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筆記1至5章

2023-01-17 16:42:03 字數 5196 閱讀 6059

第一章:教育與教育學

第一節教育的發展

一教育的概念:

《學記》(全世界第一部教育論著):「教者也,長善而救其失者也。」(長善救失)

荀子:「以善先人者謂之教。」

許慎《說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做善也。」

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最早將「教育」一詞連用)

斯賓塞:「教育就是為美好生活作準備。」

杜威;「教育即生活。」

謝弗勒《教育的語言》把教育定義區分為三種:

規定性定義—作者自己認為的定義

描述性定義—回答「教育實際上是什麼」的定義

綱領性定義—回答「教育應該是什麼」的定義

(一)教育活動是人類社會獨有的活動

利托爾諾《各人種的教育演變》中認為教育在動物界中存在。

沛西能《教育原理》中認為教育是一種與動物界共享的自然行為。

教育是人類獨有的一種社會實踐活動:

首先,動物的「教育」是一種基於親子和生存本能的自發行為,而人類的教育是一種複雜的社會活動。

其次,動物界沒有人類這樣高階的語言、符號系統。而人能夠將經驗類化,並將其傳遞。

再次,動物的教育也基本上隨著生理的成熟而結束,而人的教育則絕不會止於生理的成熟。

因此,教育是人類社會特有的活動。

社會性是人的教育活動與動物所謂「教育」活動的本質區別。(填空,選擇)

(二)教育活動是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

教育是人類通過有意識的影響人的身心發展從而影響自身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

教育活動具體實施者是人類的代表,教育活動的物件是人,教育的目的是影響人的身心發展與人類的發展。

教育要使受教育者身心發展達到這樣乙個程度:能夠自己對自己施加教育影響,從而影響自身的發展。

教育的性質是中性的。影響既包括正面影響也包括負面影響。

(三)學校教育是一種專門的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

教育系統不僅包括學校教育,亦包括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

學校教育自出現以來就一直處於教育活動的核心,因而學校教育又被稱為:「狹義的教育。」

含義:學校教育是由專門人員承擔的,在專門機構—學校中進行的目的明確,組織嚴密,系統完善,計畫性強的以影響學生身心發展為直接目標的社會實踐活動。

學校教育的特點:

第一:學校教育具有可控性。首先表現為學校教育的目的性,其次表現為學校教育的組織性和系統性。

第二:學校教育具有專門性。首先表現在學校教育是通過受過專門訓練的教育--教師實施的。其次學校教育具有專門的場所和裝置,再次受教育者是以學習為專門任務的學生。

第三:學校教育具有相對穩定性。穩定的各類教學資源,穩定的校園文化。

(四)教育概念的擴充套件—大教育觀的形成

保羅·朗格朗《終身教育引論》指出,教科文組織應贊同「終身教育「的原則。

埃德加·富爾《學會生存》中提出未來社會是「學習化社會」。

「終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終身、教育」三個基本術語為基礎。

終身教育的特點

從時間上看,終身教育是一生連續性的教育過程。

從空間上看,要求利用學校、家庭、社會機構等一切可用於教育和學習的場所。

從方式上看,終身教育要求靈活運用集體教育、個別教育、面授或遠距離教育。

從教育性質上看,既要求有正規的教育與訓練,也要求有非正規的學習和提高。

教育不再侷限於那種必須吸收的固定內容,需要學會如何表現自己,如何與別人交流,如何探索世界。

大教育觀就是基於「終身教育」思潮和「教育社會」、「學習化社會」設想之上的一種教育觀。

二教育的歷史形態(分類是重點)

(一) 依據教育的正規化程度劃分

1 非形式化教育是指在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中進行的教育,沒有固定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也沒有穩定的教育內容,活動場所和設施。

2 形式化教育主要指定型的實體化教育。

3 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規教育。學制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徵。

4 非制度化教育思潮。庫姆斯,伊里奇,他們提出構建學習化社會的理想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體現。

(二) 依據實施教育的機構劃分

1 家庭教育:指乙個人在家庭這個特殊社會結構中所受的教育。

特點:家庭教育具有啟蒙性,隨機性和經驗性,個別性。

2 社會教育:是指除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外的一切社會文化機構或團體對社會成員的教育。

特點:物件的全民性,地點的廣泛性,內容的實用性,時間的終身性,形式的開放性。

三類教育的關係:

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是對學校教育的補充的完善。家庭教育為學校教育打基礎,學校教育指導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有廣泛而強烈的滲透性,對學校教育有重要影響。

(三) 依據教育在不同歷史階段的存在方式劃分(重點)

原始社會教育,古代社會的教育和現代社會的教育。

三教育發展的歷史階段(重點)

(一) 原始的教育形態。

人們之間相互交流,達成某種默契,並注意模仿別人,這可看成是最早的教育。

特點:1 教育和生產勞動、社會生活具有融合性。

2 教育具有原始性。目的單一,內容貧乏,方法簡單。

3 教育具有同一性。內容同一,物件同一和目的同一。

(二) 古代社會的學校教育形態(重點)

1 學校的產生原因

第一:生產的發展,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為學校的產生提供了物質上的準備。

第二:統治階級對人才的需求,為學校的產生提供了社會條件。

第三:文字的產生和文化的發展,為學校的產生提供了現實條件。

2 古代學校教育的特點:(簡答,與現代教育對比)

第一:學校教育與生產勞動相脫離

第二:學校教育為統治階級所壟斷。

奴隸社會我國最早的學校設立「庠」「序」「瞽宗」「辟雍」「泮宮」

奴隸社會西方:斯巴達和雅典

唐代:六學二館

第三:學校教育的內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學科和治世之術,有明顯的保守性。

我國奴隸社會:「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斯巴達:軍事體育

雅典:「文雅教育」軍事和體操訓練,更注重文法學校,弦琴學校。

我國封建社會:「四書」,「五經」,以及天文,醫學知識。

西歐教會:「七藝」(文法,修辭,辯證法,算術,幾何,天文,**)

西歐教育特點:宗教思想,神學處於全部學科的「王冠」位置。

第四: 教學的組織形式主要是個別教學,教學方法主要是灌輸與死記,同時也注重在實踐中學。

第五:教育的象徵性功能佔主導地位。

第六:出現專科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的萌芽。

我國最早東漢末年「鴻都門學」。西歐最早雅典時的弦琴學校。

(三) 現代教育形態

1 現代教育的特點:

第一:現代教育具有鮮明的生產性

第二:現在教育逐步走上了大眾化道路。(2023年普魯士頒布「強迫教育法令」。)

第三:現在教育內容日益科學化

第四:班級授課製成為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

第五:現代教育形成了比較完備的教育系統。

2 現代教育發展的趨勢(簡答)

教育終生化,教育社會化,教育生產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國際化,教育現代化,教育多元化。

第二節教育學的發展

一教育學的研究物件和任務

(一) 教育學的研究物件:

定義: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揭示教育規律的科學。

(二) 普通教育學的任務

兩大任務:

1 教育學的理論建設

第一:批判和繼承傳統的教育理論

第二:學習和消化西方教育學理論。

第三:學習相鄰學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

第四: 總結和昇華教育實踐經驗。

2 教育學的實踐運用

第一:教育學要為個體身心的全面發展提供某種規律性的東西,提供一些具體實施的原則和方法。

第二:教育學還必須為當代中國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提供必要的理論論證和解釋。

第三:普通教育學還必須研究如何使教育理論迅速而有效地在實踐中運用的問題。

二教育學的產生和發展(重點)

(一) 歷史上的教育學思想

1 中國古代的教育學思想

孔子《論語》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個性的差異主要是後天形成的。

「有教無類」,以「仁」為核心和最高道德標準,主張「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主張「博學於文,約之以禮」。教學內容基本為詩、書、禮、樂。

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啟發」一詞由此而來。

墨翟:「兼愛」,「非攻」,認為「親知」,「聞之」,「說知」是獲得知識的三種途徑。

道家:「道法自然」

戰國後期:《禮記》中的《學記》是我國古代教育經驗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著作。

2 西方古代的教育學思想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

蘇格拉底問答分為三步:1 蘇格拉底諷刺 2 定義 3 助產術

柏拉圖《理想國》,「洞喻說」

亞里斯多德是古希臘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著作《政治學》。他注意到了兒童心理發展的自然特點,主張按照兒童心理發展規律對兒童進行分階段教育,提倡對學生進行和諧的全面發展的教育。

古羅馬昆體良《論演說家的教育》是西方歷史上最早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著作。

總體上來說,教育學在他的初級階段是跟政治、倫理、哲學、文學乃至宗教思想混雜在一起的。

(二) 教育學的建立與變革

1 教育學學科的建立

捷克「教育學之父」誇美紐斯《大教學論》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學專著,它高度評價了教師的職業。

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愛彌爾》,首先開拓了以個體身心發展與教育相互關係為專題的教育研究領域。

德國康德,第一次將教育學列入大學課程。

瑞士裴斯泰洛奇《林哈德和葛篤德》,認為教育的目的在於按照自然的法則全面的,和諧的發展兒童的一切天賦力量。

洛克《教育漫話》,《人類理智論》中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說」,認為兒童的心靈如同「白板」,天賦的智力人人平等。

2 規範教育學的建立

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普通教育學》被教育史上譽為第一部規範形態的教育學,標誌著教育學已開始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該書以實踐哲學與心理學為基礎,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規定了教學的明了、聯想、系統、方法四個步驟,強調了教學的教育作用。

強調教師的中心地位,課堂教學的中心地位,教材的中心地位。形成「三中心」的特點。

德國福祿培爾《人的教育》(幼教,學前教育),重視遊戲和勞動在教育中的作用。

斯賓塞《教育論》,強調實用學科的重要性。

拉伊和梅伊曼「實驗教育學」。

美國哲學家和教育家杜威,實用主義教育理論,著作為《民本主義與教育》,以實用主義哲學為指導,以兒童為中心,以經驗為基礎,以活動為主要手段。主張「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是經驗的改造和改組,「學校即社會」,主張「從做中學」

教育學筆記

學習教育學要注意哪些問題?要注意掌握一些基本的教育概念 命題或原理。要注意掌握一些教育概念命題或原理背後的理論假設。要注意理論結合實際。要注意廣泛地閱讀教育書刊。1.教育學的概念 教育學 這個名詞在我國基本上有三種含義 一是指所有教育學科門類的總稱 二是指一種課程名稱,在這個意義上,教育學 是個個師...

《教育學》個人筆記

一教育學的認識教育學研究任務 教育定義,教育要素 教育者 學習者 教育環境 教育學的萌芽 獨立形態教育學的產生與發展20世紀以來教育學的發展 教育活動的結構教育系統的結構 教育與教育學 教育學的產生與發展 二教育的概念 教育 定義的型別教育概念的內涵與外延 教育的結構與功能教育的結構 教育及其產生與...

葉瀾《教育學》筆記

第一章緒論 教學目的要求 由教育學是一門怎樣的科學?為什麼要學習教育學?怎樣學好教育學?三個問題貫穿緒論。通過本章教學,使學生掌握教育 學校教育的概念 教育學的研究物件 教育學的產生與發展概況 學習研究教育學的意義和方法。從而對本課程有個系統的認識。1 教育 學校教育的概念。2 教育的外部規律與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