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的再認識二

2022-11-29 23:09:03 字數 3392 閱讀 4150

分數的再認識(二)教學設計

設計人河南金娟

一、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一節新增課,舊版本只有練習。我想之所以增加這一節課的原因可能是想重點說明分數產生的另一種原因:度量。

以前是平均分,現在從度量的角度揭示分數新的意義:將給定的長度等分,用其中的乙份作為新的長度單位去量物體的長度,如果正好量完,由此可得到用分數表示的物體長度。更重要的是由此而引出的乙個很重要的概念----分數單位。

有了這個概念,任何分數都可以看成以某分數單位為計數單位進行計數的結果。例如:5/6就是數了5個1/6所得到的結果。

而且對後繼知識的學習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如果能注意知識間的聯絡,加以靈活運用,許多困擾人們很久的很棘手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如:

假分數、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比較、抑或是因數公因數最大公因數(測量的方法)、甚至是分數乘除法,這個在我的設計中會有所體現,大家慢慢往下看。

基於以上分析,我特制定了以下學習學目標和重難點

二、學習目標:

1、從度量的角度進一步認識分數的意義。

2、讓學生在測量活動中創造新單位,體會分數單位產生的必要性。

3.結合製作「分數牆」的活動,認識分數單位。

教學重點:從度量的角度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認識分數單位。

教學難點:不夠乙個紙條長的部分怎麼量。

教學建議:抓住兩點:1.把紙條變短2.變短後的與原來之間的關係。

教具準備:多**課件、長方形紙條。

教學過程:

(一)複習鋪墊

1.什麼叫分數?分子表示什麼?分母表示什麼?

2.3/4這個分數表示什麼?

3.第一小組共有8人,男生有5人,女生有3人,你能找出裡面的分數嗎?(至少有4個,根據部分與整體的關係,找準單位「1」)分別表示什麼?

(二)新課

1.故事激趣引入

師:同學們聽說過「鄭人買履」的故事嗎?今天我們可不是講語文,這裡面包含著我們馬上要學的數學知識呢?

想一下,如果你是那個鄭人,你會怎麼辦?生答師:同學們很聰明,知道自己創造出一把尺子來。

這個故事的數學意義也就在於此,它告訴我們,當身邊沒有尺子時,可以就地取材選合適的物體當作尺子來測量。如故事中的鞋、腳、尺子。今天,老師就看同學們能不能用好這樣的尺子。

腦子是不是比鄭人要靈活。

2.操作活動

(1)現在我們就把紙條當作尺子來測量一下我們的數學課本封面的長和寬。你會嗎?(會)沒那麼容易。

有兩個小朋友也來測量了,但他們量的結果不一樣,這是怎麼回事呢?(課件)乙個測的結果1個紙條多一些,乙個3個多一些,這是怎麼回事?(單位不統一)單位統一結果就一樣嗎?

好下面我們都用附頁3中圖1的紙條來測量,把測量結果用資料告訴我。我們看結果是否一樣。

(2)生操作、匯報、交流、發現問題、研究探索

匯報,發現問題(課件出示書上的問題圖):多出的這一部分該怎麼表示呢?這一部分不夠乙個整體,我們可以用什麼數來表示呢?

(板書:分數)前面我們學過了根據部分與整體的關係表示分數,今天我們要學一下分數的新意義。從測量的角度來表示分數。

(我想如果放手,按照學生的認識規律,他們會很自然的依據前面的知識表示分數,為了不分散注意力,發揮師的主導作用,把他們直接引到今天的主要目標上來)

師引導:(課件)我們把這麼長的紙條作為單位去量,發現剩下的不夠單位「1」了,說明了什麼?(單位大了)還能用這個單位去量嗎?

用比它小的單位去量。這個較小的單位怎麼來呢?變多在合適呢?

請同學們思考,測量、嘗試。如有困難,師可引導:這個單位比誰小?

(1)比1小的單位怎麼來呢?(分)平均分成多少份合適呢?我們可以用猜想嘗試的方法。

先試用最大的單位1/2去量。師演示(可用課件)把這一半去去掉或對折,就用這1/2去量,發現了什麼?(剩下的不夠1個1/2)說明這個單位還~?

(大)我們就要用乙個比它小的單位來量?誰呢?怎麼來?

(我們就把現在的單位變小,變成它的1/2)現在用這個單位來量,我們發現正好量完。所以剩的部分就是多少?(1/4)如不知為什麼是1/4可引導。

(滲透了分數單位大小的比較)

小結:回顧一下,這個分數是怎麼產生的。(如果要量的物體不夠乙個在單位時,就把這個大單位分成更小的單位去量,如果正好量完,看由幾個小單位組成,就用分數來表示。)

下面我們用這種方法來測量一下這個物體的長度。(課件)怎麼測量,怎麼想?(不夠「1」,就用1/2,比1/2小,剩的又不夠1/2,不能正好量完,說明1/2大了,換成1/2的1/2,即1/4去量,發現量了三次,正好量完,也就是說這個物體的長度包含3個1/4,3個1/4是多少呢?

就是3/4)

你發現了什麼?還有什麼疑問?

發現:(1)1/2、1/4、1/8 ~~可以用對折的辦法得到,分母都是偶數。

(2)2個1/4=1個/2~~

疑問:(1)用對折的方法去測量得到所有的小單位,如1/3、1/5、1/7~~

( 2)用這種方法得到的結果不太精確,怎麼更精確。

3.引入「分數牆」

師:大家可以發現,用對折的方法很難表示出1/3、1/7、1/12等,(這也許是不精確的乙個原因)那麼有沒有一種很好的辦法,快速找出這些單位的大小呢?有,那就是「分數」。

現在我們用手中的紙條一起來製作「分數牆」。在製作過程中,想一想,看你發現了什麼?

製作後討論交流:談發現、感受、心得。

大家發現:(1)在測量時,如果去與「分數牆」對照,能很快找到合適的單位,並發現部分量的大小。可對照著試一試,並練習了像4個1/5是(4/5)這樣的題。

(2)1/2>1/3可讓學生提問題。可補充:2個1/4=1個(),()個1/2=()個1/3=()個1/4。

為什麼?發現了什麼?()個1/3=()個1/6 6 和3是什麼?

發現了什麼?

4揭示分數單位的概念。

像1/2、1/3、1/4、1/5~~這樣的分數,我們剛才叫小單位的,其實它的數學名字叫做分數單位。看這些分數都有什麼特點?

做個練習題:說出下面分數的分數單位,並說出由幾個這樣的單位組成?

2/7、5/8、2/5、3/5、4/5

回顧溫習引入練習:同學們還記得一開始兩個小朋友的測量呢,你能把他們的測量結果也用分數表示一下?(看課件)不過要求提高了,不操作,只看在腦子裡想。

(熟練運用知識,快速梳理思路,整體感知,培養數感,有成功感,感到思考的樂趣)我看到同學們很興奮,那麼想不想再來練習一下呢?好,現在開啟課本,看課本的練一練。

四、鞏固練習(課件)

第一題:要求先估計,再自己測量記錄,最後同桌互相交流訂正。(解讀設計意圖目的理念)

第二題:我想先出示每題的第3小題,因為前兩題是它的思路,我想讓生先想想。(紙條和尺子,大小單位的關係)說思路。

第三題:利用數軸(線段)模型,感知分數的大小和包含幾個分數單位,可畫一下線段。

第四題:回憶上題,利用數學模型形成的數感完成。

五、總結全課:

1. 本節課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2. 你有什麼收穫?(學到的知識、學習方法)

3. 還有什麼疑問?還想研究什麼問題同?

分數的再認識反思

分數的再認識 設計意圖與反思 本課是三下學習分數的基礎上,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進一步認識和掌握分數的意義,體會 整體 與 部分 的關係,發展數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初備這節課,感覺有點亂,因為這節課的練習的型別 數量都比較多。我利用週末的時間,坐下來好好分析了每個活動,每道練習的目的作...

分數的再認識一

教材分析 分數的再認識 一 是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 分數 第一課時教學內容。在三年級下冊教材中,已將 認識分數 設定了獨立的教學單元,讓學生對分數有了初步認識。本節課對分數進行再認識 一 教材安排了 可以表示什麼,舉例說一說 已知乙個圖形的畫出原圖形 圈一圈,與同伴交流 三個數學活動,體會 整體 與 ...

《分數的再認識》教學反思

數學課程標準 指出 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實現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教師通過組織各種教學實踐活動,使全體學生始終積極主動參與整個學習活動之中,課堂氣氛很活躍。教師在課堂上確保學生有充分的合作交流時間與機會,讓學生在動腦思考 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新知 發展思維 提高能力。這節 分數的再認識 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