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袋麥子》教學反思之二

2023-01-28 13:30:08 字數 1154 閱讀 9060

《三袋麥子》是西師版小語第五冊中的一篇童話,通俗易懂但又含義深刻。主要講了土地爺爺分別送給小豬、小牛、小猴一袋麥子。小豬收到麥子迫不及待地幾天就吃完了;小牛留著慢慢吃,第二年還剩半袋;小猴把麥子全種下地,第二年收穫了好多麥子。

在教學時,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的:

1、指導學生精讀,讓學生通過關鍵詞句來理解課文,體會人物形象。引導學生把自己當作課文種的人物,把文章讀得有滋有味。如學生在閱讀小豬開心地喊道:

「太棒啦!我最喜歡吃白面饅頭和烙餅啦!」這句話時,我說,想著你們平時開心的樣子,來讀讀這句話,把小豬開心的樣子讀出來!

學生讀得非常投入,開心!教學中我採用多種形式的讀,訓練學生的默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

2、注重啟發式教學,提出問題與學生交流。如讓學生說說土地爺爺對三個小動物的反應與評價有什麼不同?說說小豬,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贊成誰的?

為什麼?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應該是不難的。

小猴、小牛、小豬三種不同的處理辦法,代表了三種不同的價值取向(或人生態度),顯得都有些不近情理。所以在教學種,我尊重學生獨特的體驗與感受,讓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在討論種獲得正確的價值取向。

學生在回答如果自己對麥子的處理方式時,有的說:「我想麥子可以吃一半,種一半,這樣既可以先吃到,還可以收穫許多麥子!」有的說:

「我想邀請小豬和小牛一起種,讓他們也有吃不完的麥子!」有的說:「我想收穫很多麥子以後,我會把麥子作為禮物送給其他的人,讓別人也有機會去享受播種和收穫的喜悅!

」……多麼善良的孩子!多麼精彩的發言!學生能主動對三種小動物不同的處理方式進行整合,取長補短,互相滲透,補充創新,相得益彰。

3、讓學生演課本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把文中描述性的語言轉化為人物對話,不僅是對課文中的語言進行內化的過程,也是口語交際的訓練,是即興口語表達的鍛鍊,是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表演讓學生的能力從多方面得到提高,讓學生在自主實踐中,輕輕鬆鬆地學習語文,提高語文素質。

當然,在堂上也有很多不足,就像教研室黎主任所說的,板書有些多,既有黑板的板書,也有多**的板書。我自己也深有體會,如在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時,完全可以利用已經寫好的黑板粉筆板書進行回顧、概括,而不需要多**再把課文三個畫面呈現了一遍。我們總希望能夠盡善盡美地把自己所能想到的呈現給學生,結果卻顯得有些重複囉嗦。

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注重提高課堂效率,設計要簡約有效,真正做到不搞花架子,簡簡單單教語文,扎扎實實求發展。

《三袋麥子》教學反思

以下是關於童話故事 三袋麥子 的教學反思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本課要求一節課認識8個字。我採用領讀 車 摘蘋果遊戲等趣味性很強的活動,使學生輕鬆愉快地認識了漢字,真正做到了寓教自樂。三袋麥子是一篇童話故事,講了土地爺爺送給小豬 小牛 小猴各一袋麥子,小豬把麥子磨成麵...

三袋麥子教學計畫

三袋麥子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通過充分朗讀,讀通讀順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精讀課文第二部分。2 學會本課12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練習書寫。教學重點 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三個小動物對麥子不同的處理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匯入,揭示課題,引出三袋麥子的童話。1 遊戲匯入 上課...

《三袋麥子》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三袋麥子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 能正確 流利地朗讀課文。2 學會課文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 初步感知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清課文層次。教學重難點 1 朗讀課文 2 初步感知課文,理清課文層次。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匯入新課,揭示課題 1 談話 同學們喜歡童話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