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故都的秋

2023-01-04 23:57:02 字數 3794 閱讀 5271

凋零混混沌沌潭柘寺椽喇叭陪襯槐掃帚細膩不能自已衰弱平平仄仄悲啼蕭索橄欖歧韻柿子頹廢5. 讀第一段說說哪句話最能概括故都的秋的特點呢? 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6. 文章第3~11段一共描繪了五幅故都秋景圖,請找出來並各擬乙個小標題。秋院晨景秋槐落蕊秋蟬殘聲秋雨話涼秋果奇景

第二課時

二、由景入情,把握情與景的關係

1.作者在對這些具體景物的描繪中,是如何體現「清、靜、悲涼」之秋味的?

2.請同學讀3-11段,一是圈出表現秋天色彩的詞語,二是標出傳遞聲響的物名, 你會有何發現?

思考,交流,表達和反饋。

(一) 觀秋色

1.你找到了哪些表現秋天色彩的詞語?這些色彩的描寫,在文中起了什麼作用?

青天(藍綠)藍朵(藍色)秋草(黃色)

落蕊(灰白)樹影(暗灰)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藍綠)棗樹(淡綠微黃)

總結:主要是冷色。藍色,寧靜、深遠;白色,素雅、純靜。

它們與高闊的藍天形成了和諧的秋的基調,給人的感覺是清涼疏朗的。這些色彩營造了一種充滿北國情調的清涼的氛圍,清靜閒暇中透出了落寞。「一切景語皆情語」,選取這些色彩有力地體現了作者內心的冷清、孤獨。

(二)聽秋聲

故都的秋聲,主要有哪些聲音呢?這些聲音與景物的描寫,在文中起了什麼作用?

鴿飛聲、鐘鳴聲、掃地聲、蟬鳴聲、蟲鳴聲、風雨聲、問答聲。

總結:以動(聲)襯靜,以聲音反襯了故都的寂靜。

(三)品秋味

1作者是在頌秋還是在悲秋?

1)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幹,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總結:四個比喻用了對比手法,從飲食文化入手,讓人從飲食中的「味」去領悟秋之「味」,強調南國之秋不及北國之秋抒發了作者對北國之秋的無比眷戀之情。

2)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是想飽嚐一嚐這秋,這故都的秋味。

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啊,我願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乙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於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起深沉、又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

總結:嚮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遠的憂思和孤獨感。

2.本文的「形」 「神」是什麼?

文章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風物,具體說是五幅秋色圖。

文章的「神」是讚美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嚮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遠的憂思和孤獨感。

從記敘到議論,在前面記敘的基礎上,再從理喻的角度進一步頌秋,讚頌北國之秋。這是從「形」到「神」的深化過程,開拓了意境,增強了文章的厚重感。

第三課時

故都的秋的「形」 「神」具體賞析

一、作者分別從不同的角度為我們描繪了五幅故都的秋景圖,所寫的這些秋景都具有了「清、靜、悲涼」這個共同點,作者正是以這個共同點把這些景物組織在一起的。請結合自己的想象力分別給以介紹,並具體賞析五幅秋景圖。(小組活動)

預設:1.秋院晨景圖

「 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座,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訓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花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覺到十分的秋意。說到了牽牛花,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

」——意象:破屋、高天、馴鴿的飛聲、破壁腰中、藍色或白色的牽牛花、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

——意象的組合,無一不顯示出環境清幽、蕭瑟,透露出作者悠閒中的孤寂、落寞。既寫了視覺形象、聽覺形象,也寫了觀賞景物的心態、動作,表現了作者熱愛古都之秋的情懷。

2.秋槐落蕊圖

「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覺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

——寫落蕊,描繪了視覺形象、觸覺形象;寂靜無人,獨自徘徊,只有與自然交融;給人一種「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寂寞、淒涼感覺,也流露了眷戀古都之秋的情懷。

3.秋蟬殘聲圖

「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子又低,所以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

——幾聲秋蟲的哀鳴,以動襯靜,渲染了故都之秋冷落、悲涼的氣氛,牽動作者心魂,加「濃」了秋味。

4.秋雨話涼圖

寫了灰沉沉的天底、涼風、急雨,一句一景,寫出了北國清秋之雨忽來忽去的情景。雲的景象、雨的陣勢,活靈活現。同時,在「秋語圖」裡加入「都市閒人」,「唉,天可真涼了——」「可不是嗎?

一層秋雨一層涼啦!」 他們的形象更有故都的地方特點。

——這樣悠然閒適的互答,更能感悟生活的淡泊,表露了作者在談到百姓生活時的愉快心情。

5.秋果奇景圖

北方的果樹:屋角、牆頭、茅屋邊上、灶房門口的那些棗樹給人無聲無息、靜悄悄的感覺,淡綠微黃的顏色也不艷麗,而「西北風」、「塵沙灰土」也給人以深深的涼意。

——屋角,牆頭,茅房邊上,灶房門口小橢圓形的細葉,像橄欖又像鴿蛋似的,淡綠微黃的顏色

2、問題**

1.在故都,秋天,可選取的景物非常多,火一樣的香山紅葉,秀麗的北海公園等,這些何嘗不能映出「秋」的倩影,可是,作者很少提及,偏偏選取那些灰暗的景物,這是為什麼?

從客觀方面來講,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徵,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從主觀方面來講,也有三個因素:

第一,跟舊中國時代環境的黑暗有關,這導致他思想苦悶,逃避現實。此文寫於2023年,此時的中國,連年戰亂,民不聊生,郁達夫也是居無定所,顛沛流離,飽受生活的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寫心中的「悲涼」已不只是故都賞景時的心態,而是對整個人生的感悟。

第二,也跟作家個人氣質的抑鬱善感有關。郁達夫三歲喪父,在日本十年的異地生活使他飽受屈辱和歧視,這也影響了他的個性。

第三,還跟作家的文藝觀和審美追求有關。在杭州期間,郁達夫提倡「靜」的文學,寫的也多是「靜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學」。

上述主客觀兩方面的因素,就決定了作家會選什麼樣的景來抒什麼樣的情。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郁達夫也是如此,這清、靜、悲涼的故都之秋表現的是深沉、真摯的心上之秋、家國之思、故都情結。

總結:鄉國有異,秋感略同;社會背景,黑暗現實;個人身世,性格氣質。

2.文字總結

3、拓展延伸

1.(仿句練習)郁達夫筆下的秋在**?

秋,在小院中低矮的破屋內外, 在在

在在(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裡,在秋蟬的每一聲殘叫裡,在秋雨的每乙個雨滴裡,在秋棗的每一絲微黃裡。)

2.結合課文內容,仿照《天淨沙·秋思》的格式,仿寫一首《天淨沙·故都的秋》。要求:所用意象、所寫內容均從文章第3~11段中選取。

示例:破屋枯草碧天,鴿聲藍朵殘蟬,落蕊涼風晨院。秋雨連綿,寂寞人在故園。

長草小院牽牛,槐蕊棗樹馴鴿。殘蟬風雨人聲,故都景物,勝過南國許多。

3.作者談到牽牛花時說:「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為佳。」對此理由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

a.因為藍色和白色都是冷色,最能體現秋的「清」。b.表現作者主觀的感**彩。

c.像喇叭的顏色,與花名貼切。d.能使人感覺到十分的秋意。

4.作者寫對故都的秋的懷念時,重點寫了住在最平凡的「皇城人海」中的「一椽破屋」時的所見所感,而對於「陶然亭」等名勝只是一筆帶過。這樣寫的原因是(d)

a.作者想嘗試那種寧靜的平凡生活。b.「陶然亭的蘆花」等景物不能體現故都的秋的特點,沒有秋味。c.作者沒有去過陶然亭,所以不知道那兒的景色如何。

d.選擇這樣的地方寫更能體現出北國之秋「清、靜、悲涼」的特點,符合作者要表達的思想。

4、課堂總結:

散文閱讀鑑賞的方法

1.誦讀感知,整體把握文章。

2.透過富有主觀色彩的自然事物,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

3.要自覺地運用藝術表現手法等方面的文學知識來進行鑑賞。

做到: 略讀以習其文誦讀以賞其情品讀以鑑其神。

五、作業布置

故都的秋說課稿

一 教材分析 1 單元教學要求 我所說的篇目是 故都的秋 它是高中二年級的教學內容,具體編排在第三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本單元所選的四篇課文都是抒情散文,單元的教學要求是通過鑑賞品味語言,向深層次賞析作者的情感,領悟文中的哲理。引導學生能通過文章精巧 綿密的構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與哲理的語言。在欣...

說課稿故都的秋

說課稿各位評委 親愛的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 故都的秋 下面將分六個部分來匯報我對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教學目標 教學重難點 教學法介紹 教學過程及教學反思。第一部分 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 位於第二冊第乙個單元 抒情散文單元,為第二個課題。在此之前,學生們已經學習了朱自清的名篇 荷塘...

《故都的秋》說課稿

望江中學何雲龍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的說課課題是 故都的秋 這篇課文。下面我將分七部分來匯報我對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即 教材分析 教學目的的確定 教學重難點 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選擇 學法輔導 教學過程的設計 以及 教學理念 一 教材分析 高中語文必修2第一單元學習的是寫景狀物散文,所...