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分層教學課題研究方案

2021-03-04 09:24:14 字數 3513 閱讀 1433

二、課題的涵義及研究目標

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家布魯姆在掌握學習的理論中指出:「許多學生在學習中未能取得優異成績,主要不是學生智慧型能力欠缺,而是由於水能得到適當的教學條件的合理的幫助造成的。分層就是要最大限度的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這種學習條件和全新的學習機會。

」原蘇聯心理學家科魯捷茨基對兒童的研究實驗表明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存在差異。所以只要能把成績和個性指標相近的學生分在乙個層內,把教學目標分層化解於教學內容的安排,作業練習的布置,思想感情的教育和學習方法的指導之中。學生們將在原有的程度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本課題的研究目標是原有分班體系不打亂的前提下如何分層備課,分層上課,分層作業和分層輔導,實施分層後的教學班級與不實施分層班的教學學生學習狀態和學習成績比較。

三、課題研究實施方法

實施分層遞進教學的五個基本環節是:學生分層、教學目標分層、分層施教、分層測試、分層評估

1、學生分層

對學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識和能力差異」進行分析,根據學生的學習可能性水平將全班學生分成高、中、低即a、b、c三個層次,比例分別佔20%、60%、20%。

學生分層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採取顯性分層或隱性分層,顯性分層是由學生自擇、師生協商、動態分層,隱性分層則只由教師掌握,作為編排座位、劃分合作學習小組、課堂實施針對性分層教學的依據。

學習成績好、學習興趣濃、學習主動、接受快的學生屬於a層;學習成績中等、學習情緒不夠穩定或能力一般、學習勤奮的學生屬於b層;學習成績差、學習困難大、消極厭學或頑皮不學的學生屬於c層。學生分成後可以按照高、中、低層1:2:

1組成四人合作小組塊狀集中編排,或按縱向同質、橫向異質集中編排,以便於輔導和相互討論幫助合作學習。

2、教學目標分層

,從而有針對性地教給學生不同水平層次的知識,以便和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相適應。前蘇聯著名心理學家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也認為,教師的教學活動不能停留在學生的現有發展水平(即所謂的第一發展)上,教師的教學應該引起、激發和啟動學生一系列的內部發展過程,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思考,完成相對於其現有知識水平而言更高層次的知識水平。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從認識知識的深度、廣度,接受新知識的速度,練習、應用的強度等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

將課程與每章節的教學目標分層時應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頂」,既能達到基本要求一致,又能鼓勵個體發展。各層次學生最低要達到課程標準基本要求;中層學生要能進行比較複雜的分析和應用;對高層學生要求具有自學、探索、分析綜合問題的能力,能進行創造性學習和實踐。

3、分層施教

分層施教是分層遞進教學中最關鍵、最難操作、而且也是最富有創造性的部分。應採取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使不同層次學生能夠非同步達標。

①按課型確定分層,新授課在時間的安排上,b層、c層的授課時間要得到充分的保證,一般是25—30分鐘,這樣能保證b、c層學生能聽懂吃透。對a層只需點到為止,一般5分鐘左右,使a層學生學有餘味。即下有界(使每個學生都掌握最基本的內容),上無窮(定向啟發,課外發展)。

複習課、習題課教學分層較明顯,以學生層次差為教學資源,努力創設一種合作學習的氛圍。利用高層學生的答問、小結、歸納、板演、輔導,為低層學生開拓思路、取長補短。教師按照學生的分層設定分層練習,建立學生所要獲取的知識同學生意識中已有知識的聯絡,使各層學生在各自學習可能性最近發展區有所發展。

②按教學內容分層,例如對數學概念的學習有了解、理解、掌握、應用等不同程度要求,概念本身也有定義、狹義、廣義、內涵、延伸等層次內容。課本中的例題起著對概念的應用、解題規範化的示範作用,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但是層次感不強,內涵有限。教師應熟悉教材前後聯絡,掌握每個概念、例題所處的「地位」,對概念、例題恰如其分地進行分層,有的適可而止,有的加以鋪墊與引申,形成變式例題組或習題組,以供不同層次的學生選用。

③提問分層,為了鼓勵全體學生都能參與課堂活動,使課堂充滿生機,教師應有意識地編擬三個層次的問題便於課堂提問,有思維難度的問題讓a層學生回答,簡單問題優待c層學生,適中問題的回答機會讓給b層學生,學生的回答有困難時,教師給予適當的引導、點撥。

④練習、作業分層,針對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學習能力,教師分層次選編基本鞏固性練習、拓展性練習、綜合性練習。c層學生能完成課本上大部分練習和a組作業題,會做其中基礎題;b層學生能完成書上全部練習和a組作業題,選做b組作業題;a層學生另外增加變式題和綜合題。練習、作業可分成必做題和選做題。

必做題全體學生都做,選做題由b層學生選做,a層學生全做。學生完成各層次相應練習和作業後選做高一層次的練習、作業。這樣可解決以往統一習題、作業時高層學生「吃不飽」、中層學生「吃不好」、低層學生「吃不了」的矛盾。

⑤輔導分層,平時利用第二課堂對學生進行分類輔導。對c層學生輔導主要是調動非智力因素,培養師生和諧感情,激發學習興趣,指導學習方法,面批學習作業,個別輔導重點突出,選題簡單、基礎;對b層學生增加綜合性習題,鼓勵拔尖;挑選a層學生進行數學競賽輔導,主要是培養創造性思維和靈活應變能力。

4、分層測試

階段性測試具有比較全面、及時反饋各層次學生階段學習效果和激勵作用,把握試卷的密度、難度,按層次編制測試題,大部分為基礎題,少部分為變式題和綜合題,其中基礎題佔70%,在乙份試卷裡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必做題各層次學生都做,b層學生選做選做題,a層學生則做全部選做題。

5、分層評估

對學生進行分層評估,以其在原有知識水平上的進步和提高大小作為評價學生是否完成教學目標的乙個基準,這是進行分層教學的乙個重要方面,也是衡量分層教學是否有效的乙個重要手段。

①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層次的提問、練習、作業等及時做出有效的、鼓勵性的評價。

②以分層測試成績作為分層評價基本依據,把學生每次分層測試成績多做縱向比較,考察各層次學生在本層次的達標及遞進程度。對各層次達標學生進行表揚,讓有進步的學生及時遞進到高一層次,鼓勵低層次學生向高層次努力。

③對達不到原層次目標的學生及時作心理輔導,解決智力與非智力因素中存在的問題,對部分學習不到位的c層學生加強心理輔導和學習輔導,讓所有學生在分層測試後保持良好的上進心態,感受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

④教師針對階段教學效果自我反饋、自我調節,主要是在分層施教這一環節調整教學設計,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進一步使「教」適於「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⑤通過對各層學生平時的學習活動和操作活動的有效記錄與評價,將過程評價、動態評價與綜合性評價結合起來對學習效果進行評價與考核,使學生的學習活動納入平時有效的管理和監督之下,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反映出學生的真實水平。

四、課題研究的步驟

1、第一步(準備階段2023年3月-4月)

(1)、對學生基本情況進行調查;

(2)、準備有關資料,制定實驗研究的總體方案,準備數學小課題研究活動管理的各種表冊;

(3)、建立學生課題研究小組,每班5-6人分一組,並選舉組長;

(4)、建立指導教師組,並在組內按年級進行相對指導分工,對班內數學小課題研究活動的具體實施進行指導和協調管理。

2、第二步(探索階段2023年5月-2023年10月)

(1)、按計畫實施數學小課題研究活動,記錄整理課題研究資料;

(2)、在實施過程中組織教師培訓,外出參觀學習、交流和觀摩活動

(3)、隨時對數學小課題活動實施過程進行觀察、調控;

(4)、進一步完善課題方案,撰寫課題階段性總結;

3、第三步(總結階段2023年11月-12月)

(1)、整理資料,撰寫研究報告、**;課題總結;

(2)、參加經驗交流,展示研究成果;

初中數學分層教學課題研究方案 新

一 課題研究背景及意義 對學優生我們應以放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導學生自學 對中等生和學困生以扶為主,扶中有放,重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習。因材施教 這一說法出自於 論語 為政 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它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並且流傳至今。的確,教師應根據學生自身的差異來制定最適合他們的教學方針,充分發揮學生...

初中數學作業分層教學課題研究方案

農村初中數學作業分層研究課題研究方案 一 課題研究背景及意義 新課標要求我們評價學生的方式有很多,但對於每一課時內容的考察,作業仍是必不可少的檢測手段,有助於教師對每一位同學的學習效果得到及時的反饋。尤其在新課標的理念下,學生的作業更要體現科學性及對學生的發展作用,這是數學新課程標準對數學教育提出的...

《初中數學分層教學》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禮義鎮初級中學 一 課題提出的背景及意義 1 課題提出的背景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 的基本理念是 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而從當前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實際是,現行的教學方式為傳統的 平行分班 由於學生的認知水平有很大的差異性,加之部分班級人數過多。如果按著中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