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六單元教學反思

2023-01-28 04:12:02 字數 3604 閱讀 4826

鄉下人家(教學反思)

《鄉下人家》是篇寫景的文章,我一直認為寫景文章不大好講,不好講的原因在於寫景的文章需要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感悟,領悟到文字所描述的景象,讀出自己的感受,因此,本課設計我努力突破這一點,抓住重點詞句,運用多**、豐富多彩的語言體會景象。每講一部分,每體會一部分,就朗讀一下中心句,產生回環往復,不斷加深理解的作用。另外,本設計還努力突破寫景文章只是就景講景的窠臼,而是通過「是誰創造了這些美景」這個問題,指向勤勞、善良的勞動人民,讓整篇文章景中有情,景中有人,情景人相融。

牧場之國(教學反思)

《牧場之國》這篇文章生動形象地展現了有水之國、花之國、牧場之國美譽的荷蘭的田園風光,課文有如一首意境優美的散文詩,側重描寫了作為牧場之國的荷蘭那種寧靜悠閒的情趣和意境,讓人徜徉在這種意境中,留連忘返。

本文是略讀課文,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採取以學生自讀自悟為主的方式,讓學生充分感受牧場之國荷蘭的特點。教學伊始,我首先讓學生讀懂閱讀提示,根據閱讀要求初讀課文,認識生字,了解課文內容。再引導學生認真地讀書,在有所感悟的基礎上,我拋磚引玉,提出乙個問題「牧場之國荷蘭留給你怎樣的印象,你是從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讓學生充分交流。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從白天和夜晚兩個方面,抓住課文中景物描寫的重點句,說得頭頭是道。接下來,我請學生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有感情地讀給大家聽,在讀的過程中,我除了適時作有感情朗讀指導外,還相機結合重點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如作者寫牛、馬、羊、豬、雞在碧綠草原上的活動,既是對自然景色的描寫,也體現了荷蘭以畜牧業為主的特點,更突出了動物與環境與人和諧的統一。

然後我再從寫法上指導:「你喜歡文中的哪些語句,為什麼?」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語言的優美,領悟文中擬人、比喻手法的妙處。

文中處處流露出作者對荷蘭牧場,尤其是對生活在其中的悠然自得的牛、馬、羊、豬、雞這些家畜家禽的喜愛之情,只有真正融入文字,才能有感情地讀出來。因此,在教學時,我注意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感受語言的特點,感悟荷蘭牧場的美,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彷彿自己也置身於荷蘭動物與自然和諧相處、遼闊無際的牧場上,正在欣賞著優美的畫卷,被眼前的景致所陶醉,發出「這就是真正的荷蘭」的由衷感慨。

特別是文中四次出現「這就是真正的荷蘭」,在充分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生能層層遞進地讀好這四句,達到了人文統一的效果。

最後,在學習資料袋這一環節中,我讓學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風車之國的**和文字資料,再適時通過多**課件向學生展示一幅幅如詩如畫的**,學生再一次為荷蘭的美傾倒,教室裡「哇——哇——」的讚嘆聲不絕於耳。本次課,收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古詩詞三首(教學反思)

經過撰寫教案,充分的備課,踏上了磨課之旅。在研磨的過程中,發現了許多問題。第一次試教,按照設計好的環節來一步步實施課堂,然而效果並不理想。

主要問題有:環節的設計過多過雜,有些重點不突出;古詩指導有些生硬;時間的分配也不太合理。導致產生以上問題的原因是沒能做好充分的課堂預設,教學環節的設計還沒經過仔細的推敲。

在進行自我的教後反思和聽取備課組老師的意見之後,再次修改教案,調整教學環節,明晰了必須抓重點,有詳略,以古詩的朗讀為主,在讀中去理解,在理解的過程中感悟。先抓後放,讓學生一步一步來讀好古詩,理解古詩。

認識到不這些缺陷與不足之後,便開始了重新的備課。在第二輪的磨課後,效果明顯的比第一次好,然而還是發現有部分孩子未能充分進入課堂,回答問題不積極,動手寫的時候又寫不好。在聽取聽課老師的意見之後,總結原因主要如下:

一、對學生的評價不到位。

主要問題集中於古詩的朗讀指導和古詩的詩意評價不到位。對於學生互相的評價欠缺引導,導致這一環節有些走過場之嫌。

二、教學語言不夠豐富。

總覺得自己的課堂教學語言比較貧乏,欠缺生動。特別是指導這一類描寫田園風光的古詩的時候,老師富有詩意的語言往往能讓學生專注於課堂,自然地融入詩情畫意當中,然而,這一點還是做得遠遠不夠的。

三、時間的安排有些不合理。

設想中的課時安排應該是第一首25分鐘,第二首15分鐘。然而在實際的課堂操作中,前面花的時間卻過多,直接影響了第二首詩的教學,學生的自學時間得不到保證,自然教學效果就要打折扣。

針對上述不足,我又進行了第三次的研磨,在過程中,對自己的語言進行了加工潤色,也就重點展開教學,使每個教學環節更加緊湊;精心的每乙個提問環節,打磨自己的語言,利用幻燈和**等多種輔助工具。帶著充分的準備,最後一輪的磨課。最後呈現出來的課堂果然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非常的高,真正進入了課堂,積極的參與討論。

這時,我才充分認識到,只有經過充分的課堂打磨,才能找出自己課堂上的不足,進而改進不足,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通過這一系列的課堂打磨和聽課評課,既提高了我的自我反思和教材解讀能力,又讓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從而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

麥哨(教學反思)

《麥哨》是語文第八冊第六組的一篇略讀課文。本組教材圍繞「走進田園,熱愛鄉村」這一專題進行編排,表達了作者對鄉村田園生活由衷的熱愛、讚美與嚮往。本文作者滿懷喜悅之情描寫了盛夏時節鄉間田野裡即將豐收的景象和孩子們在其間無拘無束地玩耍嬉戲的情形,展現了鄉村孩子天真、純樸、可愛的形象,全文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情趣。

揭題時,我選用了這樣一幅畫面,碧空白雲下,一片金黃的麥地,麥浪滾滾,無邊無際。這樣純美的畫面一下子吸引了孩子的眼球,令他們眼前一亮,帶給他們乙個全新的感覺,激發他們的情感。在整堂課上,我以課文的主情景圖作為背景,結合文字內容,給孩子們展示五彩斑斕的田野圖畫,展示豐收在望的麥田圖,以及豐滿的麥穗的特寫圖。

這些形象生動的畫面不僅啟用了孩子們內心的美感,更為孩子們理解語言文字,感悟文字之美,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

這篇課文以麥哨的聲音為線索,開頭設疑。接著重點描寫了湖畔割草的孩子們生活的自然環境和他們遊戲的情形。最後再次以歡快柔美的哨聲作結。

全文首尾呼應,行文流暢,意韻悠長。我也想創造乙個麥哨縈繞的課堂,在此中引領孩子們感悟語言文字。

我從課題麥哨引導到學習直接寫麥哨的段落,通過讀讀、吹吹,讓孩子們真切地感受到它的歡快、悠長。接著,「尋著聲音走進田野」,欣賞了田野優美、喜慶的豐收美景後,我這樣說道:當這充滿生機,充滿活力的田野展現在我們眼前時,無論是誰都不禁會用麥哨吹奏起心中的讚美之歌。

整堂課從哨聲起,又從哨聲中結束,洋溢著濃郁的鄉間生活情趣。這樣的設計將麥哨與課文內容緊密結合,不僅使我的課堂節奏首尾呼應,流暢舒緩,而且也潛移默化地告訴孩子們,麥哨聲中就包含了孩子們幸福的童年,無拘無束的生活,包含著他們的笑聲、多姿多彩的生活。所以在文末,這「歡快,柔美」僅僅指麥哨嗎?

孩子們的理解水到渠成。

這篇課文語言生動優美,排比比喻、擬人手法運用得形象傳神,既有畫的意境美,又有**的韻律美。細細讀來,這篇課文無論是文章的題目、布局構思,還是修辭手法的運用,都不失為學生揣摩文字、領悟文章內涵的藍本。

我把品味文字的重點放在田野美景這塊。先是通過圈畫詞語,讀讀這些詞語,感受色彩的美感。接著抓排比句,享受田園豐收樂。

最後重點品味麥穗段,主要是利用插圖來幫助孩子咀嚼品味文字。我又利用插圖啟發學生想象「微風拂過,麥穗輕輕晃動身子,你彷彿聽到什麼」,孩子有的說:我看到沉甸甸的麥穗壓彎了麥稈,像在向農民伯伯致謝呢。

在表達中,學生的情感與教材的情感進行碰撞、交融,學生入情入境、活躍而投入,使整個教學過程充滿生機與智慧型,語文課也就上出味來了。

在整堂課中,我帶領孩子欣賞美圖,品味文字,朗讀抒情。而最能引起孩子共鳴的是鄉間的遊戲生活。鄉下孩子們的遊戲跟我們的不同。

他們因地制宜,玩得都是天然的遊戲。他們不需要陀螺,不需要紙牌,在草地上隨便打幾個滾,和夥伴們摔次跤,或去河裡遊一圈,就能快樂好一陣子呢。所以讓孩子們借助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象編寫鄉村孩子在草地上的遊戲過程,讓靜止的畫面活動起來。

四年級下冊語文第六單元作文

鄉村景色 清晨,一絲微風徐徐吹來,沁人心脾!鳥兒站在枝頭歡快的歌唱,讚美著美麗的清晨 荷葉上瑩的露珠嬉戲地滾動著 花兒綻放出笑臉,向我點頭打招呼。我徜徉在綠茵茵的田野間,眺望遠方。你看,山澗裡,岩石下,兩三束桃花,四五支杏花,想點燃的火炬。不正引逗這你,召喚著你,是你不願收住腳步,繼續去尋找嗎?再往...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作文

8篇范文 第六單元習作指導 看圖作文 勝似親人 這次習作有兩個內容供選擇 一是看圖作文,一是寫生活中的真實故事。兩者任選其一,給學生以自主選擇的空間。看圖作文,要求學生觀察 勝似親人 這幅圖畫,並根據畫面內容展開想象,寫一篇習作。教學時,首先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畫,看看圖中有哪些人,她們在做什麼,然...

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教案

19 鄉下人家 課型 講讀課文 教學目標 1.認識 簷 飾 等五個生字。會寫 棚 飾 冠 等十四個生字。正確讀寫 裝飾 和諧 等詞語。2.正確 流利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了解課文內容,走近鄉下人家,感受田園詩情。3.帶領學生品味優美語言,積累精彩句段。4.圍繞 走進田園,熱愛鄉村 開展一次綜合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