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讓課堂教學更精彩

2023-01-31 13:06:07 字數 1714 閱讀 7896

新牟小學劉桂花

「老師,我還有更好的方法。」「老師,我有補充。」「老師,我發現書上錯了。

」……課上,教師常常面臨著學生如此的挑戰;課上,學生開始有自己的主見,不願跟著老師設定的思路走。教學實踐告訴我們,跳出備課設定的思路,靈活應變,尊重學生的發現,課堂會因生成而變得美麗。正如葉瀾教授曾所說的:

「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

在教學「角的初步認識」這一內容時,為了讓學生在充分的直觀感受的基礎上理解「角的大小變化與角的兩條邊的長短無關」這一教學難點,我首先引導學生用兩根紙條和一顆圖釘做乙個活動角,做完後,我讓學生舉起手中的角按要求變大,變小,學生都能按要求去做,這樣就使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很直觀地感受到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課似乎上得很順利。當我拿著同學做好的大小相同的兩個角展示時,因為課前我讓同桌準備的硬紙條的長度是不同的,所以當兩個活動角的兩條邊完全重合時,乙個角的兩條邊短,乙個角的兩條邊長。

學生有的說兩個角一樣大,有的說兩個角不一樣大。看來,教學難點還沒有解決。我用剪刀把這兩個角的邊剪得一樣長,剪掉後問:

「現在兩個角一樣大嗎?」學生都同意一樣大。「再注意觀察,現在兩個角一樣大嗎?

」我把兩個角的一條邊重合,只活動其中乙個角的一條邊。讓學生觀察:現在兩個角還一樣大嗎?

讓學生觀察後感知:這個角兩條邊張開得大,這個角就大,兩條邊張開得小,這個角就小。最後讓學生再討論:

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有沒有關係呢?到這時,有的學生仍然不是很明確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的關係。我有些失望,想個什麼辦法讓學生能更明白呢?

我把目光投向了學生。突然,我發現有個學生舉起了小手,他說:「老師,我有方法證明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的長短無關。

」我心中暗想:「你能有什麼辦法呢?」但我還是說:

「好,你來講給大家聽。」這個孩子下來後,用兩隻胳膊組成了乙個角(乙隻胳膊平放,另乙隻胳膊做舉手狀,組成了乙個直角,他邊做邊說:「兩隻胳膊這樣放就組成了乙個直角,胳膊向里,角就變小了,胳膊向外角就變大了,而角的兩條邊,也就是我們的胳膊,並沒有變長呀。

」孩子有理有據的回答讓我眼前一亮,這是多麼富有創造的想法呀!孩子精彩的表現博得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掌聲過後,我不失時機的引導:

「同學們,除了兩隻胳膊可以組成角外,我們身體的哪些部位還可以組成角?」有了小男孩的領路,學生的思維被開啟了。有的說,乙隻胳膊也能組成角,邊說邊舉起了右胳膊,以胳膊肘為頂點,胳膊前臂向前向後運動,向後角變大,向前角變小,但胳膊的長短並沒有發生變化;還有的說,相鄰的兩個手指頭也能組成乙個角,邊說邊伸出右手的中指和食指,然後讓兩個指頭靠近再張開,以此來表現角的大小變化與兩個指頭的長短無關;還有的同學說,老師,兩條腿也能組成乙個角,邊說邊做兩腿叉開的動作,然後乙隻腳向外挪動,角變大,向里挪動角變小,而兩條腿並沒有因為角變大或變小而變長或變短。

學生樂此不疲地做著由身體創新出來的「角」,變大,變小。在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學生不但漸漸明白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沒有關係,而且對銳角、直角、鈍角也有了更直觀、更深刻的認識。

我為學生能有如此的表現而喝彩,為學生有如此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而感到自豪和興奮,更為我沒有扼殺孩子的創新思維而感到慶幸。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靈動的生命個體,其潛能是巨大的,他們思考問題的方法有時會大大出乎我們教師的意料。作為教師,我們應對此給予積極的支援與鼓勵,即便學生的標新立異打亂了我們原來的授課計畫,也應當如同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那樣:

「真正的教學技巧和藝術並不在於能預見到課的所有細節,在於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之中做出相應的變動。」

2011、6

如何讓課堂生成更精彩

作者 金花 課外語文 教研版 2014年第02期 摘要 讓課堂生成更精彩,教師應該把預設與生成有機地融合起來,用精心的預設為精彩的生成留白,在充分預設的基礎上及時捕捉生成的契機,進一步達到預設的目標,尋求兩者在課堂上的和諧。關鍵詞 課堂教學 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 g632 文獻標識碼 a 教學中,教...

教學反思 讓課堂教學過程更精彩

課堂教學過程是教師有方向 有目標,在開發 彈性化教學設計基礎上,根據客廳上師生互動作用呈現出的多種狀態和具體情境,通過不斷重組 生成 推進的課堂教學過程,教學反思 讓課堂教學過程更精彩。而教學需要教師的精心預設,沒有預設的教學是草率的 盲目的教學,是教師對教學不負責任的表現 同時課堂也需要精彩生成,...

詞語教學讓課堂更精彩

月光曲 聽後記 怎樣在閱讀教學中突出詞語教學,怎樣深入挖掘詞語的特點,正確處理詞語,是我困惑不解的問題。今天,聽了張華毓老師的 月光曲 一課,其對詞語的獨特處理,對詞語內涵的深入挖掘,充分展示出老師高超的教學功底和深厚的文學修養,使我嘆為觀止。第二學段的詞語教學,在課標中要求孩子應該 能聯絡上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