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因生成更精彩一節語文閱讀課的教學反思

2023-01-28 04:12:08 字數 2286 閱讀 9388

案例:在講授《放棄射門》一課時,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很濃,完全被文中「足球隊員福勒為了不傷害對方守們員西曼的身體,毅然放棄射門」這一高尚行為感動著,課堂完全按照我事前預設的方案進行著。我也挺得意:為了上好這節課,我上網查資料,做課件,向足球愛好者諮詢有關足球比賽的知識……看來,功夫還沒有白費。

按照預設的思路,我又提出了乙個新問題:「如果此時你是福勒的教練,或隊友,或球迷,當福勒放棄射門的瞬間,你的第一反映會是什麼?」同學們紛紛發言:

「如果我是他的教練,我會情不自禁的向他豎起大拇指!」

「如果我是他的隊友,我會大聲的告訴他:福勒,好樣的!」

「如果我是他的球迷,我會更加喜愛他!」

我很滿意大家的答案,因為這正是我預料之中的。

忽然,乙個學生發表了不同的意見:「如果我是福勒的教練,我會非常氣憤!」他語氣堅定的說「賽後我會狠狠地批評他!他這種行為是極不負責任的,是義氣用事!」

「是呀是呀,他放棄射門是為了出風頭,沽名釣譽。他這樣做太自私了,他一點也沒有顧全隊友的感受!」

一些同學受他的啟發,也有了新的見解。

我愣住了,一時語塞。我怎麼也沒有預料到學生們會有這麼多想法。同學們看著我,我沒有象往日那樣把自己變成乙個裁判,在兩種意見之間作出裁決。

因為此刻,我的腦海裡突然湧出了前幾天看過的一篇文章《課堂的預設與生成》,哦,這不就是新課程提倡的不僅要重視預設性課程,更要重視生成性課程嗎?

於是我說:「同學們善於思考,勇於發表自己的見解,真是不簡單!這樣吧,大家就這個問題討論討論。」

「老師,我不同意他們的觀點。如果福勒射門,球是進了。可是,西曼的生命就有危險,難道進球要比人的生命更重要嗎?」

「你要知道,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本該贏的乙個球就這麼草率的放棄了,福勒的良心對得起誰?」

「可是如果福勒射門,西曼就會受重傷,也許西曼他這輩子就不能再踢球了!這樣的後果,福勒就能安心了嗎?」

「我查過資料:西曼在這次比賽之後的兩年內,他在國際足球賽場上射進了大約三十幾個球,如果當年福勒**門,西曼還能有這麼大的貢獻嗎?」

正當雙方精彩地辯論著,這時乙個聲音傳過來:「老師,發表一下您的高見吧!」

瞧,課堂上新的問題又生成了。竟「敢」向老師挑戰。

我不慌不忙的說:「對任何問題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認為:對足球比賽來講,射門是一種美,但放棄射門、保全生命同樣是一種美!」

我接著說,「如果我是福勒的教練、隊員、或球迷,在看到福勒放棄射門的瞬間,我的第一反映是:不!福勒!你太讓我失望了!你毀掉了我們奪冠的機會!」

說道這,我故意停頓了一下,看到了很多皺起的小眉頭。

突然,我話鋒一轉,「然而,西曼不顧一切撲球的動作閃進了我的眼裡:危險!西曼太危險了!我的想法在瞬間變了:福勒,好樣的!你不愧是我們的優秀球員!」

隨即,我聽到同學們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

反思:乙個問題引起了學生們的一系列的思考、討論,最後引發了一段段精彩的辯論,真可謂一「題」激起千層浪。

如果我對課堂上隨機生成的問題不是順學而導,以學定教,而是像以前一樣草率地否定學生的答案,課堂上就不會出現上述那精彩的一幕:學生的情感就不會在碰撞中得以昇華;個性就不會得以張揚;視野就不會得以擴大;智慧型就不會得以提公升;創新意識也不會得以發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學是預設與生成、封閉與開放的統一體。」「預設」是課前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法等的預先設計;「生成」是新課程倡導的乙個重要的教學理念,它是指在具體的教學中,因學情的變化,對目標、內容、過程、方法的適當調整。

一直以來,我們都有這樣體會:因為擔心學生的思維無法控制,擔心完不成教學任務,影響教學效率,故而把課堂事先設計得環環相扣,井然有序,學生在教師設計好的「套路」中安靜地學習,「順理成章」地直達目的地,而當課堂上突起波瀾超出了「預設」,我們不是含糊其詞就是不予理睬。

其實課堂上出現偏離「預設」情況,這正是學生的個體意識、直接或間接經驗等的體現,正是學生與老師、與文字碰撞而得出的自我解讀,其中不乏有價值的成分。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智慧型、情感、個性、創新意識等都在提公升,這是比任何預設的目標更為可貴的資源。我們若能敏銳地捕捉到有價值的因素,通過富有智慧型的教學策略,重構課堂,必定會生長出一些比「知識」更有再生力的因素。

所以當課堂並未按照我們預設的思路進行時,我們應該從容不迫地順學而導,接納學生即興生成的問題,並以此為火花,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個性思維的熱情,鼓勵、引導學生豐富、完善自己的認識。

即使課堂按照我們「預設」的思路進行時,我們也應該在與學生互動中創造課堂即興「生成」的機會,拋掉自己是權威的化身,和學生一樣是閱讀的參與者,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使學生全身心處於放鬆的狀態,他們的靈感才會激發出來,他們才有創新的衝動,才會有「豁然開朗」,「怦然心動」、「浮想聯翩」的美好境界,進而他們的智慧型、情感、個性、創新意識才會提公升。

我們的課堂應該是「預設與生成」的和諧體。

課堂因評價而更精彩

作者 黎凌曾桔芳 新教育時代 教師版 2017年第32期 摘要 教學評價是一門藝術,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優秀教師,首先你要學會評價學生。新課程標準下,如何讓語文課堂因評價而精彩,主要從運用方法和評價主體兩方面進行闡述。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評價課堂教學 教學評價是一門藝術,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優秀教師,首先你...

如何讓課堂生成更精彩

作者 金花 課外語文 教研版 2014年第02期 摘要 讓課堂生成更精彩,教師應該把預設與生成有機地融合起來,用精心的預設為精彩的生成留白,在充分預設的基礎上及時捕捉生成的契機,進一步達到預設的目標,尋求兩者在課堂上的和諧。關鍵詞 課堂教學 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 g632 文獻標識碼 a 教學中,教...

生成,讓課堂教學更精彩

新牟小學劉桂花 老師,我還有更好的方法。老師,我有補充。老師,我發現書上錯了。課上,教師常常面臨著學生如此的挑戰 課上,學生開始有自己的主見,不願跟著老師設定的思路走。教學實踐告訴我們,跳出備課設定的思路,靈活應變,尊重學生的發現,課堂會因生成而變得美麗。正如葉瀾教授曾所說的 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