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的體會

2022-07-21 05:57:02 字數 3614 閱讀 2875

【內容摘要】初中學生在生理發展和心理特徵上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對數學的興趣和愛好,對數學知識的接受能力的差異也是客觀存在的,繼續在教學中採用「一刀切」的教學方法,已根本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分層教學」是一種符合因材施教原則的教學方法,它能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條件,有利於學生數學素質的普遍提高。

【關鍵詞】初中數學分層教學教學策略因材施教

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培養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的呼聲越來越高。中學教育是基礎教育,中學階段所學的知識也屬於基礎知識,因此,要求學生掌握中學階段的內容顯得極為重要。在我國現有的國情下,既要實施素質教育,同時又不能迴避學生的公升學問題,這是擺在廣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乙個尖銳的矛盾。

分層教學是一種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它強調了「教師的教要適應學生的學,要做到」困材施教,分層提高,讓尖子冒出來,使多數邁大步,叫後進生不落伍,達到班級整體優化」。

分層教學,它是一種教學策略,也是一種教學模式,更是一種教學思想,它強調了「教師的教要適應學生的學,學生是有個性差異的,不能以犧牲一部分人的發展來換取另一部分人的發展,學生的個體差異是乙份寶貴的可供開發的教育資源」。它的核心是面向全體學生,正視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學生「最近的發展區」,實行分層推進教學。

我個人在初中數學教學多年的實踐中體會到,初中數學教學進行分層教學,教學效果比不分層的傳統教學要好,初二和初三的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思維能力差別大,進行分層教學效果會更加顯著。

以下談談我在教學實踐中進行分層教學的一些做法和教學效果:

一、學生分層

在充分了解學生的數學知識水平和數學思維能力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數學知識和思維能力水平對學生分開幾個層次。並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策略。

首先對自己所教的學生進行分層:

a層:數學基礎較好,思維能力也較好。

b層:數學基礎一般,思維能力一般或較好。

c層:數學基礎較差,思維能力一般,或思維能力較好但數學基礎較差,學習品質不夠好。

當然,這樣將學生進行分層我是不告訴學生的,只要自己心中有數,教學有針對性就行了。對學生分層後,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策略:

a層:有針對性地對他們提出較高要求和開小灶。要求他們完成課本習題,還要利用課外時間去完成其它附加的題目,鼓勵他們提數學問題,多鼓勵他們自學和進行一題多解。

b層: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鼓勵他們在課堂上多問,多提問題,多鼓勵他們自學,多鼓勵他們一題多解,要求他們在測驗時爭取優分並追上成績最好的同學。

c層:多鼓勵多提問多輔導,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解數學題的興趣。要求他們在測驗中取得合格以上成績。

對學生分層是動態的,要隨時注意學生層次的變化,鼓勵低層次的學生向高層次發展。

二、分層備課

對學生進行分層後,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策略。初中數學教材儘管較系統地敘述初中的數學知識,但其中包涵的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沒有明顯地敘述出來,探索推導的過程也不可能全部敘述出來,所以,我首先吃透教材,系統把握數學知識,挖掘數學知識所包涵的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初中學生的數學基礎和思維能力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都有差異,所以我必須對數學的教材進行恰當的處理。

為了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每節數學課都要進行精心的教學設計:各層次的學生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策略如何;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如何創設問題情景,如何設計層層深入的問題讓學生去探索,討論;如何把例題分解和組合;哪個地方該精講,哪個地方該讓學生去探索;如何設計各層次學生的作業,等等。

三、分層教學

2012-2013學年度,我擔任初三兩個數學基礎一樣的班的數學教學工作,在一班我用傳統教學法,在二班我用分層教學法,以便**分層教學法,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以下我主要談談我在二班進行分層教學的一些做法:

1、在課堂教學中我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採取不同的導學方法,使各層次的學生都能理解掌握數學知識和發展能力。課堂上多讓a和b層學生探求問題、討論問題,最後獨立地或在老師的引導下找出答案,鼓勵他們質疑已有答案(或解法,證法)和對數學題進行一題多解,以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對c層次的學生,在學習教學內容之後,讓學生到黑板做題,加強面對面的個別輔導。

2、上課前的複習提問,課堂的練習,課外的作業都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分開設計,一般課堂練習和課外作業分基礎題(必做)和提高題(選做),提高題鼓勵a層次和b層次的學生做,c層次的學生可以不做,但仍鼓勵他們盡量去做,能做幾題就做幾題。如何將各章節的練習和作業分層設計則視學生的整體基礎情況而定。如果學生對某節的基礎知識掌握較好,則對該節的基礎題和提高題的深度就適當增加一些。

基礎題一般是教材中練習,習題中較淺的題目和老師編的簡單知識點題目。而提高題則是練習和習題中較深的題目,開放性數學題和新型數學應用題。

四、分層訓練

課堂訓練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主要方法,應該設計多層次的練習供不同學生選擇,題型應由易到難,呈階梯型。

例如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x = 42)(x-2) = 4

(3)9(x-2) = 4 (4) (x+6) -9 = 0

課外作業也應分層次,一般可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如在學習「勾股定理」後設計的作業:

熟記勾股定理,並對照圖形默寫兩遍。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兩直角邊長為3、4,求第三邊長。

2、矩形的周長為34,長為12,求矩形的對角線長。

3、在平面直角座標系中,0為座標原點,a點座標為(0、3),b點座標為(5、0),求△a0b斜邊上的高。

要求:a、b層次學生完成全部題目;c層次學生完成(1)、(2)題。

五、分層評價

分層評價是實施分層教學的保證。對不同學生採取不同的評價標準,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功能和激勵功能。學生需要的是鼓勵、支援、理解,而不是責罵、埋怨甚至是侮辱。

評價不只是放假前填寫一紙評語,平時教學的微笑、讚揚、鼓勵的動作都是老師對學生的評價。

對於c層次的學生,評價應該是偏向對他們的鼓勵,幫助他們樹立自信,正確看待自已取得的學習成績;對於b層次的學生也要樹立自信,進行激勵;對於a層次的學生,正確地肯定他們的成績,但要注意掌握分寸,幫助他們認識自已存在的不足。

六、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分層教學的效果。

(1)採用分層教學後,以往課堂上差生『暈車』優生『陪讀』的兩級分化現象得到有效控制,出現了「你追我趕,奮勇向前」的可喜局面。在分層時,以「a、b、c」層命名,不出現差生等詞彙,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 「c」層的學生,因為學習目標定得較低,學習過程中又能得到老師更多的幫助,從而增強了學習的信心和戰勝困難的勇氣。

(2)使用分層教學法比使用傳統教學法教學效果要好。差生減少,優生增多。其原因是:

在班級教學中,傳統教學法主要照顧全面,往往沒有強調個別,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而分層教學法雖然也是班級教學,但要求老師強調個別,至少是乙個層面上的部分學生,也就是在某個層面上做到因材施教,體現出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育,因而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數學思維能力,進而提高了數學的教學效果。

總之,實施分層教學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內在的需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創造乙個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同時也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提高了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孔慶郵 《數學分層教學及研究性學習的探索實踐與思考》 中學數學教學 2002

年第1期;

2、付海峰 《在層次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中學數學教學參考 2023年

第10期;

3、馬忠林魏超群 《數學教育評價》 廣西教育出版社;

4、周俊肖嬋嬋 《分層導學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選自《中學數學研究》2000第六期

《初中數學分層教學分層教學研究》結題報告

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合情推理能力培養的研究 研究報告 一 課題的提出 新的課程標準指出,學生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經歷觀察 實驗 猜想 證明等數學活動,發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當今,教育領域正在全面推進,旨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改革。但長期以來,中學數學教學十分強調推理的嚴謹...

初中數學分層教學實踐思考

作者 張杰 數學大世界 下旬刊 2019年第01期 摘要 在今天的初中教育教學之中,對於數學教學愈發關注。初中生很容易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產生兩極分化現象,有的學生學得極好,有的學生學得極差,使得初中數學教學很難正常進行。因此,初中數學教學必須引起老師的高度重視。根據我多年的數學教學經驗,在初中數學教學...

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邵崗中心校潘紅霞 摘要 長期以來,初中數學教學,由於受班級授課制的束縛,教師從備課 授課 作業 輔導 考查到評價,很少顧及好 中 差各類學生的智慧型差異,均採用 一刀切 一鍋煮 的方法進行教學,使得優生吃不飽,差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特別是隨著九年義務教育的實施,95 以上的小學生進入了初中,而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