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新教材的開發和使用

2022-12-20 15:39:04 字數 3924 閱讀 3802

摘要:文章從新教材的開發和使用的科學意識、開發和使用技術、合作精神、開發和使用者的素養等,介紹新教材開發和使用的有關問題。教師的**精神、創新精神是新教材開發和使用的關鍵。

關鍵詞:新教材與舊教材、**藝術、精誠合作、研究素養。

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已經在全國推廣,同其它學科一樣,化學學科將進入新課程的教學,本文結合新課程、新教材的培訓,就新教材的開發和使用談幾點體會。

一、開發和使用的科學意識

新教材的開發和使用與目標的確定、內容的選擇與組織、實施與評價是密切聯絡的,其過程與其說是教師復現文字的過程,不如說是教師與學生的共創過程。新教材的開發和使用過程,即師生共同建構學習經驗的過程,教材不再僅僅是由專家編制、教師執行,物化的、靜止的、僵化的文字形態,也是師生在教學過程中共同創制的、鮮活的、過程性的、發展著的活動形態。

教材的開發和使用不僅是技術的,也是藝術的,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程式,即要確定教學目標,根據教學目標來選擇一定的教學內容,並對這些內容進行有效組織,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實施與評價。教材教學在本質上是一種過程。因此,教師必須依照特定的教育教學情境,根據學生的發展水平與身心特點,合理地進行教材的教學開發。

正如英國著名課程論專家斯坦豪斯所說,「課程本質上是一種藝術,藝術的本質是一種**,那麼教材的開發和使用也是一門藝術,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是具有**的精神、創新的精神,教材的開發和使用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建構的乙個藝術作品,而不是專家們給予的僅供教師忠實執行的範本。」

二、嫻熟地開發和使用新教材

長期以來,我國實行的是r-d-d的課程開發模式,即研製-開發-推廣的國家課程開發模式,主要由國家部門召集來進行,而廣大的教師則被排斥在外。新的課程理論,要求教師在實施中應當發揮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成為課程的開發者和知識的創新者。筆者認為,教師要進行新教材的開發和使用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對比新舊教材,學好新教材

舊教材以學科為中心,強調知識的邏輯性、教材學術性、本源性,大家的著眼點只在知識,能夠落實的也只有知識,比較少關注學生的認知和實際,表現為知識積累,以本為本,吃透教材。教材是出發點、內容、依據,老師教教材。

新教材將「教教材」轉變為「教會學生學」,教學不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重要的是在情景中主動地體驗和**,加強科學**的教學,增加學生的活動(討論、**、製作等),以改變學習方式,注重學生的經驗,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增加插圖、活躍版面等措施。因而新舊課程的根本區別在於明確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課程目標,並作出了可操作的規定。

改革總是繼承中改革,新教材不是空中樓閣,它是在研究國內外幾十年來的教育實踐與教育理論的基礎上產生的。表現上看,新教材與舊教材相比面貌一新,實質上,它在某些問題處理中繼承了人教版教材的傳統,這一點從以下兩例可看出:其一,實驗是研究化學重要學習方法;其二,化學概念、規律的教學要求,新舊教材也是大致相同的。

新教材在繼承基礎上增加了新內容,例如:①編入了課程標準規定的內容標準;②教材充滿了現代氣息;③注意貼近學生生活;④改革實驗內容,增強實驗的探索性、趣味性、生活化、綠色化。而且構建了新體系,採用單元--課題式,採用這種融合方式來構建新教材的體系,是力求使學生在了解化學的發展歷史以及化學與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關係的同時,更好的了解化學的本質和價值;使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2、結合校本課,開發新資源

即將化學課與校本課程開發結合起來。由於「課改」化學教材留給了教師和學生更多的靈活學習知識、研究處理問題、動手操作實驗的拓展思維時空,根據教科書「形散神聚」和「彈性十足」的特點,從三個方面結合校本課程進行開發:一是開展化學「五小」活動。

如結合教學進度和教材內容開展小調查、小實驗、小製作、小**、小設計等實踐活動。二是結合教科書將一些有興趣的或者可以拓展延伸的課題形成系列性的校本課程。如以《化學與生活》專題編寫《化學與國防》、《化學與服飾》、《化學與美容》、《化學與飲食》教材,《化學與軍事》的課件等,進行《化學與環保》的講座。

三是開展綜合活動,即將化學中有關社群的活動與語文、物理、生物等學科的需求結合起來,一次調查多科協同、多種收穫。如關於水廠、垃圾站、煤氣公司等的參觀訪問等。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給我們提供了廣闊的超常發展的機遇,要以批判和創造的精神,不斷淘汰自我,積極地投入課程改革之中。在運用人教版化學教科書的同時,營造三個群體思維場:科學**場、智力激盪場和活動表現場;凝結三項成果:

育人、著述、獲大獎,把實驗過程經驗的積累與開發新課程資源結合起來,做到與新課程一同成長。

3、聚集小專題,擴充套件化學課

基礎教育課程的改革,呼喚研究型的教師。「課改」對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和學習方法的影響是全面的,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感覺,其中蘊涵的先進理論需要我們下功夫學習,「課改」實踐中產生了新變化、新方式、新問題也需要我們認真去研究。我們可將這些現實的具體問題聚集成乙個個小專題,或自主去探求,或小組去攻關,或申請課題立項正規研究,或蒐集資料嘗試改進等。

如:實驗改進、分單元的專題、小組的教學、如何防止兩極分化、活動的構建、訓練體系、學習評價、開卷考試事實證明,這些小專題的研究和突破,有利於促進教師了解「課改」的深刻內涵,有利於教師改革創新與新課程一起成長,有利於教研教改行為形成合力、匯聚在基礎課程改革的大潮之中。

新教材新教法可擴充套件學生的視野,使學生不滿足課堂45分鐘的探索與交流,渴望教師引導他們更能獨立自主的進行一些化學探索性實驗。張揚個性的實踐調查、小實驗、化學手抄報、化學小製作、化學小**、編擬化學小讀物等,都能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點亮了創新的火花,發展了學生**能力。

三、精誠合作精神

合作的意識和能力是現代化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推動現代科學發展的乙個重要因素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協作。新教材的開發和使用是一種集體配合的事業,教師作為教材開發的主體,就必須加強與各方面的合作,教師之間的合作、教師與學生的合作、教師與課程專家的合作、教師與學生家長等方面的合作。但是,長期以來,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大多是靠乙個人的力量獨立解決課堂上時刻變化的種種問題,教師的課堂生活是與其它教師的課堂活動相互隔離而不是相互依賴。

大多數教師在通常情況下,表現出一種「個人主義」,這種開發和使用方式使他們缺乏合作的願望和衝動。而在新一輪的課改中,我們應倡導精誠合作的

學習和教學方式。

建立在合作基礎之上的開發和使用新教材的方式,要求教師將自身的行為有機融入到小組或團隊的集體活動之中,在完成共同的任務時,展開有明確責任分工時互助性工作,在合作開發的場景中,不僅教師,而且學生家長都可參與,教師之間、師生之間、學生與家長之間可進行廣泛合作與交流,與他人共享開發資源。

在開發和使用新教材過程中,更應強化集體備課:一是備課突破傳統習慣,只備體現**思路的簡案;二是千方百計蒐集教學素材,創設學生熟悉的真實問題情景,三是強化課後記;四是提倡課後及時交流,讓其它同志借鑑、分享、修改方案,通過集思廣益,取長補短,相互啟發,分享智慧型果,講求個體色彩,從而保持多樣化的教學。

四、開發和使用者的研究素養

新教材的開發和使用要求教師是教材的開發者和研究者,教師要有一定的教育研究素養。當然教師進行新教材的開發和使用工作,不可能也不需要象專家那樣恪守嚴格的研究規範與操作程式。客觀現實條件,對於大部分教師來說進行教育行動研究是最為恰切的。

那麼教師所具備的基本素養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能否用新理念執教新課程,是否具備終身的學習觀。(2)能否關注學生是如何學習的。

(3)是否重視學生發現和提出的問題,關注學生學習成果的合理性、新穎性。

(4)能否具有開發學生學習潛能和創新潛能的能力,具有幫助學生發現知識、發現知識的價值的能力。(5)能否注重多維方法的指導,如學習方法、思維方法、研究方法、創新方法、實踐方法、哲學方**等。

(6)能否建立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寬容的積極師生關係。(7)是否關注交流、關注開發學生學習和創新的能力。

(8)是否具有新課程意識,校本開發能力如何,校本教學能力如何。(9)能否用多價值的觀點來評價學生。

(10)是否能最大限度地為學生鮮明個性的發展創造寬鬆的環境,激起學生的自信心,自我成就欲,自我批判的精神和創新的慾望,張揚學生鮮明而生動的個性。

新教材的開發和使用的最終落實者是教師,教師的素養需在不斷探索和學習中提高,教師應從課改的高度來要求自己。

課程改革任重而道遠,然而它潛在的能量一旦被我們開發出來,教育的能量一定會將我們的民族再次推向世界歷史舞台。

初中數學新教材使用和幾點體會

瓜州二中辛艷霞 新課程標準的觀念強調我們教師要變 教教材 為用 教材教 在傳統教育觀念下所編寫的舊教材,過於注重知識編寫,其邏輯嚴密 高度抽象概括 知識環環相扣,使學生感到懼怕。在教材的 指引 下教師把知識源源不斷地硬塞給學生,然後通過強化訓練而達到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而過去歷來學生數學期末考試平...

初中物理新教材使用的幾點體會

通過兩年多的實際教學,我對新教材有幾點體會 這就是先磨合,再提高 先基礎,再拓展 先課內,再課外。1 先磨合,再提高 二期課改的初中物理新教材,採用目前國際初中理科教學中較普遍的 教科書 學習活動卡片 相結合的教材結構,這種教材結構在中國大陸是首次出現,因此對於教師和學生來講,都是很陌生的,是第一次...

使用新教材的幾點體會

國家一直提倡素質教育,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但原有的基礎教育課程已不能滿足這個要求。我國過去的傳統教學有它的優點,但常常出現重 主導 輕 主體 重 學會 輕 會學 重 結論 輕 過程 等弊端,束縛了學生個性發展和創造性的發揮。我們這次進行課程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發展學生的個性 潛能,培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