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個性化閱讀凸顯學生的個性

2023-01-27 18:57:03 字數 1076 閱讀 1283

作者:張維新

**:《語文教學與研究(綜合天地)》2023年第05期《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該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但是就目前的閱讀教學的現狀來看,課堂大部分問題的設計都是由教師代替完成的,即「以教師的閱讀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學生提出問題多是在教師的問題解決之後,往往也是極個別的學生有疑而問。究其根源,是長期以來教師問、學生答的教學模式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導致了學生質疑意識和質疑能力的缺失。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學生,沒有給學生以獨立的思考空間,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發展,沒有給他們發言的機會。

為了改變這種不利於學生發展的做法,我進行了一些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嘗試。

一.讓學生自主閱讀,還原主體地位

現代閱讀理念把教學過程看作是一種對話過程,閱讀教學就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學習的主體地位的交往,才是真正的平等交往。對於學生的學習來說,教師要發揮的是主導作用,而不是替代作用。

教學過程中的對話意味著學生主體性的凸顯、個性的表現、創造性的解放;如果不能讓學生把閱讀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長、發展有機聯絡起來,學生就很難有自己的體驗,很難走進文字的深處,領悟作者的情感,受不到心靈的震撼,那麼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也就失去了它的本質和意義。《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

可見,閱讀教學的結果就是看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形成怎樣的創意思考,擁有怎樣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這是閱讀教學的關鍵所在。閱讀教學要給學生提供「內化知識技能」的時間和空間。要以學生自讀為主,把讀書思考的權利還給學生。

教師要少講,教師的首要任務不是講授課文,而是引導學生學習。每個學生都是乙個獨特的個體,學生的個體品質豐富多樣,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品質,用欣賞的目光看待每乙個學生,做到既能與活潑開朗的學生心心相通,又能與深沉嚴謹的學生絲絲默契,張揚學生個性,而不能以教師個人的性格傾向去評議審視學生。讓學生擁有學習的主動權,給他們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法,自己安排學習時間的機會。

引導學生個性化閱讀

二 感悟文字 個性化閱讀的基礎 閱讀教學不僅是讓學生解讀文字,而且要讓學生實現自我建構,在受到情感薰陶 思想啟迪 審美樂趣 文化積澱 語言發展的同時,實現對文字的超越,在歷史與現實的溝通中,在文字立意和內容的視角轉換中讀出新意,讀出有創意的感悟。這句話啟示我們,讀者的感悟體驗只有根植於文字,才能超越...

讓學生在個性化閱讀中快樂成長

當我看到到新課標有關 閱讀教學的本質就是對話 對話是實現個性化閱讀的重要途徑 這些觀點時,我不禁想起當年我組織學生學習 心聲 一課生動的課堂情形,現在回想起來,不禁深有感受 成功的課堂得益於先進理念的指引。在新課標精神指導下,精心設計教學主要環節,在閱讀教學中成功的運用對話,保證學生有自主表現和發展...

教師閱讀 解讀學生個性化閱讀

解讀學生個性化閱讀 三袋麥子 教後感 三袋麥子是一篇童話故事,講了土地爺爺送給小豬 小牛 小猴各一袋麥子,小豬把麥子磨成麵粉,做成了各種各樣的食品吃了 小牛把麥子儲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則把麥子種下地,一年後收穫了滿滿一囤麥子,個人採用了不同的處理方式,結果是不一樣的。學生對這篇課文有濃厚的興趣,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