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教師角色和教學方式的反思

2023-01-29 11:39:03 字數 917 閱讀 4849

作者:張秀梅

**:《新課程·教師》2023年第04期

語文教學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具有豐厚的人文底蘊,具有無盡的研究價值。作為一名一直參與新課程改革教師,筆者在教師角色、課堂教學方法等方面做了一些思考,並達到以下的認識。

一、民主但不棄權

英國教育學家洛克在他的著作《教育漫話》中指出,師生關係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新課程下的教師必須放棄「話語霸權」「情感霸權」「價值霸權」,而時下的一些教師生怕自己不民主,放棄了在課堂上應該扮演的角色,應盡的職責,讓學生盡情地隨意。課堂上到處都是你想學哪段就學哪段,你想怎麼讀就怎麼讀,說得不好也得說好,有了缺點不敢指出,生怕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難道語文培養的是隨心所欲、蠻橫自大、嬌弱易碎的花瓶嗎?

平等並不意味著棄權,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實施者,學生成長的促進者。他(她)的一言一行影響著學生,影響著整個課堂。白居易說:

「感人心者,莫乎先情。」作者流淚,讀者才能受感動;教師有熱情,學生才會被感動。學生狀態的最終根源在於教師。

二、開放但不虛化

課程標準指出,語文學科的性質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語文要課內外結合,樹立大語文思想,語文學習強調綜合化。有些教師在實踐的過程中,往往是外來的東西佔據主流,課堂上唱、跳、演、畫、辯等形式層出不窮。各種各樣的形式讓語文課有了盎然生機,但是熱鬧的課堂就等於學生有了好的收穫嗎?

許多教師花費了大量的精力來設計活動,課堂上熱熱鬧鬧,課文被棄置一邊,一堂課下來對文字的解讀浮光掠影,學生沒有思考的時間,沒有學習運用語言的時間。再加上教師缺乏有價值的隨機點撥,不能有效引導學生思維的方向,結果課堂只是空洞的熱鬧,語文課聞不到語文味。

筆者認為,這些形式非常重要,語文需要新鮮的活力,明亮的色彩,多種多樣的味道。但是語文課還是應該抓住語言文字品味語言、感悟形象,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培養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文字是主幹,形式是枝葉,應將多姿多彩的形式與語文的本位結合起來,讓形式為解讀文字服務。

對當前教師教學反思的反思

作者 梁冬冬 師道 2014年第02期 曾經有人談到,乙個人或許工作20年,如果沒有反思,也只是一年經驗的20次重複,除非善於從經驗教訓中吸取教益,否則就不可能有什麼長進。實踐告訴我們 教學反思對教師職業成長的影響作用是巨大的。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因此,教學反思的天地...

觀《美麗的大腳》後對教師角色形象的再反思

作者 萇光錘阮曉莉 中國教師 2011年第15期 電影 美麗的大腳 講述的是中國西部貧困山區的乙個農村女教師張美麗的平凡而感人的故事。影片開篇就呈現出 死亡 的場景,讓人深感悲憐的震撼。乙個缺水 沒錢 黃沙漫天的村莊,主人公張美麗忍受著失夫失子之痛,承受著巨大的人生苦難。但她沒有就此消沉,卻從中悟出...

對課堂學習方式的反思

1 自主 與 自流 你喜歡學哪一段?你想先學什麼?你想怎麼學?讓學生自讀課文 自定學習內容 自選學習方法已是當今閱讀課上的 流行曲 的確,它能高揚學生的主體精神,是物本向人本的提公升,是認識活動到生命活動的提公升。然而凡事都有個度,當新的課文還沒有成為學生產生強烈閱讀慾望的 誘因 學生還沒有對閱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