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堂因巧問生成而精彩

2022-10-04 07:09:03 字數 4984 閱讀 1063

【摘要】課堂提問是通過師生相互作用促進思維、引發疑問、鞏固所學、檢查學習、應用知識實現教學目標的教學行為方式。課堂提問是課堂最常用、最普遍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在課堂教學中,乙個好的問題往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個性特徵,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在教學過程中,並非所有的課堂提問都能都達到預期的目標,如何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是目前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結合教學實際,就提高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及一些具體的做法進行**。

【關鍵詞】數學課堂;課堂提問;設問;有效性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提出:「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而數學課堂教學實質就是師生雙方共同設疑、質疑、釋疑、解疑的過程,是以問題解決為核心展開的。

精彩的數學課堂是可以通過預設而生成,關鍵是課堂提問要有效,要問得巧。有效的課堂提問能夠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到促進學生思考,激發求知慾望、發展思維、及時反饋教學資訊、提高資訊交流效益、調節課堂氣氛、培養口頭表達能力的重要作用。然而在教學過程中,並非所有的課堂提問都能都達到預期的目標。

因此,提高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顯得尤為重要。下面,本文就結合教學實際,談談數學課堂提問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具體做法。

一、當前數學課堂提問教學存在的幾個突出問題

1、問題過於氾濫,流於形式,造成大部分學生沒有思考餘地,缺乏積極有效的思考。當前絕大多數教師都已認識到「滿堂灌」的危害,都在有意識地轉變這種教學方法,但又出現了另一種現象:有不少的數學課堂,其整堂課的教學內容幾乎都以問題的形式出現,教學時教師頻頻發問,為數不多的優生就來「和」,表面上教學順利、氣氛熱烈,實質上把大多數學生放在「聽眾」席上。

教師為了完成整堂課的教學內容,經常在多數學生對問題的思考還沒完成時,就由少數已經基本完成的學生加以回答,這種做法,非但不能調動大部分學生的積極性,反而容易讓一部分學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另一方面,有些學生的表述能力比較薄弱,在回答問題時表述不清楚,此時,有些教師就會打斷學生的回答,或者老師代為回答,或者換其他的同學進行回答,這種做法,容易造成回答問題的學生的自卑心理,還可能造成其他同學想回答又不敢回答的心理。這也是在課堂提問當中,常常出現回答的學生總是固定的那麼幾位的乙個原因。

這種做法比教師的「滿堂灌」危害更大。

2、設問比較隨意,針對性不強,問題缺乏趣味性和思考性。一些數學課堂設問沒有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缺乏趣味性和啟發性,留給學生思考和**的時間太短,學生無法進行有效的思考和交流;問題不太明確,或與本節內容無關或涉及面大或太空洞,針對性不強,學生不知所云無從說起;問題過於簡單直白、生硬,不假思索簡單問答,缺乏思考性,容易使學生養成輕浮態度和懶漢思想。課堂上如果教師的「問」不能引起學生的「思」,那就等於白問,或者不如不問。

因此,有效的數學課堂提問要圍繞教學目標和任務,精心設疑做到有的放矢。

3、問題缺乏層次和坡度,不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

我們在聽課中發現:一些數學課堂的提問沒有針對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思維能力,沒有找準問題的切入口,問題缺乏層次和坡度。心理學認為,人的認知水平可劃分為三個層次:

「已知區」、「最近發展區」和「未知區」,人的認知水平就在這三個層次之間迴圈往復,不斷轉化,螺旋式上公升。問題太易,則提不起學生的興趣,浪費有限的課堂時間;問題太難,則會使學生失去信心,不僅無法使學生保持持久不息的探索心理,反而使提問失去價值。善於提問的老師,把問題設計在「已知區」與「最近發展區」的結合點,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形象到抽象,層層遞進,使各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使學生理解層次不斷深入,逐步實現由知識向技能的轉化。

4、設問的時機把握不當,提問的物件沒有及時因人而異。課堂提問的時機是預見性的,如當教學到達關鍵處時,當教學到達疑難處時,當教學到達矛盾處時,都是呈現問題的好時機。而起決定作用的是學生當時的思考和學習的實際狀態,因此提出問題的最佳時機是生成的。

如果沒有充分預見和把握提問的最佳時機,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就會大打折扣。在選擇學生回答問題時,應該面向全體,因人而異。難度較大的問題由優生回答,一般問題讓中等生回答,較容易的問題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回答,比較專業的問題讓這方面有特長的學生回答。

力求每乙個學生都有得到老師提問的機會,且每乙個問題對於回答的學生來說都屬於跳一跳才能摘到的蘋果。增強學生的信心,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數學課堂巧設疑問的一些有效做法

1、設問要激趣,能激發學生主體參與。設問有趣味性、挑戰性,引人入勝,深入淺出,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積極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興趣是課堂提問的第一要素。

因此,教師要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角度去設計問題,用科學、生動的語言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從而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例如,在講授「平方差公式」時,創設如下教學情境引入新課:在一次智力搶答賽中,主持人提供了兩道題:

(1)21×19=?(2)103×97=?主持人話音剛落,立刻有乙個學生搶答說:

「第一題等於399,第二題等於9991。」其速度之快,簡直就是脫口而出。同學們,你知道他是如何計算的嗎?

你想知道其中的奧妙嗎?這一情境的創設,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引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為新課的引入和學習做鋪墊。

2、設問要清晰明確,富有邏輯性和啟發性。在教學中,如果提出的問題比較空泛、發散,學生容易跑調,很難引入學習的正軌,造成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白白浪費寶貴的教學時間。因此,設問應清晰明確簡潔,應避免不規範、冗長或模稜兩可的提問,要讓學生一聽就知道問的是什麼,以及期待何種回答。

由於學生的思維正處於發展階段,在思考問題時往往不全面或遺漏某些條件,得出片面結論;在學習新知識時,不善於循序漸進把握住重點。因此,教師所設計的問題要能夠啟用學生思維,使學生的思維空間不斷擴充套件。其次要優化思維程式,循序漸進,使提問具有啟發性。

例如,在講授「積的乘方」時,設計如下幾道問題:計算下列各題,並說說你的解題思路,你是用到什麼法則的?(1)計算 (2b)5。

(2)計算 (3x3)4。 (3)計算( —3x3y2)3。 (4)計算23×53 。

(5)計算 212×512。 (6)計算 0.1252011×(—8)2010。

教師在這裡有序的追問和啟發,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設問要圍繞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和關鍵,講求實效。提問要有預見性,要遵循「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的原則。每一堂課都有乙個主題內容,根據這堂課的主要內容,設計出緊緊圍繞主題的問題,可以使學生的思維集中在這一主題上展開。

老師不能追求表面的熱鬧和淺層次的師生互動,使課堂提問流於形式,表面上看有問有答,形式上熱熱鬧鬧,實際上提問的問題缺乏實用價值。所以問題必須有學習價值,有啟發性,引發思考和**,引起對所學內容更深層的思考和把握,讓人回味無窮,能激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例如,在講授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過程中,教師就要抓住「為什麼要除以2?

」這個最有價值的問題來組織每個環節的教學,突破這個難點,當這個問題得到解決後,學生對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面積之間的關係也就能很好地理解、掌握了。

4、設問要有層次,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能激發不同層次學生的思維。數學教學的過程是學生思維活動的過程,學生的認知活動總是按照一定的程式來展開的,所以課堂設問要有層次,提出的問題要有普遍性,能引起大多數學生的思維共鳴,要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從而促進學生的有序思考,要圍繞核心問題的解決,設計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層層深入環環相扣的階梯式問題。例如,在「整式」教學中,有一道題:

有n個藍球隊要進行單迴圈比賽,問總共要比賽多少場?教學時可把原題拓展,設計成有層次的題組。

(1)3個隊進行單迴圈比賽,每個隊要比賽多少場?一共要比賽多少場?

(2)4個隊進行單迴圈比賽,每個隊要比賽多少場?一共要比賽多少場?

(3)5個隊進行單迴圈比賽,每個隊要比賽多少場?一共要比賽多少場?

…(4)n個隊進行單迴圈比賽,每個隊要比賽多少場?一共要比賽多少場?

通過分層設問,降低難度,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都有收穫,然後層層啟發,突破難點,最終使問題得到解決。

5、設問要有科學性,有利於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課堂提問既要講科學性又要講藝術性、創造性。 教師提出的問題,要問得開竅,問得「美」,能夠啟迪學生的智慧型,積極思考,主動探求知識,活躍課堂氣氛,揭示教材內在聯絡,引導發現新知識等等,這需要老師做有心人,精心設計問題,把問題設在重點處,關鍵處,疑難處,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每一根神經,就能極大的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例如,在「多邊形內角和公式的探索」的教學中, 可以設計如下問題:

(1)把下面多邊形按照由乙個頂點作對角線分割成三角形。

(2)由上面分割成的三角形可得,四邊形分割成______個,五邊形分割成______個,六邊形分割成______個,由此規律發現,十二邊形分割成______個,n邊形分割成______個。

(3)討論:分割成的三角形的度數和多邊形的內角和有怎樣的關係,為何會有這樣的關係。(4)填表:

由此可得n邊形的內角和公式為

學生在這一活動中經歷了如何由若干個特例歸納出其中所蘊含的一般規律的探索過程,由此理解乙個問題是怎樣提出來的、乙個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乙個結論是怎樣探索和猜測得到的。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體驗了數學知識「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的過程;從長遠看,學生獲得了一種不可量化的、長效的、終身受用的能力。

6、設問要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和空間。教師在設計疑問時不能過濫,要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思考,如果時間過短,學生思考問題不透徹,達不到教學效果。同時也要提供乙個空間,讓學生有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在**知識形成的過程中,在與同學交流交流討論中,不斷感悟,加深理解,使學生的思維由淺入深,步步深入,所學的知識深深植入腦中,從而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大化。

7、設問要面向全體,因人而異,並能正確評價。「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在選擇學生回答問題時,應該面向全體,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

對待學生的回答,教師應該給學生充分的信任,認真傾聽學生的表述,讓學生感覺到教師對學生回答的尊重。對學生的正確回答或接近正確的回答,要予以肯定並進行表揚,對於不完整或錯誤的回答,也要從尊重學生的角度出發,找出積極因素,要樹立學生的信心,作出正確的評價。實踐證明,這樣因人施問對培養各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對破除中差等生對提問的畏懼心理有很好的效果。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既要重視「問」,又要問的「巧」,課堂設問必須精心設計、觸動「神經」,把學生引領到探求問題的忘我境界,不僅使學生達到開發智力、培養能力的目的,而且使學生對學習數學產生信心和勇氣,從而增強數學課堂的有效性。

讓數學課堂因生成而精彩

山西省沁源縣實驗小學樊麗蓉郵編 046500 186 摘要 數學課堂教學是乙個動態生成教學資源的過程,用好課堂生成性資源是促進課堂精彩的必須。每乙個課堂動態資源的生成過程都是師生 生生之間的一段情感交流過程,是一種對生活的體驗過程,是一次智慧型火花碰撞昇華的過程。教師只有在教學中善於把握機會,創造性...

讓課堂因學生而美麗,教學因生成而精彩

教學的本質是促進學生的生命發展,課堂學習過程就是學生生命成長的歷程,這正如新課程標準所說 要讓學生在豐富的情感活動中獲得豐富的認識和情感體驗 學生是富有個性的生命體,他們的生活背景不同,認知個性不同,課堂上孩子們會以自己獨特的視角觀察問題,他們看問題的角度會各俱情態。因此,教師首先要對課堂生成資源有...

課堂因學生而精彩

小組競學模式下的 自主 合作 在新課程改革 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下如何尊重學生 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是我們需要 的課題。今天結合小組競學課堂教學模式,談幾點我們的做法,僅供參考 一 弄清基本概念 何謂自主?何謂合作?何謂 1 自主 自主就是通過課前的預習和課堂上的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