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平行四邊形》單元備課

2022-12-07 10:30:05 字數 1431 閱讀 3630

一、教學目標

1.理解並掌握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性質和判定。

2.掌握三角形中位線定理及其應用。

3.通過經歷平行四邊形性質的探索過程,豐富學生從事數學活動的經驗和體驗,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4.結合平行四邊形性質和判定方法以及相關問題的證明,進一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推理論證的表達能力;

二、教材分析

四邊形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應用較廣的一種幾何圖形,尤其是平行四邊形的用處更多。因此,四邊形既是幾何中的基本圖形,也是「空間與圖形」領域主要研究的物件之一。本章是在學生前面學段已經學過的四邊形知識、本學段學過的多邊形、平行線、三角形的有關知識的基礎上來學習的,也可以說是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作進一步較系統的整理和研究,本章內容的學習也反覆運用了平行線和三角形的知識。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本章的內容也是前面平行線和三角形等內容的應用和深化。

作為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判定的應用,教材在這裡安排學習了三角形的中位線的概念及其性質。

教學重點:平行四邊形性質和判定。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性質和判定解決相關數學問題。

三、教學措施:

1.重視概念的教學

2.進一步培養推理論證能力

從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來說,「四邊形」這一階段處於學生初步掌握了推理論證方法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和提高的階段。這一章內容比較簡單,證明方法也相對比較單一,學生前面已經進行了一些推理證明的訓練。但這種訓練只是初步,要進一步的鞏固和提高。

教學中同樣要重視推理論證的教學,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教科書在這方面也還是很重視的。在推理與證明的要求方面,除了要求學生對經過觀察、實驗、**得出的結論進行證明以外,有一些圖形的性質是直接由已有的結論經過推理論證得出的。

另外,為了鞏固並提高學生的推理論證能力,本章的定理證明中,除了採用了規範的證明方法外,還有一些採用了探索式的證明方法。這種方法不是先有了定理再去證明它,而是根據題設和已有知識,經過推理,得出結論。另外也有一些文字敘述的證明題,要求學生自己寫出已知、求證,再進行證明。

3.注意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內容

這一章的概念比較多,圖形的性質和判定方法也比較多,雖然難度都不是很大,但要全部記住這些定理,也要花費許多時間和精力。同概念教學一樣,解決這個問題也可以採用圖示的辦法。在學完了乙個知識點後適時的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梳理,畫出主要內容的圖表,有利於學生掌握圖形的概念和性質。

4.重視資訊科技的應用

在本章的教學中,要重視資訊科技工具的使用。利用資訊科技工具,可以很方便地製作圖形,可以很方便地讓圖形動起來.許多計算機軟體還具有測量功能,這也有利於我們在圖形的運動變化的過程中去發現其中的不變的位置關係和數量關係,有利於發現圖形的性質。

四、課時分配計畫

本章共用11課時

1、平行四邊形的性質3課時

2、平行四邊形的判定3課時

3、三角形的中位線2課時

4、多邊形的內角和與外角和2課時

回顧與思考2課時

平行四邊形及特殊平行四邊形

一 平行四邊形 知識梳理 1 掌握平行四邊形的概念和性質 2 四邊形的不穩定性 3 掌握平行四邊形有關性質和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的條件 4 能用平行四邊形的相關性質和判定進行簡單的邏輯推理證明 例題精講 例題1.下列命題中錯誤的是 a 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b 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

五單元平行四邊形反思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節課我感到比較成功的環節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學生用準備的學具在小組內通過剪拼 拼成長方形,通過長方形的面積的計算初步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在小組內合作交流,在匯報這一環節展示各小組的不同的拼剪方法,然後結合課件演示學生比較準確的推到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同時又通過課件...

平行四邊形

平行四邊形 導學案 班級姓名設計者 李遠芸 課題 平行四邊形課型 新授 學習目標 1通過生活情景與實踐操作,直觀認識平行四邊形。2在觀察與比較中,使學生在頭腦裡建成長方形與四邊形間的區別與聯絡。3體會平行四邊形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學習重難點 通過生活情景與實踐操作,直觀認識平行四邊形。學習程序 課件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