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對學生數學學習進行評價

2023-01-09 02:09:04 字數 5131 閱讀 1723

談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對學生數學學習進行評價_數學**

現在的課堂是一種主動參與、主動發展的課堂,應以主體發展為價值取向的。在公開教學中,我們在評課時,關注地比較多的也是看教師對課堂的調控,對教材的把握,很少會涉及到學生學習評價。如果有,那也無非是說這個班的學生基礎好,思維活躍等。

在新課程理念下,教育起了很大的變化,數學新課程標準中提出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就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評價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也是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下面我就新課程理念下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談一點我個人粗淺的看法。

一、要重視評價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

對學生學習的評價中,在傳統教學中,對於知識的掌握我們通常就看作業情況或上課發言等的情況,而往往會忽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在新課程理念下,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評價,應該考察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是否樂意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學習數學的興趣。我們在一年級課堂教學中常常會看到要求學生拿出學具擺一擺。

如一年級學生學習9加幾的進製加法時,由於學生認知水平的差異,有的學生已經掌握了計算方法,但老師仍然規定每個學生都要用學具擺一擺,9+3=?先在左邊放9個木塊,再在右邊放3個木塊,怎樣移動算出一共是多少木塊,會做的也擺,不會做的也擺,課堂氣氛甚是活躍,殊不知好的同學是出於老師要求的,並非是出於自身意願,不得不擺,奉命操作,無動於衷,失去了借助實物演示**演算法的作用,甚至在鞏固練習階段,已經都能直接計算結果,仍要求學生先擺學具,再寫得數,這樣做不僅是一種流於形式,而且是一種累贅,試問這樣又該如何評價學生呢?「嗯,大家擺得真好,算得都很好。

」用一句這樣的話籠統的加以了評價,又有什麼意思呢?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換一種方式進行教學呢?比如還是9+3=?

同樣每個學生的桌上都有一些小木塊,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設計,教師不要規定要求學生拿出小木塊擺一擺,只需提醒一下,「你們可以用學具擺一擺,算一算,也可以不用。」這對於學生聽來是一種自我的挑戰,是一種主動參與學習的體驗,增強了學生對學習的自信心。好的學生不用學具直接計算結果,差的也能借助學具計算出結果。

這樣的評價是顯而易見的。

二、要及時恰當評價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基礎知識與基礎技能是最基本的教學目標,數學課程標準總體目標中對知識與技能目標闡述如下:經歷將一些實際問題抽象為數與代數問題的過程,掌握數與代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能解決簡單的問題;經歷**物體與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和變換的過程,掌握空間與圖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能解決簡單的問題;經歷提出問題、收集和處理資料、作出決策和**的過程,掌握統計與概率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能解決簡單的問題。我們往往會存在著一種誤區,那就是概念、法則、定理等一些是基礎知識,而知識的運用是一種技能。

其實這樣忽略了學生在**這些數學事實過程中,所取得的經驗和方法對學生來說是研究新知的基礎。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評價應結合實際背景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更多地關注對知識本身意義的理解和在理解基礎上的應用。如對空間與圖形學習的評價,應主要考查學生對基本幾何事實的理解、空間觀念的發展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和初步演繹推理能力的獲得。

「平行四邊形面積」一課,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是要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在評價學生掌握知識時,除客觀評價基礎知識的掌握外,在研究面積計算過程中,所獲取的一些經驗和方法,如平移、剪拼等方法及轉化的思想將是評價的重要內容。

三、要重視評價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體驗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情感和態度包括:能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與求知慾;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鍛鍊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絡及對人類歷史發展的作用,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造,感受數學的嚴謹性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形成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及進行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我們在評價學生的數學學習時,要注意考察學生是否在老師的指導下,參與數學學習,在小組的合作中是否能發表自己的見解、提出質疑,進行小組合作,並選擇恰當的方法進行解決問題。

我曾經和我的學生一起討論過這樣的乙個問題:100名選手進行象棋單淘汰賽,要賽多少場才能決出冠軍。有的學生一一排列,有學生一輪一輪計算,不少同學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陳聰同學說:能不能這樣想,要淘汰一名選手就要進行一場比賽,因此要決出冠軍,就要進行100-1=99(場)比賽。同學們也認為他的解法最妙,我也充分肯定了他的想法。

這時,我就恰當地對他進行了評價:陳聰同學很愛動腦子,他的想法也很好,我們就給陳聰同學的解法取個名,叫「陳聰解法」,大家說好不好?沒等我話說完,大家已經用熱烈的掌聲他表示了祝賀。

這樣的評價,會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會進一步的促進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體驗。在數學學習中,要培養學生大膽質疑,勇於創新的精神,要培養學生在解決問題中,不斷的思考,從最佳的角度去選擇答案,探索數學的奧秘,感受數學的嚴謹。如我和學生一起**這樣的乙個問題:

甲城往乙城運75噸貨物,如果用載重量是5噸的大卡車運一趟要110元,用載重量是2噸的小卡車運一趟運費為50元,請你設計幾種運貨方案,比較一下,哪一種運費最省。設計幾種運貨方案並不難,但要算出所有方案中運費最省的一種,就要看從什麼角度想了。大卡車運一趟要110元,每噸運費110÷5=22(元),小卡車運一趟要50元,每噸運費50÷2=25(元)。

因此,應盡量用大卡車運,75÷5=15(輛)。可見,用15輛大卡車運貨最省。這種在數學學習中體現出的情感態度是我們非常需要評價的,但由於教學行政部門及教師缺乏評價學生情感態度的有效辦法,以及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對這方面的評價積極性不高。

四、評價主體要多樣化

學生、教師、家長是參與評價的三大主體,我們過去偏向於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學生應該是聽從老師的話,這好象是天經地儀的事,如今新課程要實現「以人為本」,教學過程就要體現學生「自主學習、合作**」為主旋律,那麼我們就不能忽視學生的自評和互評,對於學習過程中的一些情感體驗,如是否喜歡數學,學習數學是否有信心,學生感覺是最真實的。由此可知學生的自評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價值的。而數學學習又是乙個合作的過程,在小組合作中,學生所表現的各種素質,他是否積極參與、是否有與眾不同的想法,小組內同學是最有發言權,因此學生的互評也是至關得要的。

家長和孩子之間有著特殊的關係,家長的評價影響力不可低估,由於家長對教學的不了解,他們的評價可能會對孩子的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據報載有一所小學的老師為五年級學生布置了這樣的一道作業:假期,如果你們一家人想到上海旅遊,請制訂三種旅遊計畫,分高、中、低三檔,其中火車票、飛機票、賓館住宿、各景點門票等費用,必須詳細列出,最後根據家庭收入狀況選擇乙個最佳方案。顯然,這樣的題目很具有新課程理念,是一道讓學生動手動腦的作業,是一道與生活聯絡密切的作業,結果很多學生不知所措,家長抱怨學校作業怪,結果有許多作業都是由學生家長包辦。

由此可以看出,對學生的評價,學生、老師、家長三者要缺一不可。在本案例中,家長如果對學校工作了解、支援,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親自體驗數學學習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恰當地進行評價,對學生學會學習是終身受益的。

五、合理選擇評價方法

評價學生數學學習的方法是多樣的,每種評價方式都有自己的特點,評價是應結合評價內容與學生學習特點合理進行選擇,下面我介紹幾種常用的評價方法:

1、課堂中自評、組評、師評相結合

有一位老師在上了《商不變的性質》後,設計了這樣的一組活動評價表:表一(自評)

評價內容

優秀良好

一般猜想、驗證的**能力

對商不變性質的理解

獨立解答習題的能力

表二(小組互評)

評價內容

優秀良好

一般提出問題的能力

獨立**能力

發言的積極性和條理性

小組合作學習的表現

教師設計的這組自評與互評表,不但評知識的掌握,而且評學習的態度、學習的能力等,通過評價,使學生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增強了自信心,為自主**習慣的養成奠定了基礎,很值得借鑑。

2、平**價與期末評價相結合

有些素質,如學生的情感體驗、參與意識、創新意識等,需要教師平時仔細觀察記錄,才能給學生較為公正的評價。有些知識和技能需要學生較為系統地學完一部分內容後才能進行考評,這就需要做到平時與期末相結合進行評價。我的做法是在平時進行分項考查,在期末進行綜合。

在平時為更深層次的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興趣、學習風格等個體差異,在本學期初,我開始實行了一種師生新的交往方式------數學日記,所謂「數學日記」是讓學生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他們對每節數學課內容的理解、評價,包括自己在教學活動中的真實心態和想法。實踐證明:「數學日記」不僅可以作為教師了解學生心理、思維及非智力因素等個別差異的工具,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更是學生進行自我分析、自我評價的新思路。

如我班樓林震同學的每天的數學日記都寫得很好,在學了四則混合計算後的數學日記是這樣寫的:

10月10日星期四晴

今天的數學課上四則混合運算,上課時老師叫我到黑板上去做題,題目是這樣的:(49-49÷7)×15我認為這實在是太簡單了,有括號的先算小括號,(49-49÷7)×15=(0÷7)×15=0×15=0,但是同學們卻說我錯了,老師要我仔細想想,當時我還真不服氣,怎麼會錯呢?我在心裡又算了一遍,還是認為沒錯。

後來經過老師和同學們的討論,原來是錯在要先乘除,後加減,這麼簡單的問題,我怎麼就想不到呢?應該是(49-49÷7)×15=(49-7)×15=42×15=630,我真是太粗心了,以後可不能再犯這樣的錯誤了。今天的數學課,我的收穫真大,我雖然算錯了,但我對自己的表現還是比較滿意,因為我以後就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了,同時,我也感謝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

3、筆試和面試評價相結合

筆試是常用的評價方法,從筆試中可以看出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出學生數學思考和解決問題方面的素質。但筆試的侷限性也是顯而易見的,在筆試中,學生有些想法、有些創意無法用書面表達,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得不到體現,教師也無法從試卷中看出學生的思考過程。面試恰恰可以彌補筆試的缺陷。

4、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

定量評價是目前教師習慣運用的評價方法,定量評價可採用百分制或等級制的方式,如計算10道計算題,做對9道得90分。定性評價可採用等級加評語的方式進行,在評語中應使用鼓勵性的語言,客觀、公正的全面描述學生的學習狀況,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更多地關注學生已經掌握了什麼、獲得了哪些進步、具備了什麼能力、在哪些方面具有潛能,並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使評價結果有利於學生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的進一步發展。

如對一些題目會做,但是作業卻不清楚的同學我在作業本上的評語是:優,如果字跡再清楚一點,你就可以得到一顆星了,希望你繼續努力,相信星會屬於你。果然在以後的作業中,這位同學的作業真的有了很大的進步。

以上是我在新課程理念下對數學學習評價的一些思考與體會,課程改革剛剛起步,學習評價有待於我們進一步的深入研究,本文意在「拋磚引玉」,希望能引起同行的進一步反思!

談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對學生數學學習進行評價

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 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 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就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學生數學學習進行評價的主要目的在於了解其數學學習狀況 進步 現狀 發展趨勢和需要得到的幫助等,以使得教師能夠更科學地從事數學教學 評價絕不只...

談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備課

中圖分類號 g6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 3089 2012 12 0031 02 課程標準與過去的教學大綱有諸多質的不同,從理論到結構都給我們耳目一新之感。它不再包括教學重點 難點以及課時的安排,只提出原則性的教學和評價意見,它不僅為我們提出了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教學目...

新課程理念下的學生數學學習方式指導

摘要 動手實踐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只有把課堂還給學生,把主動權讓給學生,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才會煥發生命的活力。要達到這一目的,教師就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 自主 的活動中,張揚個性,取長補短,共同發展,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慾望,並從中獲得成功與快樂。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