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說課案

2022-12-26 15:57:02 字數 5331 閱讀 3608

三明三中陳斌

各位評委:你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北師大版數學實驗教科書《七年級數學》第五章第四節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第一課時。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分析,教學過程分析,教學評價"這四方面來談談我的設計。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是在對圖形的全等有了一定的認識及學習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後所開始的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的學習。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本章乃至本學期的乙個知識重點,它是學習後面其他的幾何圖形知識的基礎,是證明線段相等、角相等以及兩線互相垂直、平行的重要依據。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使理論作用於實踐更加明顯。

教科書力求創設現實有趣的問題情境,使學生經歷從現實世界中抽象出幾何模型和運用所學內容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豐富的例子力求使學生能體會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絡。為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教科書安排了比較充分的實踐,不僅能使學生深入理解三角形全等的條件,更能使學生體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教學目標、重難點的確定:

本節課是《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的第一課時,主要內容是探索三角形全等的"邊邊邊"條件,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材的內容及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重難點如下: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掌握三角形全等的"邊邊邊"條件,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及其運用的過程中,體會利用操作、歸納獲得數學結論的過程,初步形成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

[情感與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探索活動,體驗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學生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的精神。

2.教學重點:三角形全等條件的探索過程和三角形全等的"邊邊邊"條件。

3.教學難點:三角形全等條件的探索中的分類思想。

二、教法學法分析

數學學習是乙個師生互動交流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教給學生知識的過程,不如引導學生讓其主動探索出知識,使學生經歷探索,討論,歸納等而形成自己內化的知識。

(一)學情分析

我們所在的學校處於市區,教學裝置齊全,學生學習基礎較好,在這之前他們已了解圖形全等的概念及特徵,掌握全等圖形的對應邊、對應角的關係,這為**三角形全等的條件做好了知識上的準備。另外,學生也基本具備利用已知條件畫出三角形的能力,具備探索的熱情和願

望,這使學生能主動參與本節課的操作、**。

(二)教法設計

1.教學設想突出以學生的"數學活動"為主線,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的經驗。

2.教學方法遵循啟發式教學原則,採用引探式教學方法。用設問形式創設問題情景,設計一系列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操作、觀察、發現、交流、歸納、驗證,真正把學生放到主體位置,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體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3.教學手段利用多**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觀察、探索、發現、歸納來啟用學生的思維,以利於突出教學重點和突破教學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新課標提倡教學中要重視現代教育技術,要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讓學生掌握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主動去獲得新的知識,學會獲得知識的方法。

(三)學法指導為了使學生在教學中更好地掌握這一部分內容,讓學生學會動手實踐,採用引探式教學方法,歸納出三角形全等的"邊邊邊"條件。遵循啟發式教學原則,用設問形式創設問題情景,設計一系列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操作、觀察、探索、交流、發現、思維,使學生經歷從現實世界抽象出幾何模型和運用所學內容,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

三、教學過程分析下面我就從以下九個環節來具體談談我教學過程的設計:

教學環節教學程式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出示多**:

"啪"地一聲響起,一塊三角形玻璃窗的玻璃被摔碎了,而框完好無損。小明看著地上的碎玻璃著急地說: "是我不小心打碎的,我得趕緊去配一塊,可是玻璃已被打碎,該怎樣告訴做玻璃的人哪些資料?

"你能幫他想想嗎?

即需要幾個條件才能與所配的玻璃與原玻璃全等。

一堂好的課,它的開端既是學生進入新知識的起點,又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注意的觸發點。注意是心靈的門戶,是一切心理活動的開端。

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不但引入了本課的課題,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體會探索的過程是為了解決問題的實際需要。聯絡生活,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動起來)。

二、探索發現,合作交流

2.按照三角形"邊、角"元素進行分類,師生共同歸納得出:

①. 乙個條件:一角;一邊

②. 兩個條件:兩角;兩邊;一角一邊

③. 三個條件:三角; 三邊;

兩角一邊;兩邊一角按以上分類順序

序動腦、動手操作驗證。(對學生在分類**現的問題,教師予以糾正。)

3.驗證過程可採取以下方式:

想一想:對只給乙個條件畫三角形,畫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嗎?

初一學生缺乏思維的嚴謹性,不能對問題做出全面、正確的分析,並對各種情況進行討論,所以教師設計上述問題,逐步引導學生歸納出三種情況,分別進行研究,向學生滲透分類討論的思想。

4.畫一畫:按照下面給出的兩個條件做出三角形:

(1)三角形的兩個角分別是:30°,50°

(2)三角形的兩條邊分別是:4cm,6cm

(3)三角形的乙個角為 30°,一條邊為3cm

5.剪一剪:把所畫的三角形分別剪下來。

6.比一比:同一條件下作出的三角形與其他同學作的比一比,是否全等。

以學生的探求活動為主體,讓學生參與經歷、體驗、感悟,"三角形全等條件"的形成與發展過程。在舉例時,利用多**輔助演示讓學生感受反例的作用。

同時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使學生對只有兩個條件得不到三角形全等有更直觀的認識。

7.教師收集學生的作品,加以比較,得出結論:只給出乙個或兩個條件時,都不能保證所畫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

8.再探索三個條件的三個角和三條邊

(對兩角一邊;兩邊一角本節課不考慮,有興趣的同學下課研究)

人的思維能力的形成常常是從動作思維到形象思維又到抽象思維,而且即使形成了抽象思維能力之後,也常常是手腦並用,多種思維形式並用的。根據這個規律,在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動手動腦多樣的實踐來獲得新知識,而不是單純的由老師講解,學生聽和記來完成教學要求。

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學會思考,善於思考。參與構建對知識的形成和體驗。學生體會了分析問題的一種方法,積累了數學活動的經驗。

在討論的過程中體驗分類的思想。培養學生思維的主動性和廣闊性。

很順利的突破難點。

三、再創情境,引入課題

9.用長度分別為5cm、6cm、7cm小棒拼乙個三角形,用筆在硬紙板上把你拼出的三角形畫出,再用剪刀剪下,與周圍同學比較一下,你們所搭的三角形是否都全等。

全班幾十個三角形摞在講台上,形成乙個高高的三稜柱。學生看著講台上的三稜柱,心中充滿了自豪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創造性思維,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通過他們所作出的三角形重合承認"sss"的條件很自然的突破重點。

四、探索發現,歸納新知

10.三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簡寫為"邊邊邊"或"sss"

學生由理解上公升到口述出原

理,以便以後更好的運用到實踐中去。

學生由理解上公升到口述出原理。學生暢所欲言,在"以生為本"的民主氛圍中培養學生歸納、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更能幫助記憶。

五、例題講解、鞏固知識

11. 如圖1:ac=bd,ab=dc,

△abc和△dcb全等嗎?說明理由圖1)

解:因為在△abc和△dcb中,

ab=dc

ac=db

bc=cb(公共邊)

所以△abc≌△dcb.

先鼓勵學生上到黑板上板演(將想法寫出來),其他小組同學找錯誤的方式完善解題。

讓學生用已獲得的知識去解決新問題,這樣做可以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思想。初步體驗sss在三角形全等中的應用,使其規範化,培養學生在條件具備全的條件下才得出結論的習慣和良好的書寫習慣。讓學生主動找錯誤的方式參與其中,調動積極性也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邏輯嚴密性。

同時也是對sss的更深刻的理解。

六、變式訓練,鞏固新知

12. 已知:如圖ab=cd,ad=bc,e,f是bd上兩點,且ae=cf, de=bf, 那麼圖中共有幾對全等的三角形?

說明理由變式訓練,鞏固提高,拓展,使學生知識技能螺旋式的上公升,及時反饋,同時也再次強調了全等條件的具備情況。

七、三創情境, 聯絡實際

13.由三根木條釘成的乙個三角形框架,它的大小與形狀是固定不變的。

讓學生感受例項,直觀,生動,便於理解。

14.三角形的這個性質叫做三角形的穩定性。

先實物演示,再鼓勵學生自己舉出例項,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並拿出例項。

接著模擬三角形,讓學生動手操作,研究四邊形、五邊形有無穩定性。

從理論聯絡到實際,將知識延伸開去,應用到生活實際,才真正作到學有所用。大量的多****讓學生由感性上公升到理性,體會數學無處不在。

八、反思小結,提煉規律

15.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什麼知識?

1.三角形全等的"邊邊邊"條件。

2.三角形的穩定性。

讓學生自己把所學到的知識經常進行整理小結,使他們頭腦中儲存著乙個層次分明的知識系統。

九、布置作業,提高昇華

16.以作業的鞏固性和發展性為出發點,我設計了比做題和選做題,對學生啟到分層次提高

a,b,c三組分層次作業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了不同的發展,又為後續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鞏固所學,分層要求。體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有不同的發展"

板書設計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出示多**例1 例2

三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簡寫為"邊邊邊"或"sss"

小結作業

四、教學評價

1.本節課的設計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知識為載體、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為重點的教學思想。數學學習不僅是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方法的學習。在教學中,教師摒棄了直接給出"sss"條件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的數學探索活動為主線,採用了"引導―自主探索"的教學模式,以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為中心,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注重學生在獨立思考基礎上的合作交流,將教師的"引"與學生的"探"融為乙個和諧的整體,讓學生親身經歷操作、觀察、歸納、交流等確定三角形全等的條件的過程。

教師以**任務引導學生自學自悟的方式,提供了學生自主合作**的舞台,營造了思維馳騁的空間,在經歷知識的發現過程中,培養了學生分類、**、合作、歸納的能力。

2. 在課堂上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去思考、動手實踐,而不是使合作流於形式。要把合作交流的空間真正的還給學生。

教師在課堂中還要照顧到每一名學生,讓全體的學生都動起來。在把他們的結論互相比較之前,應該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使大部分的學生都能完成畫圖的工作,不能以一些思維活躍的學生的完成時間作為標準,剝奪了其他學生的操作時間。教師還應對畫圖有困難的學生給予適當的指導。

做到讓知識動起來、讓學生動起來、讓情感動起來。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

北師大版七年級數學下冊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 2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三角形全等的條件 角邊角 的探索過程,充分認識 角邊角 判別三角形全等的方法。2.掌握 角邊角 角角邊 判別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並由此發現 角平分線的性質 3.通過學生的參與及學生之間的合作,讓學生自己發現知識,激發學...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反思

本節課是 猜想 體驗 教學模式的一節很好的課例。在課中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情境,給學生很好的視覺享受。學生們一直在輕鬆愉快的交流中進行學習,通過動手操作,實驗 經歷了知識的生成過程。在教師的角色和地位發生改變的同時,學生的人格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本節課主...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 一

11.5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 第一課時 魯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 泰安東嶽中學 王延霄2013年3月 11 5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 第一課時 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六年級下冊第11章第5節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 第一課時 下面我將從教材與學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