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導學案 教師用

2022-11-20 03:06:02 字數 4060 閱讀 3704

【學習目標】

一、自學目標:

1、了解作者。

2、熟悉課文,讀準字音,認準字形,注意句讀。

3、了解本文的脈絡結構,領略故都的秋聲、秋色、秋味。

二、導學目標

1、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和本文嚴謹的呼應結構。

2、體味本文緊扣故都的秋「清」「靜」「悲涼」的特點,體會作者對故都的秋的讚美之情和文中流露出的悲涼之情,掌握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三、固學目標

1、運用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2、分享收穫與問題,培養學生反思能力。

學習方法:

「三環五學」:先學後教再思;獨學—對學—群學—班學—固學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一、自學目標:

1、了解作者。

2、熟悉課文,讀準字音,認準字形,注意句讀。

3、了解本文的脈絡結構,領略故都的秋聲、秋色、秋味。

二、導學目標

1、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和本文嚴謹的呼應結構,

2、學習對比映襯的手法,體會作者對故都的秋的讚美之情。

3、體味本文緊扣故都的秋「清」「靜」「悲涼」的特點,體會文中流露出的悲涼之情。

三、固學目標

學會賞析優美文段的方法,體會故都的秋的特點。

【學習流程】

一、了解作者。(獨學)

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獨學)

三、學習全文前兩段和最後兩段。(獨學、組學、班學)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知,賞析第一幅圖景。(獨學、對學、組學、班學)

【學習過程】

一、獨學——自主學習:自主閱讀、自主檢測、自主反饋(12分鐘)

1、關於作者(自主閱讀課下注釋,標記重點,然後填空。1分鐘)

郁達夫,原名浙江省富陽人,現代著名

2、自讀課文,解決字詞(在課文中勾畫出好詞好句和不認識的字詞,注意課下注釋。然後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注意字形。6分鐘)

凋零混混沌沌潭柘寺一椽破屋喇叭槐蕊

掃帚細膩不能自已衰弱平平仄仄蕭索歧韻

似的夾在中間著著夾襖

3、自己速讀課文,整體感知(在書上標出段落,劃分層次;勾畫、批註,體會作者對故都的秋的獨特感受;圈點勾畫寫了哪幾幅圖景,並簡要概括。5分鐘)

①作者熱愛故都的秋,認為它們「特別地來得 、來得 、來得

②本文開頭兩段和結尾兩段,在結構上內容上,寫南國之秋,運用了

手法,是為了

③《故都的秋》可分為個部分,其結構方式是其中第段到第段重點寫了五幅秋景圖,分別是

④文中五幅圖哪些地方突出了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提示:①寫了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景物,②抓住修飾景物的關鍵詞語(如形容詞、動詞等)分析。

③可借助改寫、換景、比較的方法來品味、琢磨。】

自主反饋:請你將自學中的收穫、未能解決的問題寫下來,待與同學、老師合作**解決。

收穫 問題

二、對學、群學——兩兩同學、小組交流(2分鐘)

對「獨學」中的問題進行交流,收集比較集中的問題。

三、班學——師生導學:問題導學、思維導學、拓展導學(21分鐘)

1、開頭結尾的作用(展示問題,解決問題)(8分鐘)

班學——在全班展示,教師點撥

2、概括五幅秋景圖(不超過5個字)(展示問題,解決問題)(3分鐘)

班學——在全班展示,教師點撥

3、第一幅秋景圖怎樣突出故都的秋十足的「清」「靜」「悲涼」?(師生互動,合作**,教師點撥)(10分鐘)

班學——在全班展示(注意補充)

四、固學——反思靜悟,體驗成功(5分鐘)

1、後四幅圖哪些地方突出了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

(讀後四幅圖,在書上作勾畫、批註,注意篩選出關鍵詞句,可借助改寫、換景、比較的方法來品味、琢磨。未做完的留待下節課完成)

五、課後作業:

1、仿劃線句續寫兩句:南國之秋,當然也是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幹,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2、現在正是春天,春景也是古今中外文人們抒發情感的寄託。如果讓你描寫春天,你將選取哪些景物來表達自己怎樣的感受?請自擬題目,寫一段左右的文字。

本節課的收穫與問題:

收穫 問題

六、小組評價

第二課時

(課前演講) 柳州榕葉落盡偶題柳宗元

宦情羈思共淒淒,春半如秋意轉迷。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

承前導入

美學家說:「一片自然風景就是乙個心靈的世界。」春本是生機勃勃的,可是在柳宗元的眼裡卻如秋一般淒迷。

一樣的景在不同的人的眼裡呈現出不同的樣貌,只因為這些景不光是自然的景,還是他們心中情的投影。

下面我們繼續來學習郁達夫《故都的秋》,看看他筆下的秋又投射出了他怎樣的內心情感呢?

【學習目標】

一、自學目標

繼續體味故都的秋「清」「靜」「悲涼」的特點。

二、導學目標

通過品味、改寫,體會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三、固學目標

運用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學習流程】

一、繼續賞讀後四幅圖。(獨學)

二、品味、改寫,體會以情馭景的寫法。(獨學、對學、群學、班學)

三、鞏固拓展。(固學)

【學習過程】

一、獨學——自主學習:自主閱讀、自主檢測、自主反饋(6分鐘)

1、文中後四幅圖哪些地方突出了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在書上作勾畫、批註,注意篩選出關鍵詞句,可借助改寫、換景、比較的方法來品味、琢磨)

仿寫:故都的秋是清、靜、悲涼的,它在清晨殘破的小院裡,在青天下馴鴿撲稜稜的飛聲裡,在那破壁腰中藍色的牽牛花上。

仿句:故都的秋是清、靜、悲涼的,它在陶然亭灰白的蘆花裡,在釣魚台清冷的柳影裡,在玉泉殘缺的冷月裡;在西山淒涼的聲聲蟲唱裡。

示例:故都的秋是清、靜、悲涼的,它在潭柘寺空寂的鐘聲裡,在清晨殘破的小院裡,在青天下馴鴿撲稜稜的飛聲裡,在破壁腰藍色的牽牛花上。

故都的秋是清、靜、悲涼的,它在槐樹無聲無味的落蕊裡,在掃帚於灰土上留下的條條絲紋裡,在秋蟬隨處可聞的聲聲嘶叫裡,在「天可真涼了——」的微嘆裡。

故都的秋是清、靜、悲涼的,它在清晨殘破的小院裡,在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裡,在青天下馴鴿撲稜稜的飛聲裡,在那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裡,在那破壁腰中藍色的牽牛花上,在那幾根疏疏落落尖細且長的秋草上。

故都的秋是清、靜、悲涼的,它在槐樹無聲無味的落蕊裡,在掃帚於灰土上留下的條條絲紋裡,在秋蟬隨處可聞的聲聲嘶叫裡,在乾脆利落的秋雨後斜橋影裡都市閒人「天可真涼了——」的微嘆裡,在房前屋後淡綠微黃的秋棗裡。

2、第三段開頭作者說: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台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可是後文作者卻並未寫這些景色,為什麼?

3、如果把這段改為:「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異彩紛呈的菊花,想起釣魚台裊娜修長的柳條,想起西山漫山遍野的紅葉,想起玉泉萬道金光的日出,想起潭柘寺來來往往的香客。」你認為效果如何?

為什麼?你從中受到怎樣的啟發?

自主反饋:請你將自學中的收穫、未能解決的問題寫下來,待與同學、老師合作**解決。

收穫 問題

二、對學、群學——兩兩同學、小組交流(5分鐘)

對「獨學」中的問題進行交流,收集比較集中的問題。

三、班學——師生導學:問題導學、思維導學、拓展導學(19分鐘)

(小組展示,教師點撥。)

朗讀。1、文中後四幅圖哪些地方突出了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5分鐘)

為什麼作者會嚮往和眷戀「清」「靜」「悲涼」的故都的秋?(3分鐘)

(——往往與心境、環境、經歷、社會背景、家庭背景有關。詳見《導學案》——舊夢豪華已化煙,漸趨枯淡入中年)

2、品味「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台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

①第三段開頭作者說:「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台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可是後文作者卻並未寫這些景色,為什麼?(2分鐘)

②改寫成「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異彩紛呈的菊花,想起釣魚台裊娜修長的柳條,想起西山漫山遍野的紅葉,想起玉泉萬道金光的日出,想起潭柘寺來來往往的香客。」效果如何?為什麼?

你從中受到怎樣的啟發?(4分鐘)

3 故都的秋

凋零混混沌沌潭柘寺椽喇叭陪襯槐掃帚細膩不能自已衰弱平平仄仄悲啼蕭索橄欖歧韻柿子頹廢5.讀第一段說說哪句話最能概括故都的秋的特點呢?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6.文章第3 11段一共描繪了五幅故都秋景圖,請找出來並各擬乙個小標題。秋院晨景秋槐落蕊秋蟬殘聲秋雨話涼秋果奇景 第二課...

故都的秋說課稿

一 教材分析 1 單元教學要求 我所說的篇目是 故都的秋 它是高中二年級的教學內容,具體編排在第三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本單元所選的四篇課文都是抒情散文,單元的教學要求是通過鑑賞品味語言,向深層次賞析作者的情感,領悟文中的哲理。引導學生能通過文章精巧 綿密的構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與哲理的語言。在欣...

說課稿故都的秋

說課稿各位評委 親愛的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 故都的秋 下面將分六個部分來匯報我對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教學目標 教學重難點 教學法介紹 教學過程及教學反思。第一部分 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 位於第二冊第乙個單元 抒情散文單元,為第二個課題。在此之前,學生們已經學習了朱自清的名篇 荷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