並在小組內交流測量方法

2、圍一圍(45頁第1題)

讓學生描出圖形的周長,結合課件讓學生知道可以有不同的起點,但是只能描一周,進一步體會周長的含義

【設計意圖】

讓學生與同學合作量一量身邊的一些物體的周長,既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四、實踐訓練,深化新知。

1、想一想

如果要知道三角形的周長應該怎樣量?四邊形呢?為什麼?

2、算一算(45頁第2題)

課件出示幾幅圖形,通過量一量、算一算活動,鼓勵學生用多種計算方法正確算出圖形的周長

3、練一練(45頁第3題)

運用課件,通過測量、移動的方法,直觀的比較兩**形的周長,從而深化知識

【設計意圖】

練習題由易到難,從基礎題到拔高題,層層深入,這樣既顧及到全班好中差三個層面的學生,又為尖子生補充了"營養"。

五、歸納總結,完善認識

這節課,你知道了什麼?學會了什麼?還有什麼地方不懂?

【設計意圖】

讓學生從小就能自己對所學知識進行梳理與整理,並養成不懂就問的好習慣。

【板書】

什麼是周長(周長的認識)

封閉平面圖形

繞邊線一周的長度就是圖形的周長。 邊線

一周【反思】

《什麼是周長》是一節幫助學生建立周長概念的一節課,這是學生在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展開的,認識平面圖形是學習平面圖形周長的基礎。學生只有對周長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為後面的測量周長,計算周長以及周長的應用做好鋪墊。

同時也為日後學習面積的相關知識,區分周長與面積的概念打好伏筆。基於以上的認識,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注意了以下兩點:

(一)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感悟周長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重點放在讓學生親身感悟。首先我通過螞蟻爬樹葉的情境讓學生看螞蟻爬過樹葉一周的長度,通過對"一周"的強調初現周長概念。再讓學生通過比、畫、摸、走、描幾種圖形的周長,讓學生感受到周長都是沿著圖形的"邊線"進行的,也讓學生在這些活動中充分感受"封閉平面圖形"、"一周"、"長度"這三個關鍵詞,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圖形的周長,從而抽象出周長的概念是圖形一周的長度。

我知道僅靠以上的體驗肯定是不夠的,所以我接著讓學生圍一圍、量一量、想一想、算一算、練一練來加深學生對周長的理解,整節課我都注重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讓他們在有效的活動中全方位的感受、探索周長的含義。

(二)在練習中讓學生對周長的認識得到昇華。

數學課堂離不開練習,而有梯度的練習不僅能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的知識,而且能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擴充套件。因此我在最後的練習題中設計了這樣兩道題:第一道題是把乙個長方形分成甲、乙兩個圖形,這兩個圖形的周長一樣長嗎?

為什麼?第二道題是比較一組中幾種圖形的周長是不是一樣長?學生回答之後我總結出:

"周長一樣的圖形大小(面積)不一定相等;反之,大小不同的圖形周長可能一樣。"

我是什么教學設計與反思

2 齊讀第1 2句話 3 指名讀3 4 5句,出示相關幻燈片 感受水變雲的過程。隨文識字 學習浮。學生自 己講解識字方法並組詞,區分漂浮和飄浮。4 教師範讀,學生感受雲的變化美。5 學生自讀體會 6 齊讀第一自然段 四 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讓學生了解水是怎樣變成雨 雪和雹子的。學習第二自然段。1 用自...

《我是什么》教學反思

我是什麼 教學反思 我是什麼 雖然是一篇科普文章,但卻描寫的生動活潑,充滿童趣。文章用第一人稱自我介紹的方法,以生動的語言,講述了水的變化及其利與害。描繪出水的各種形態。文中不點明我是水,更增添了趣味性。教學時我注重了以下幾點 一 以讀為本,激發興趣。在教學中,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文中角色 雲 雨...

《什么是周長》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 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2.能測量並計算三角形 平行四邊形 梯形等圖形的周長。過程與方法 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絡。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演示 操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2.學會自主學習 參與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