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數學課題

2022-12-02 08:09:04 字數 3953 閱讀 7112

課題:直線和圓的位置關係1

一、教材依據: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北師大版九年級(下)第三章第五節內容。

二·設計思路:

這部分內容包括探索直線和圓的三種位置關係,探索圓的切線的性質.

1.指導思想:這部分內容與舊教材相比發生了很大變化,這是基予學生的長遠發展和「終身學習」的目的出發的.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發展,使學生學習「自己身邊的數學」,所學內容「從身邊來」,並「會到身邊去」;重視學生研究幾何方法的多樣性,包括通過實驗操作、觀察歸納得出結論,當然把幾何推理證明仍放在重要位置;同時,通過平移、旋轉的方式研究幾何問題,讓學生從動態的角度認識幾何問題的本質,從變化中找不變,提高探索事物本質的素養.

2.設計理念:

3.教材分析:教材是在認識了圓的特徵、研究了點與圓的位置關係、圓的對稱性等的基礎上學習這部分內容的.首先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直線與圓位置關係的現象,然後讓學生動手操作.由於學生已經有研究圓中位置關係的經驗,尤其是已經有了分類思想,學生很容易歸納出直線與圓的幾種位置關係,進一步歸納出直線與圓的不同位置關係中d與r的大小關係,然後對d=r的情形特別關注,這就是圓和直線的相切關係,從而討論得出切線的性質,第二課時再通過旋轉實驗的辦法探索切線的判定條件.在此基礎上能作出三角形的內切圓,並掌握三角形的內心定義.

4.學情分析:授課班級為九年級,本班學生活潑好動,學習習慣與以前的學生有了很大變化,以自主學習為主,對於硬灌的知識不易接受,在教學中主要由學生探索歸納,當遇到困難時教師給予適當指導,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理解直線與圓有相交、相切、相離三種位置關係.

(2)了解切線的概念,探索切線與過切點的直徑之間的關係

(3)經歷探索直線與圓位置關係的過程,培養學生用多種方法研究幾何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得出「圓心到直線的距離d和半徑r的數量關係」與「直線和圓的位置關係」的對應與等價,從而實現位置關係與數量關係的相互轉化,豐富學生的研究方法.

3.情感與態度目標:

(1)通過探索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的過程,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造,感受數學的嚴謹性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2)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鍛鍊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教學重點:理解直線與圓的三種位置關係.掌握切線的性質.

教學難點:理解圓的切線的性質.

教學準備:多**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創設問題情境:

欣賞**,欣賞太陽初公升的多**動畫,感受地平線與地面的不同位置關係.問題:觀察三幅**,地平線和太陽的位置關係怎樣?

二、**新知:

1.你能舉出類似的例子嗎?作乙個圓,把直尺的邊緣看成一條直線,固定圓,平移直尺,直線和圓有幾種位置關係?(生答)

動手操作,得出結論:三種(相切,相交,相離)。

2.抽象出三種位置關係的示意圖,並給出相應的概念.

當直線與圓相切時(即直線和圓有唯一公共點),這條直線叫做圓的切線.

3. 從直線與圓有公共點的個數可以斷定是哪一種位置關係,你能總結嗎?

觀察、思考、總結:

當直線與圓有唯一公共點時,這時直線與圓相切;

當直線與圓有兩個公共點時,這時直線與圓相交;

當直線與圓沒有公共點時,這時直線與圓相離.

4.能否根據點和圓的位置關係,點到圓心的距離d和半徑r作比較,類似地推導出如何用點到直線的距離d和半徑r之間的關係來確定三種位置關係呢?(注意先引導學生弄清點到直線的距離)

如圖,圓心o到直線l的距離為d,圓的半徑為r,當直線與圓相交時,dr。

議一議(1)你能舉出生活中直線與圓相交、相切、相離的例項嗎?

(2)前面的三個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嗎?如果是,你能畫出它們的對稱軸嗎?

(3)如圖,直線cd與⊙o相切於點a,直徑ab與直線cd有怎樣的位置關係?說一說你的理由.

圓的切線垂直於過切點的直徑.

四、例題講解:

1.已知rt△abc的斜邊ab=8cm,ac=4cm.

(1)以點c為圓心作圓,當半徑為多長時,ab與⊙c相切?

(2)以點c為圓心,分別以2 cm和4 cm的長為半徑作兩個圓,這兩個圓與ab分別有怎樣的位置關係?

解:(1)如上圖,過點c作ab的垂線段cd.

∵ac=4 cm,ab=8 cm;

∴cosa==,

∴∠a=60°.

∴cd= 4sin60°=2 (cm).

因此,當半徑長為2cm時,ab與⊙c相切.

(2)由(1)可知,圓心c到ab的距離d=2cm,所以

當r=2cm時,d>r,⊙c與ab相離;

當r=4 cm時.d五、隨堂練習:

1.在rtδabc中,∠c=90°,∠b=30°,o是ab上一點,oa=m,⊙o的半徑為r,當r與m滿足什麼關係時,

(1)ac與⊙o相交?

(2)ac與⊙o相切?

(3)ac與⊙o相離?

2.如圖,一枚直徑為d的硬幣,沿著直線滾動一圈,圓心經過的距離是多少?

六、總結:學了本節課,你有什麼收穫?(生答)

八、作業:p127,1題

九、板書設計:

教後反思:

探索新課程下的數學教學已經有幾年時間了,作為教師的角色也轉變的差不多了,在課堂上,我們已經不再是傳道受業的「經師」,而是學生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學生的學習也都正在變為「有效的學習」,有趣、個性張揚、不同的人能得到不同的發展.但怎樣把這樣的數學教學與中考有機的銜接起來,卻是大家一直在思考的問題,雖然二者並不矛盾,但操作起來卻並不那麼得心應手.

這份教學設計正是在這個背景下產生的,其實際效果可以通過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反映加以說明.

一、學生需要學習什麼樣的數學內容?

學生需要快樂的、有趣的數學學習,《課標》要求我們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活動的平台.以往的初三教學,重點教授中考要考的,集中精力訓練考點,不顧及學生的感受,結果是學困生越來越多.現在的情況發生了一些改變,在上這堂課時,當太陽伴隨**公升起時,同學們為之一振,集中精神迅速進入正題;當我鼓勵他們暢所欲言,列舉生活中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的例子、直線與圓相切的例子時,教室裡沸騰了,連班上考試倒數第一的同學都忍不住舉手發言——這與以前學生只聽不說、看起來十分老成不同.

學生們渴望快樂,我們並不只是快樂的給與者,同時也在享受這份快樂.學生得到的不僅是數學素養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二、新課標下幾何問題用什麼樣的方法學習和研究

傳統的數學學習重視邏輯推理,重視計算,我們接受的正是這樣的教育,所以在有些人的眼裡,這也是數學的全部.其實,應該關注學生的思考方式的多樣化,包括通過觀察歸納、通過實驗操作總結,當然不可忽視推理證明.在這堂課上,我讓學生用摺紙的方法**直徑與切線的位置關係時,學生積極動手,很快得出結論「圓的切線垂直與過切點的直徑」,但也很快對嚴格的幾何證明產生了興趣,在我的引導下我們共同完成了證明,大家都為反證法的魅力所吸引——這令我之前設計的「讓學有餘力的學生掌握反證法證明」相形見拙——它們中的絕大多數對這種證明方法產生了興趣——有什麼是比興趣更好的老師呢?

類似的,在用移動的直尺**切線的判定定理時,我並沒有象以往那樣直接抬出結論,讓他們充分活動,很多人不僅要問:「老師,為什麼不用嚴格的幾何證明?」這件事讓我至今後悔,由於要趕課,我沒有讓他們做這件事.

嚴格的計算與邏輯推理固然重要,但多方面拓寬學生的思路,用各種方法研究數學,效果更明顯.

三、九年級教學中怎樣處理好中考與常規教學的關係?

中考並不是我們刻意追求的東西,但現實不容我們不去面對.但在平時的教學中注意與中考的銜接,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在這堂課中,我設定了「活動與**」,把近年來全國各省市的一些中考典型題目,在課堂上讓同學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把以前的「切割線定理」設定成乙個探索性的題目,並設計乙個「存在性問題」,讓學生去完成,都受到了很好的效果——學生在不經意間就完成了.

這份設計並無華麗的外表,沒有經過刻意的修飾,只是我在平時授課時經過精心設計而已.但它可以帶個大家一些思考,去思考新課程下新的數學教學——尤其是新中考下我們的數學教學.但願這份樸素成為一座橋梁,能引起那些在中考與課改雙重目標下觀望的老師們的再思考.

七年級數學課題活動方案

4 成果交流共享 過程反思。定期進行活動成果評獎及展示,並組織學生反思活動得失。5 成果歸檔。學期結束組織老師們進行資料整理及建檔工作,確保活動有過程 有效果 有痕跡。五 活動安排 本學期的活動內容具體安排如下,原則上每月二次。活動一 在學習第一章 豐富的圖形世界 後,完成校徽或班徽設計。具體時間 ...

九年級數學

馬口中學2012年中考數學模擬卷姓名 一 精心選擇,一錘定音 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 1 sin30 的值為 abcd 2 下列計算正確的是 ab cd 3 已知乙個三角形的兩邊分別為2和4,則下列資料中,可作為第三邊的長的是 a 2b 4c 6d 8 4 如圖,d e分別為ab a...

九年級數學

1.已知 如圖,拋物線y x2 bx c與x軸 y軸分別相交於點a 1,0 b 0,3 兩點,其頂點為d.1 求該拋物線的解析式 2 若該拋物線與x軸的另乙個交點為e.求四邊形abde的面積 3 aob與 bde是否相似?如果相似,請予以證明 如果不相似,請說明理由.注 拋物線y ax2 bx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