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課中德育滲透的實踐與反思

2023-01-29 17:18:02 字數 3069 閱讀 2519

教書育人是每個教師應盡的職責。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必須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促使他們健康成長。對於資訊科技教學,要更新教學思路,改變過去為只傳授知識而不重視德育的意識。

從教材實際出發,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和方法,使課內課外有機結合,讓德育在教學中自然而然地滲透,「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讓學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卻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一、發揮教師「教育智慧型」,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

事例1:剛上完課的機房桌椅亂擺,桌面上或隱蔽處常見有雜物、書本和筆;正在執行的電腦有的顯示器已關閉了;螢幕保護出現不文明的用語。

造成上述局面原因有:在機房上課,班級的約束力小了,學生的自覺性降低;由於貪玩而來去匆匆,不按要求開關機。分析原因,採取取以下對策:

首先固定座位並以小組為單位組織教學,不斷提醒學生發揮主人翁及小組的協同作用,及時表揚做得好的小組和個人。其次課後有學生及時檢查,輪流值日,把衛生問題、不按程式關機等問題提出來交給學生去討論,教育並引導他們自律自理。第三注意每節課上課前要讓學生看到的是乙個整潔的機房,看到的是電腦完好,以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第四教師的良好素養,嫻熟、規範的演示,對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培養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在教學演示過程中,教師要規範操作,不能隨意輸入,如在「檔案管理」和「檔案存檔」的教學就蘊含著培養學生分門別類地管理檔案、為檔案取個好名字的好習慣的目標,教師若隨便給檔案取個名字,隨便放在乙個資料夾裡,就會把壞習慣傳給學生,會影響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因此,教師在教學環節中要十分注意自身的表率作用。

二、聯絡生活,結合教材,發掘教材的育人因素。

教材是課堂教學內容的載體,在教材中挖掘教育切入點進行直接或間接的德育教育,是在學科中進行德育滲透的主要方式。所以,在資訊科技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首先要從教材內容出發,在知識講授與技能訓練之中,尋找德育教育的契機。資訊科技教材中的德育切入點比比皆是,關鍵是教師要以德育為已任,善於發現並創造性地利用這些育人因素,有目的、有計畫地寓德育於教學之中,達到教學與育人的雙重功效!

我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在給學生布置操作任務的時候,要盡量選取與最近時事有關的主題,並要求學生在作品中加入自己的創意。

例如:在講授powerpoint幻燈片製作時,從第一節課就給學生布置下長期作業,收集與奧運有關的**、文字、音像資料,製作乙個以「我與奧運」為主題的演示文稿。這樣在授課過程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也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和大膽創新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在查詢、收集、整理資料,以及展示作品的過程中,對歷史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悟。通過對幻燈片的製作,學生增強了熱愛祖國,奮發向上意識,也讓學生產生了強烈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機,促進了學習效果的提高

資訊科技教材中的德育切入點比比皆是,關鍵是教師要以德育為已任,善於發現並創造性地利用這些育人因素,有目的、有計畫地寓德育於教學之中,達到教學與育人的雙重功效!如果每位教師都能聯絡生活,在課堂中增設課堂德育環節,我們的課堂德育滲透就會變得色彩斑瀾。

三、、注重合作,培養學生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

例如:學生完成作業後,經常瀏覽其他同學的作品,有時刪除、修改別人的檔案。有的玩遊戲,沒有成就感。

我們在資訊科技教學中一定要創造機會,讓學生與他人在一起為共同的目標共同奮鬥,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合作、相互幫助和支援中,感受夥伴間的友誼和真情,從而願意與他人進行交往與合作。

資訊科技課一人一機的格局很容易讓學生互相隔離,學生在完成作業時,缺乏其他學科中的討論氣氛,完成作業後,常去玩遊戲。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對班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了解後,對他們進行自由組合和教師協調的分組,以小組為學習的基本單位,進行生生合作、小組協作的學習方式。通過小組成員的協作學習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集體協作能力、人際關係處理能力,培養他們的團隊精神。

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小組成員先經過討論確定需要做的事,然後各自分工。小組長負責協調,遇到困難先在小組內尋求幫助,小組自己解決不了,再向其他小組成員或教師求救。在這一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資訊素養,鍛鍊了語言表達能力,還讓學生學會表揚、欣賞他人的成果,共同分享小組合作成功的喜悅。

作為一名學生,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學會善於與人合作,要能組織、協調各種力量。因此在計算機教學活動中,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與人共事的協作精神,比如,在教學內容告一段落時,給學生布置有一定難度的任務,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內完成,然後組織交流、討論,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任務可以是收集有關計算機發展、應用的資料,總結某一軟體的使用方法,編排乙份班級小報,解決其它學科的問題等。

任務應該有趣味性、難度適宜、有利於計算機的學習使用。例如我們在講到frontpage時,讓學生自由分組,最多五個人,完成乙份**並茂的班級小報,結果學生自由組合並且分工合作在很好,對於有困難的小組教師可根據情況進行必要的指導。最後每乙個小組都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當然有的活動可由教師根據學生的掌握計算機的程度搭配分組,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另外,為了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創造精神,根據我學校的具體情況積極開展,進行「手拉手」、「一幫一」互助學習小組,讓學習較好的同學來帶動學習計算機興趣不足成績差的學生,使他們既有計算機技術方面的長進,又有政治思想方面的提高。同時,為了培養學生課外作業要獨立完成,積極思考,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和創新精神,還可組織課外興趣小組,集體的競賽活動,並由學校開辦的業餘電腦科技活動課。

廣泛吸收學生參加,要求興趣小組的成員之間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四、在網際交流中強化網路道德

從表面上看,是教師在課堂中組織不當,監控不力造成的。從深層次分析,是學生缺乏資訊取捨能力,自我控制的能力還十分低下。

資訊高速公路的開通,使知識的傳播更加快捷,但是由於青少年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沒有形成,所以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主要表現為:消極的思想、黃色**或**、不負責任的言論、聳人聽聞的「新聞」等。這些都對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產生巨大的危害,嚴重影響其健康成長。

這就要求計算機教師要注意採取防護措施,首先要安裝防護軟體。其次要給學生提供一些好的建議和**,第三教師要和學生建立網路溝通,例如e-mail、部落格、bbs等形式。教師在利用網路時一定要注意提高學生對有害資訊的識別能力和抗干擾能力,注意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

總之,在中學資訊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是一項長期的、反覆的、循序漸進的工作。教師要深刻理解教學大綱,從教材實際出發,充分挖掘教材的基礎上,課內課外有機結合,在教學中自然而然地滲透,讓學生在學習資訊科技的過程中,拓展視野,開闊胸懷,同時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讓知識教育與品德教育有機結合,全面完成中學計算機教學的任務。

資訊科技課的設計與反思

課題作者及工作單位 基本資訊 在word中建立 小學資訊科技課 內蒙古通遼市庫倫旗茫汗蘇木中心小學韓旭生 教材分析 插入 這一課時通過製作電子報刊導讀欄的任務完成建立 使學生理解在生活中使用 表達文字資訊的意義。本課時學習的是在word文件中插入 錄入文字及簡單的調整和修改 在第一環節插入 前要讓學...

小學資訊科技課「用教材教」的實踐與思考

用教材教 是新課程改革提倡的重要理念,同時也是一種操作策略。具體到小學資訊科技教學,如何實現由 教教材 到 用教材教 的轉變?在此,筆者擬談談個人的實踐與思考,以求教於廣大同行。一 用教材教,首先是尊重教材,不迷信教材。新課程使我們明白教材只是一種資源,並不需要我們照本宣科,但也不等於我們就可以完全...

小學資訊科技課的課型

六盤水市第二實驗小學201109 201112資訊科技校本培訓 左常辰1 以識記理解為主的課型 1 課型簡介 以識記理解為主的課型是通過讓學生了解 認識 理解 記憶與資訊科技相關的概念 常識 裝置等,掌握資訊科技的基礎知識,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2 主要任務 計算機組成 視窗組成 基本命令選單 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