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內比教學」課後反思

2023-01-29 02:48:05 字數 2825 閱讀 9368

分數乘法這一單元學習的主要內容有:分數乘整數、分數乘分數以及解決有關簡單的實際問題。其中分數乘法(一)的主要內容是求幾個相同分數的和,將分數乘法與整數乘法溝通,並探索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分數乘法(二)的主要內容是求乙個數的幾分之幾,將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加以擴充套件;分數乘法(三)的主要內容是分數乘分數的意義及計算方法。

在教學如何引導學生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時,我進行了一些思考。一、分數乘法的教學中,在書寫順序中應該不區分被乘數與乘數。

小學數學第一學段學習乘法的認識時就取消了乘數和被乘數的區別,3×5既可以解釋為3個5,也可以解釋為5個3,學生借助具體情境認識到乘法是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本冊教材第2頁第1題:乙個**佔一張彩紙的1/5,3個**佔這張彩紙的幾分之幾?

教學時,通過溝通不同解決方法之間的聯絡(**、加法解、乘法解),將整數乘法遷移到分數乘整數,理解題目的意思就是求3個1/5的和是多少?),讓學生列式可以是1/5×3也可以是3×1/5。然後運用分數乘整數的意**釋計算的過程,使學生理解計算的道理,初步感知挖掘數學概念本身方法的重要性。

又如:教材第5頁:小紅有6個蘋果,淘氣的

第1頁共5頁

蘋果數是小紅的1/2,淘氣有多少蘋果?

教學時,通過直觀圖引導學生理解題目的意思後(6個蘋果的1/2是3個蘋果),要有意引導「求淘氣有多少蘋果,就是求6的1/2是多少?」再通過另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把每個蘋果都平均分成2份,淘氣是6個1/2,也就是6×1/2或1/2×6,從而用6×1/2或1/2×6兩種列式方法解決了問題。

最後,再引導學生比較兩種不同的理解,從而拓寬了分數乘法的意義。也讓學生初步體會到求6的1/2是多少?可以用6×1/2解決也可以用1/2×6解決。

二、注意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分數乘法中隱藏的數學意義。

書寫順序中不區分被乘數與乘數,更要求我們在教學中一定要注意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情境描述中隱藏的數學意義!因此,通過具體情境,來呈現對分數乘法意義的多種解釋,幫助學生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則顯得重要。如:

上面所講教材第2頁第1題:乙個**佔一張彩紙的1/5,3個**佔這張彩紙的幾分之幾?教學時,一定要讓學生明白是求3個1/5的和是多少?

,雖然,學生列出1/5×3或3×1/5解決了問題,但一定要讓學生理解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又如:剛才所舉的例子:小紅有6個蘋果,淘氣的蘋果數是小紅的1/2,淘氣有多少蘋果?

當學生用6×1/2或1/2×6解決了問題後,一定要有意讓學生明白:本題情境可以理解為求6的1/2是多少?從而讓學生體驗到求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計算。

三、要讓學生從多角度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在避開具體的情境下,要讓學生從多角度理解分數乘法的

第2頁共5頁

意義。如:1/5×3(3×1/5)表示的意義可以是求3個1/5的和是多少?求1/5的3倍是多少?或者把3縮小到原來的1/5實際上就是求3的1/5是多少?等。

又如:求3的1/5是多少?列式解答可以是1/5×3也可以是3×1/5。

關於分數乘法的以上解釋,並不是哪一種解釋是正確的,重要的是對於乙個數學概念,我們應該盡可能多地讓學生認識到不同的解釋,這對於發展學生的數學概念是非常有益的。

我在教學分數乘法(三)時,繼續採用「數形結合」的數學方法,幫助學生達成以上的兩個數學目標。對於課堂中的「**活動」沒有直接放手,這是因為學生對「求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分數乘法意義的理解還不夠深刻,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分為三個層次:(1)、引導學生通過用圖形表示算式,再用算式表示圖形,深化「求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分數乘法意義,感知分數乘分數的計算過程。

(2)、以3/4×1/4為例,讓學生先解釋算式的意義,然後用圖形表示這個意義,最後在根據圖形表示出算式的計算過程,這樣做的目的是通過「以形論數」和「以數表形」的過程是學生鞏固分數乘法的意義,體會分數乘分數的計算過程。

(3)、學生運用數形結合的方法獨立完成教材中的試一試,進一步達成以上目標,並為總結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積累認知。整體教學的效果很好。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有了一下的認知:

1.數形結合的思想在本單元教學中的滲透和其作用。

第3頁共5頁

由於分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的道理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不是很容易,所以利用圖形使抽象的問題直觀化,在本單元教學中就顯得尤其重要了。縱觀教材,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也有著不同的層次,例如分數乘法前兩節課中是利用具體的實物圖形,幫助學生從具體問題中抽象出數學問題;在分數乘法第三節課中是利用直觀的幾何圖形,幫助學生理解分數乘分數的計算道理;接下來的分數乘法應用中,我們還將利用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分數乘法應用的問題;使用的圖形越來越簡約體現了教材對數形結合思想滲透的乙個過程。數形結合的過程不是簡單的抽象變為直觀的過程,而是抽象變為直觀之後,再從直觀變為抽象,也就是要講「以形論數」和「以數表形」兩個方面有機的結合起來,只有完整的是學生經歷數與形之間的「互動」,才能使他們感知「數形結合」,才能使他們能在解決問題時自覺地應用「數形結合」的方法。

2.對學生探索過程的理解。

在本單元的教學目標中,「探索」是乙個關鍵詞——「結合具體的情境,在操作活動中,探索並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探索並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這是由數學目標中「數學過程」「問題解決」兩個維度決定的;同時「探索」的過程也是達成「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的重要途徑。

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進行對數學知識的探索活動,要根據不同的材料和背景採用不同的策略才能達到是活動有效的目的。例如在本單元的分數乘法(一)中,由於學生有比較堅實的整數乘法意義的基礎,所以對於探索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和計算法則的探索

第4頁共5頁

完全可以讓學生獨立進行。而在分數乘法(三)中,由於學生剛剛認識「求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分數乘法意義,並且用圖形表徵分數乘分數的計算過程比較複雜,因此採用「扶一扶,放一放」的策略就比較妥當了。具體的講就是:

教師通過簡單的具體事例進行集體引導,這便是「扶一扶」。再通過具體的探索要求幫助學生嘗試著探索比較複雜的例項,這便是「放一放」。

第5頁共5頁

課內比教學課後須反思

鍾祥四中寧家明 本學期學校開展了 課內比教學 活動,我也深入到課內比教學這項活動之中,聽了不少老師的數學課,使我深有感觸,收穫頗多。現結合自己教學的實際,談談自己在教學反思方面的點滴體會。教學反思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後,以文字的形式對自己的課堂教學活動過程的一種記錄方式。教師往往要通過反思來體察自己和...

課內比教學反思

超越教材,讓學生思維飛翔 沙市區的經典誦讀全區乃至全市聞名。在此背景下,我每天讓學生背一首詞或一首曲,目的是積蓄學生的文化底蘊。我認為這是超越教材的基礎。作為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面臨的相同老大難問題是 如何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每乙個語文教師都應反思一下,古人早就認識到 腹有詩書氣自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

課內比教學反思

結合學生基礎,放完一遍,學生沒聽懂,從他們的表情可以看得出來,又放第二遍,第三遍檢查答案,第四遍複述。再讓學生pairwork,進行1c。並讓學生act out.第三個環節writing.介紹你喜歡去的三個地方。必要時給學生提供幫助,待寫完後讓學生相互評價。推薦學生將所寫的內容讀出來,共同評價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