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分層教學設計 王光彥

2022-12-02 22:36:02 字數 3850 閱讀 7239

小學數學分層教學設計列方程解決問題(四)

小學數學教學應結合小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展開,為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採用分層教學的方法,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利用實際生活的題材,分層引導,由簡到難,深入淺出,使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更深層次的掌握知識。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實際問題中有關和、差、倍的數量關係,初步學會根據兩個未知量之間的關係,列方程解答含有兩個未知數(形如ax+bx=c)的實際問題。

(2)學會用檢驗答案是否符合已知條件的方法,提高學生求解驗證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比較、分析數量關係的能力和舉一反三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體驗生活中處處是數學,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和數學學習的樂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解答含有兩個未知數的實際問題。

難點:正確尋找等量關係,列出方程。

三、教具準備:

多**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直接寫出結果:

1.8a+0.5a105x+13xc-0.3c=

8x-0.25x0.6x-0.13xb+0.75b=

提問:你在寫出結果的時候,運用了什麼運算定律?

2、填空:

(1)五年級科學小組的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3倍,設女生有x人,則男生有( )人;設男生有x人,則女生有( )人。提問:比較這兩種設未知數的方法,選擇哪個量設為x,另乙個量容易表示?

(2)、學校**興趣小組有女同學x人,男同學人數是女同學的2.5倍,男同學有( )人,一共有( )人,男同學比女同學多( )人。

設計意圖:複習舊知,為本節課學習新知作鋪墊。

3、引入新課:

教師:當像上面這些式子出現在方程當中,我們應該如何解決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列方程解決問題。(板書課題)

(二)**新知:

1、創設情境:出示旋轉的地球**和地圖,讓學生整體感知地球上面陸地和海洋面積的大小,知道地球上海洋的面積比陸地面積要大!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興趣,拓展學生知識。

教師:從**中,我們已經知道,地球上,海洋的面積要比陸地面積大,那麼,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存在著什麼樣的關係呢?(出示:

海洋面積是陸地面積的2.4倍。)你想知道地球的表面積有多大嗎?

(出示:地球的表面積是5.1億平方千公尺。

)教師講解什麼是地球的表面積,提問:地球的表面積包含了哪些?你能用乙個式子表示出它們之間的數量關係麼?

(學生自主完成,匯報)

板書: 陸地面積+海洋面積=地球表面積

設計意圖:讓學生充分理解題意,並找出其中的數量關係,為之後的教學作鋪墊。

教師:你能用線段圖簡明的表示出已知條件嗎?根據學生回答,出示線段圖:

陸地:—─———

共5.1

海洋陸地的2.4倍

設計意圖:通過線段圖讓學生更加明了,為學生今後的學習提供好的解題思路。

2、分析與解答

(1)陸地與海洋的面積都不知道,我們遇到了兩個未知數,應該怎麼辦呢?怎麼設未知數?(學生分組討論)

設計意圖:給學生充分的思考和交流空間,培養學生交流的能力。

(2)交流各種設未知數的方法,教師重點講解並板書下面這種解法:

設陸地面積為x億平方公尺,另乙個未知數海洋的面積怎樣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根據學生回答,**段圖上標註:

x陸地:—─———

共5.1

海洋2.4x

(3)學生獨立列出方程並解方程。

(4)交流列方程、解方程的過程,教師根據學生敘述板書。交流過程中著重讓學生講清:

①列方程所依據的等量關係;

②合併x與2.4x的根據;

③解得x的值後,怎樣求另乙個未知數。

(5)思考、交流不同方法設未知數所對應的方程怎麼列,並試著獨立解方程。

設計意圖:充分交流不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拓展學生思路。

3、檢驗

引導學生進行檢驗,有幾種檢驗的方法?

a、代入方程檢驗;

b、看陸地面積與海洋面積之和是否等於地球的表面積;

c、看海洋面積與陸地面積的倍數關係是不是2.4。

4、解決變式

地球表面積約為5.1億平方千公尺,海洋面積比陸地面積多2.1億平方千公尺。地球上的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各是多少億平方千公尺?

學生小組討論,必要時給出相應的線段圖:

陸地:—─———

共5.1

海洋多2.1

根據學生交流結果板書:

解:設陸地面積為x億平方千公尺,則海洋面積為(x+2.1)億平方千公尺。

x+x+2.1=5.1

2x+2.1=5.1

2x=3

x=1.5

1.5+2.1=3.6(億平方千公尺)

檢驗:3.6+1.5=5.1,3.6-1.5=2.1

答:陸地面積1.5億平方千公尺,海洋面積3.6億平方千公尺。

如果學生有其他方法,交流並作評價。

設計意圖:規範解題過程,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通過一道題的講解,讓學生學會解一類題。

(三)鞏固練習:

課本第78頁做一做。

練習十七第6、7、8題。

學生獨立完成,進行檢驗,集體訂正。

設計意圖:及時鞏固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解題的能力。

(四)聯絡生活實際,拓展延伸(出示):

1、五年級三班共有學生47人,其中,女生人數比男生人數多9人,五年級一班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2、825路公共汽車原來有50名乘客,到瀕開裡站後下了一部分後,又上來了7人,現在比原來少了23人。在a站下車多少人?

設計意圖:讓學生學有所用,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絡。

(五)總結昇華,結束新課:

1、教師:我們這節課學習的知識和前面的列方程解決問題有什麼不同的地方?遇到兩個未知數怎麼辦?(學生自主匯報後師生共同總結,出示列方程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

(1)尋找等量關係;

(2)根據等量關係設未知數,列出方程;

(3)解方程;

(4)檢驗、作答。

2、布置作業

五、課後反思

1.更多的學生得到關注,課堂氣氛更加融洽。

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由於只提問幾個學優生、中等生,導致其他學生聽課不積極,注意力不集中。而在本節課上,我設定了不同層次的問題,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充分交流,給他們搭建不同的舞台,他們感到了被關注、被尊重,所以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很高,樂於動手**,積極發表見解,他們感覺到自己並不笨,只要努力學習自己也能會做練習題,90%以上的學生獨立完成了作業題,他們體驗到了成功的感覺,乙個個臉上露出了笑容。

2.使我感受到「面向全體學生」離我們並不遙遠。

以前,我認為學生基礎差,「學困生」又多,「面向全體學生」是無法實現的。通過研究發現:只要我們大膽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心中真正裝著全體學生,認真設計分層教學目標,在不同的環節關注不同的學生,精心設計分層作業,我們的課堂離「面向全體學生」就會越來越近。

3.要堅持實踐,不斷反思,完善分層教學模式。

每一種教學模式不可能放之所有課皆能用,不能生搬硬套,應該因課而異。分層教學是在課堂教學的不同環節面向不同層次的學生,面向全體學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在以後的教學中,還需要通過「計畫——行動——反思」不斷去完善。

總而言之,「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分開層次,承認差距,拓寬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這是為廣大學生提供了更好的機遇,更多的機會。分層教學中要鼓勵成功,容忍失敗,並幫助困難學生:分層不是目的,而是為了更有利於因材施教,以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學習與身心的變化,教師應及時調整學生層次,讓所有同學時時都處於最佳學習狀態之中,要鼓勵同一層次學生相互競爭,不斷從低層次進入高層次。分層教學體現了「以人為本,主動發展」的教學理念。所以說分層教學是一種值得實踐**,並受到師生歡迎的成功教學法。

小學數學分層教學實驗總結

我國古代教育家 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 深其深 淺其淺 益其益 尊其尊 即主張 因材施教,因人而異 新課標明確提出 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所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有不同的發展。然而學生自身存在各自的差異,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 因材施教,因人而異 分層教學是適合...

數學分層教學模式

從2009年9月以來,我一直擔任初中數學教學工作,我個人在初中數學教學多年的實踐中體會到,初中數學教學進行分層教學,教學效果比不分層的傳統教學,更加有利於調動各個學習水平不同的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培養數學興趣,進行分層教學效果會更加顯著。我任教的八 1 從2009年9月六年級到八年級以來進行分層教...

小學數學分層作業設計課題研究計畫

西坡小學李向東 一 課題提出背景及其界定 1.課題提出背景 作業是教學的基本環節,有助於所學知識的鞏固 深化,有益於技能 智力和創造才能的發展,是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載體。但傳統的作業布置,大部分教師所布置的作業仍是教輔用書中的習題,這種習題形式單一,基本上是千篇一律的題型,而學生做作業則是個人操作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