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生素質發展的多元化評價研究

2023-01-17 10:33:04 字數 4730 閱讀 8830

《中職學生素質發展的多元化評價研究》實驗方案

一、課題的提出:

中等職業教育自80年代初期建立以來,已經歷了高峰期和平穩發展的階段,隨著近年來高等教育大規模擴招和中國加入wto對職業教育的發展要求,正在改變群眾及其子女的教育期望,職業教育需要根據這些變化適時地調整培養模式,創新對學生的評價方式,才能適應學生不斷追求多元化發展的要求。

我國中等職業教育儘管有了多年的辦學經驗,但是在學生評價方面,除了增加學生所學專業的相關技能等級鑑定以外,其他方面基本上沿用了普教的做法。這種評價方式由於目標的單一,方法的唯量,功能的偏移,已成為學生全面發展、個性發展的桎梏。中職教育的終極目的是為社會輸送合格的勞動者,這就要求發揮評價的導向功能,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使他們學有所長,學有所成,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這就必須改變長期以來重終結性評價輕形成性評價、重知識評價輕技能評價、重分數評價輕能力評價、重領導教師評價輕學生自我評價的現象,促進評價的多樣化,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動力,又使學生有了表現他們的個體意識、能力和態度的機會。

(一)、職業教育和現狀需要創新學生評價方式

1、職業中學學生的文化基礎和知識結構等個性特長呈現多樣性和層次性招生資料顯示,職業中學近年來招收學生的文化基礎知識存在著多種層次。對2023年至2023年職高生源的中考成績統計表明:中考成績達300分以上的學生人數佔招生人數的23%,200—299分的學生佔54%,200分以下的學生佔23%。

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認知能力、動手能力、知識結構等個性特長也呈現出多種型別。有的學生理論知識強,但動手能力較弱;有的學生理論知識弱,但動手能力有很大優勢。

面對參差不齊的生源,如果僅以考試成績認定學生合格與否,勢必會增加基礎薄弱的學生的畏難情緒,扼殺他們求學的積極性。

2、統一化要求加大了課堂管理難度和學生流失率。

學生知識結構和學習興趣不同促成了學習需求和發展方向的多樣化。有的學生對理論性學科有較濃厚的興趣,但在技能訓練方面比較薄弱;反之,有的學生對理論性學科興趣較弱,但對動手操作性課程興趣濃厚。如果教師仍按統一化的標準要求所有學生,不能處理好學生興趣、需求與教學內容的協調性,就不能很好地調動所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勢必造成課堂難於管理。

同時,這也不利於激發學生優勢特長的進一步發展,易於造成學生的大量流失。因此,針對學生實際創新評價方式,有利於發揮學生優勢特長,突出學生個性,促進學生成才,以此留住我們的學生,以此吸引更多的學生。

3、統一化的教學內容加大了學生畢業後對口就業的難度

職業中學「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培養教育同21世紀我國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的具有全面素質和職業能力的,直接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中等應用型專門人才和勞動者」。

勞動力市場需要有熟練技能的專門人才和勞動者,而職業中學由於開設課程內容較多,要求標準統一,形成大而全的局面,隨之而產生「全而不實」的不良後果;學生接觸的知識面多,但沒有專長和熟練的技能。這就加大了學生畢業出口時專業對口難度,學生對口就業率一直較低。

上述現狀,需要我們改變對學生的評價方式,不以試卷作為評價學生合格與否的唯一依據,而把專業技能、個性特長等納入學分制評價,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自信與定位,讓他們學有所獲、學有所長。

(二)、職業教育的特點能夠創新學生評價方式

1、找回自信,消除厭學情緒的必要性。

2、突出專業特色,提高動手能力的重要性。

3、具體培養目標的多樣性。

4、面向市場,自主擇業的適應性。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

在中職學生文化知識基礎參差不齊、個性特長和學習需求多樣化的情況下,實施評價方式改革,是提高教學質量,發揮學生優勢特長,發展學生能力,促進學生成才,促進職業教育發展的有效途徑。因此,開展中職學生素質評價方式創新研究,以此形成有效、科學、完整的評價,有很高的應用和推廣價值。

《中職學生素質發展的多元化評價研究》是針對傳統的「一張考卷定優劣」的評價觀念和模式進行改革的一種實踐性應用性研究,試圖通過評價方式的改革促進教師教育,促進不同層次的學生能找到自己的定位。這種研究既可促使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質量,又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滿足當前教育改革的需要,探索出職業教育學生學業的評價標準,讓職業教育得到完善和發展。

三、 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中職學生素質發展的多元化評價研究的基本內容是順應「教育為人民服務,學校為學生著想」的理念,重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創新學生評價方式,認真把握好「合格與特長」、「就業與公升學」的不同要求,對學生素質實施發展性評價。

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是:

1、學分制研究

2、專業技能評價研究

3、個性特長評價研究

4、學科學習評價研究

四、課題研究的重點難點

(一)、重點

形成科學、有效的學分制評價體系,以學分制為總納建立專業技能評價體系、個性特長評價體系和學科學習評價體系,並有效地貫徹實施。

(二)、難點

1、形成科學、合理、有效的學分制評價體系。

2、專業技能、個性特長評價的有效實施。在加大對學生的專業技能、個性特長評價比重的過程中,對教師素質、能力有較高的要求,也需要教師投入大量精力和時間,需要教育者有較高的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

五、理論依據

1、人本管理理論

人本管理理論認為,人既是管理的物件,更是管理的目的。在管理活動中必須堅持一切從人的實際出發,充公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達到提高效率和促進人不斷發展的目的。人本管理理論的核心是尊重人、關心人、培養人、激勵人。

隨著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學生在自願接受中職學校提出的有關要求和條件的基礎上,繳納一定的學習培養費用,接受中職學校提供的教育服務,同時也有權要求學校提供適合自己發展的培養條件。學生從教育物件轉變為教育服務的物件,學校成為乙個提供服務的主體,學生的權利必須得尊重和保證。為此,在對中職學生實施評價時,必須突出以學生為核心、為主體的思想,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多元化的評價中找到自信,得到發展。

2、期望理論

人都是具有潛能的,每個學生只要給予適當的機會,他們是樂於學習和工作,並迫切尋求自我發展的。一旦中職學生在多元化評價中找到了各自的發展目標,他們就能自我控制、自我指導去為實現目標而努力,從而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發展。

3、多元智慧型理論

多元智慧型理論認為,人類身上具有程度不同的七種智慧型,分別是語言智慧型、數學邏輯智慧型、空間智慧型、**智慧型、身體運動智慧型以及從屬於個人智慧型的人際關係智慧型和自我認識智慧型。每個正常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擁有其中的多項技能,人類個體的不同在於擁有技能的程度和組合不同。

多元智力理論主張對學生的評價要在實際生活及學習情景中進行,從多方面來觀察、記錄、分析和了解學生的優點和弱點;允許學生用多種方式展示其發展情況;對學生在各個領域表現的評價,應該允許變通,在某個領域的優秀操作可以彌補在其他領域的不足;教師在評價的基礎上,設計出適合學生特點的課程、教材、教法和評價標準,幫助學生揚長避短,發揮潛力。

六、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課題方案的提出、論證、制定

2、行動研究法:多元化評價方式的實施

3、經驗總結法:**的撰寫

4、問卷調查法:學生興趣愛好、評價反饋等情況

七、研究原則

1、主體性原則:學生的主體意識、主體能力、主動參與是實施評價不可替代的途徑,研究中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2、開放性原則:指把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自評與他評的方法結合起來,實行評價內容、評價手段的開放,充分尊重個性差異,實現多元化評價。

3、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八、研究步驟

1、第一階段:研究準備階段(2023年9月—2023年4月)主要任務:問卷調查,收集、整理開展研究前的各種資料資料;培訓實驗教師。

2、第二階段:論證立項階段(2023年5月—2023年8月)主要任務:申請立項,撰寫課題方案,開題。

3、第三階段:研究實施階段(2023年9月—2023年8月)主要任務:探索建立學分制評價體系,以學分制為總綱逐步完善形成專業技能評價體系、個性特長評價體系和學科學習評價體系,並有效地貫徹實施。

4、第四階段:總結鑑定階段(2023年9月—2023年12月)主要任務是:形成課題研究的最終成果,並對課題進行全面總結和鑑定。

九、預期成果

1、形成科學、有效的學分制評價體系,以學分制為總綱建立專業技能評價體系、個性特長評價體系和學科學習評價體系,並有效地貫徹實施。

2、在實驗中積累的原始評價資料,技能特長展示的**,影音資料。

3、在實踐中求得的經驗、方**說、相關**,課題方案、課題總結報告。

實施多元化的評價模式—關於改革我校教學

質量評價模式的思考

內容摘要:本文在討論傳統的教學質量評價模式的基礎上,對本校教學質量評價現狀進行剖析,結合教學質量評價的相關理論提出了對我校教學質量評價模式改革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多元化以學論教形成性教學評價

中等職業教育是職業技術教育的一部分,它為社會輸出初、中級技術人員及技術工人,在整個教育體系中處於十分重要的位置。中等職業學校培養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他們應當具有基本的科學文化素養、繼續學習的能力和創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專業知識和比較熟練的職業技能。

近年來,國家教育部門著力提公升職業教育質量,力求將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提到更高水平,不但適應經濟建設的需要,也為每位學生提供更廣闊的人生發展空間。

要提高教育質量首先就應當完善和改革教學評價模式。。無論採用哪種教學評價模式,應使參與評價的有關各方都基本滿意,且能對模式的一般價值取向達成共識。與高校教育的學術型培養路線相比,中職教育更注重實操技能的培養。

課堂教學內容雖然少不了基礎理論,但卻更著重於鍛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之相對的,中職教師採取的教學活動設計也形式多樣,表現不一。其次中職教育是與社會和市場密不可分的,必須具有與時俱進的特質,根據時期和地域的不同,中職教育的目標也在不斷的變化。

因此中職教學質量評價應具備其特殊性,全面性,和可變性。

學生發展多元化評價體系

一 指導思想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 試行 要求 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 創新教育理論對學生的評價,著重考慮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新思維 創新能力 及創新品格等方面的綜合發展以及與之相伴隨的情感 態度 價值觀形成的評價。不僅應關注基本知識與技能的培養,更應關注個體的進步和多方面的發展潛能,以促其全...

多元化方式評價學生朗讀

新一輪語文課程改革的浪潮早已席捲中國大地,應試教育的模式已經被打破。各種新的理念 新的思想 新的方式已經進入我們的課堂。當然,有了新的理念和模式,隨之而來的就是對學生學習效果新的評價方式,我們告別了以前那種以一次考試成績來評價乙個學生的模式,型課程倡導開放式的評價體系。但是,我們發現,目前在我們的語...

多元化評價促進幼兒創新能力的發展

三 評價主體由一元轉為多元 在以往教育中,對幼兒的評價似乎是教師的專利,幼兒是評價的客體,只能單純地被動地接受教師的評價,這是單向的評價,其實質是忽視了幼兒的主體地位,使幼兒重新又回到機械接受的老路上。因此,為了充分調動其參與意識,我們創造多種機會,讓幼兒參與評價。如果你是老師,你認為這幅畫畫得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